第六章 把握分寸得圓滿(3 / 3)

有這樣一則寓言:有位廚藝精絕的廚師受到國王的召見,國王讓他做幾道拿手好菜,廚師洋洋自得,在廚房裏大顯身手,這時,王宮裏的一隻小狗聞到了肉味兒,於是跑到廚師跟前搖尾乞憐,廚師想都沒想,就狠狠地踢了小狗一腳,小狗立刻痛地拋開了。

沒過多長時間,廚師把菜都端到了國王麵前,這時,那隻小狗也哀憐地跑到國王麵前,國王見小狗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就夾了一塊廚師做好的菜丟給了小狗,哪知小狗吃了以後,居然慘叫一聲,倒地而死。

國王大吃一驚,以為廚師要謀殺自己,於是派人殺死了廚師,沒想到廚師剛剛被殺死,小狗就從地上站了起來。國王又是一驚,找來給廚師打下手的人一問,才知道廚師曾經踢過小狗一腳。

一直小狗尚且懂得複仇,如果我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也犯下像廚師那樣的錯誤,結果豈不是更加可怕?

一個人的職場生涯有幾十年,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就必須把眼光放長遠,不管與什麼人交往,都不能隻看他一時的成敗得失。但是,正想俗語所說的“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很多身在職場的人一看到“小人物”,就本能地認為對方沒有前途,因此就怠慢了對方,但是誰有能保證這些小人物也會有一鳴驚人的那一天呢?誰又能保證小人物就一定不如你這樣的“大人物”有用呢?如果你的目光過於短淺,總是輕視小人物,那麼你就很可能失去事業成功的機會,甚至給自己造成巨大損失。

約翰是一家國際著名的金融公司的總經理,一天,有個普通職員來找他:“先生,經過仔細分析,我認為我們應該趕緊拋售目前公司持有的股票,否則我們就會遭受重大損失。”說完,職員還給了他一份詳細的分析資料。約翰也是從小職員一步一步升到總經理的位置上的,他認為這個職員是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而故意危言聳聽的,所以他看都沒看,就把那份資料扔進了垃圾堆,然後讓職員回到自己的職位上老老實實地幹活。

沒過幾天,股市崩盤了,約翰的公司的總資產一下子縮水了60%,約翰這才想起了那個職員的報告,但為時已晚,他隻能引咎辭職。

我們常常會在心理排列出一張名單,在這張名單上寫著的往往都是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人的,但是,能夠左右你命運的,卻往往是那些被你忽視了的小人物。

麗莎和蘇珊是兩個剛剛畢業的女大學生,他們應聘到了一家公司,試用期為一個月。這家公司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女工在打掃衛生,麗莎從心底瞧不起女工,不是對她指手畫腳,就是挑這挑那,而那個女工卻一直都是笑眯眯的,這更讓麗莎看她不順眼了;而蘇珊卻與麗莎的態度不同,她每次需要讓女工打掃辦公室時,都要說一個“請”字,有時甚至幹脆代勞。

過了一個月,麗莎被辭退了,而蘇珊卻流了下來,後來蘇珊才知道,原來那位女工竟讓是老板的媽媽。

當我們進入職場以後,千萬不要輕易地否定一個人的作用和價值,即使他們看起來是“小人物”,我們也不應該去輕視他們。

20、別逃避所謂的壞事

很多人都聽過“塞翁失馬”這個故事,說的是古代的邊塞住著一位老人,有一天,他的馬丟了,人們聽說以後,都跑來安慰他,誰知老人一點兒也不傷心,他說道:“也許這是件好事呢!”不久,那匹馬果然帶著一群良馬回到了家裏。

當工作中發生壞事的時候,有些人為了逃避上司的責罰,往往會努力地把壞事說成好事,最精於此道的人莫過於清朝的曾國藩了,他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打了很多敗仗,但是在給皇帝的奏折中,卻不說自己“屢戰屢敗”,而是“屢敗屢戰”,皇帝看到以後,認為曾國藩雖然總是打敗仗,但卻能夠一直堅持戰鬥,精神可嘉,反而對他提出了褒獎。

其實,壞事就是壞事,與其把壞事說成好事,不如在壞事發生之前就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但有些人往往自命不凡,拒絕聽從別人的正確意見,一意孤行,最終釀成了無法挽回的錯誤。

麵對錯誤,隻要坦然承認,然後從中吸取教訓,確保下一次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是可以得到上司的諒解和支持的。但很多人卻並沒有這樣做,他們害怕承擔責任,想保住自己的私利,於是置整體利益於不顧,硬把壞事說成好事,結果是打腫了臉充胖子,有苦自己吃。

一家汽車廠跟一家外國公司合作,由於汽車廠領導的草率決定,外國公司欠了汽車廠很多貨款,一直拖著不還。汽車廠多次派人催討,這家外國公司表示:“要錢沒有,不過我們可以把我們公司下屬的一家組裝廠抵押給你們,你們想要就要,不想要就慢慢等著我們還錢。”

汽車廠無奈,隻得從外國公司的手中接過了這家組裝廠,但是,他們又不願意承認自己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失誤,於是就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自己進軍國際市場,在外國成立了汽車組裝廠。

一時間,媒體和上級領導都紛紛稱讚這家汽車廠有魄力,但沒過多久,這家汽車廠就因為資金周轉不靈而倒閉了。

壞事在某些情況下的確可以變成好事,比如韓信的背水一戰,在兵力、裝備都不如對手的情況下,靠著士兵頑強的勇氣,可以戰勝強大的對手。但是,要想讓壞事變成好事,不是用嘴說說就可以做到的。隻有深入研究壞事發生的原因,找到壞事變好事的途徑,然後力挽狂瀾,才能真正讓壞事變成好事。

但是,有些人隻會耍嘴皮子,他們認為,犯錯誤就是“交學費”, 可以從中吸取教訓, 為目前的工作提供改進辦法,這樣一來,壞事就變成了好事。但結果呢,學費沒少交,壞事一點也沒有比原來少。把壞事說成好事,不僅害人害己,而且能危害整個公司,甚至是整個國家。

安然公司在破產之前,在2000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中宣稱:“公司天然氣業務成長翻升3倍,公司能源服務公司零售業務翻升5倍”,在2001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中又說:“季度營業額增長4倍,已經實現了連續21個季度的增長”,但是,安然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斯基林卻一直在拋出手中的安然股票。

有人從斯基林的反常行為中產生懷疑,進而展開調查,不久,排在《財富》雜誌評選出的“美國500強”第七位的安然就破產了。

把壞事說成好事是典型的“阿Q精神”,如果是在生活中,用來安慰一下自己倒也罷了,但在工作上,這種做法應該杜絕才對,因為他很容易讓自己相信自己的謊言,隻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最終給自己和企業帶來巨大的危害。

21、痛擊職場“冷暴力”

很多人曾經遭遇過“職場冷暴力”,有的人因為“得罪”了老板而被冷落,本來應該由你來做的工作,老板卻派別人去做,讓你“休息休息”,平時更是把你當成空氣,既不稱讚你,也不批評你,讓你感到壓抑而沉悶;還有的人是因為與頂頭上司發生了矛盾,於是上司故意讓你去做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或是其他人都不願意做的髒活累活,你忙得要死,卻幹不出業績來,最後隻能自動辭職;還有的人是不能處理好自己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大,大家都排擠你,在背後議論你,當麵又對你不理不睬,讓你始終感到如芒在背。

所謂的“職場冷暴力”,就是用一種非暴力手段來刺激你,讓你在心理上感到壓抑、孤獨、無助。對你“施暴”的人可能是你的上司,也可能是你的同事,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對你懷著深深的敵意,如果你不懂得如何應對,那麼最後隻能是被這些人用“軟刀子”殺死。

一位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應聘到了一家公司做銷售,幾個月下來,他的銷售業績直線上升,因此多次受到老板的表揚,但是,同事們漸漸地對他“敬而遠之”了,誰也不願意和他說話。沒過多久,因為在早會上與銷售經理爭執了幾句,銷售經理便認為他變狂了,專門讓他負責那些已經沒有多少開發價值的“死戶”。結果,這個大學生的銷售業績一落千丈,再加上同事之間的關係很糟糕,他最終被迫向老板提出了辭職。

這位大學生之所以會得到這樣的待遇,主要是由於自己剛剛進入社會,經驗尚淺,不懂得如何與同事相處,也不懂得如何與上司相處。再有,就是他身上的光芒太耀眼了,刺痛了別人的眼睛,使別人都得了“紅眼病”。

有的人在遭遇職場冷暴力的時候,采取“以冷製冷”的手段——你不理睬我,我也不理睬你;還有的人幹脆是“以暴製冷”,采取一些激烈的手段對扛冷暴力,結果讓自己受到了更大的傷害。

職場冷暴力既然如此可怕,難道就沒有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了嗎?不是的,首先,你應該培養一種平和的心態,當遭遇職場冷暴力的時候,能夠不急不躁地麵對,仔細分析自己“享受”這種待遇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積極應對。一般來說,個性開朗、樂觀幽默的人可以有效地應對職場冷暴力。

比如說,你因為工作上表現得過於出色而受到一些老同事的排擠,其實,他們並非對你恨之入骨,隻是因為你的風頭蓋過了他們,才會讓他們決定讓你見識一下什麼叫做“薑還是老的辣”,這時,你可以采取“裝傻”策略,不管自己做什麼事情,都要裝出一副不懂的樣子來請教那些老同事,古人說:“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意思是說,一個人聽美妙的音樂雖然是件美事,但不如和大家一起聽更加快樂。工作也是這樣,好處都被你一個人占了,其他人看了自然會眼紅,所以不妨慷慨地拿出一點好處分給大家,如果工作完成得很出色,那麼不妨當著大家的麵感謝一下他們,滿足他們的虛榮心,這樣,那些老同事就會慢慢接納你。也不會與你危難了。

如果對你“施暴”的人是老板或頂頭上司,不管在語言上還是行動上,都不能與之對著幹,要仔細地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些地方做錯了,然後找個適當的時機,跟上司開誠布公地談一次,讓他了解你的苦衷。更重要的是,要讓他意識到,如果用冷暴力對待你,隻會給公司,給他帶來危害——也就是說,你們之間是存在著共同利益的,俗話說,不看僧麵看佛麵——就算不看人情,也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利益,明智的上級是不會再與你為難的。

22、中層管理者的職場生存技巧

如果你是職場中的一個中層主管,那麼你是否遭遇過這樣的難處呢:領導對你的工作提出批評,手下的員工對你也不滿,你成了照鏡子的豬八戒——裏外不是人;或者是“一把手”讓你向東,二把手偏偏讓你向西,你又會變得左右為難。總之,不管你多麼努力,都會讓上司和下屬不滿,也許你會問一句:“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亨利是公司的一名中層主管,最近,她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老板對他手下的一名員工感到不滿,於是要求亨利出麵勸說那名員工辭職。但是,那名員工自認並沒有犯下什麼錯誤,因此堅決不肯辭職,他還認為老板和亨利合夥侵犯了自己的權利,聲稱一定要把他們都告上法庭,亨利也覺得十分危難,但又不知道如何應付這種兩頭受氣的局麵。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生動的比喻:企業是一棵長滿桃子的大樹,整個團隊就像一群猴子,中層領導位於樹的中間,往上看,是對自己指手畫腳、發號施令的猴王;往下看,是一群對自己指指點點、又叫又罵的猴子。確實,夾在老板和下屬之間,中層領導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當你處在這種微妙而尷尬的境地時,要放平自己的心態,不要急於行動,拿上麵故事中的亨利來說,如果跟老板站在一起對付員工,那麼真要把員工逼急了,他真的可能會去起訴老板和亨利,到了那時,老板很可能會讓亨利來背這個“黑鍋”;但是,如果亨利為那個員工說話,不肯服從老板的命令,後果同樣很嚴重。

那麼應該如何化解老板和下屬讓自己產生的煩惱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中立,這並不是說讓你袖手旁觀、誰也不管,而是以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與雙方同時保持接觸,讓雙方都明白對方的意思,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麵對兩頭受氣的困境時,很多人想的都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但是,你應該知道,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隻有勇敢麵對,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上麵的例子中,老板對亨利手下的員工有意見,但對亨利卻沒有意見,同樣的,員工之所以說要起訴老板和亨利,很大程度上隻是因為老板要辭退自己。亨利完全可以把事情跟老板和員工講明白,讓他們各退一步,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

米勒是一家服裝廠的生產主管,老板前幾天去國外談生意,臨行前讓米勒負責監督工人加班趕造出十萬件衣服,沒想到,十萬件服裝剛剛做完,老板又給米勒打了一個電話,讓他帶著工人再趕出五萬件服裝。這時,工人們已經因為連續加班而變得非常疲憊了,如果再讓他們加班,他們肯定不幹,但米勒也知道老板的脾氣,如果推脫,老板肯定會臭罵自己一頓的,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米勒告訴老板:工人們已經非常疲憊,要想讓他們加班,就得多給他們一些獎金,同時把期限再往後推遲幾天,老板想了想,同意了。接著,米勒又對工人們說了加班獎金增加的事情,而且采取輪休製度,讓一些非常疲憊的員工能夠得到適當的休息,最後,這批任務終於在規定日期完成了。米勒靠著自己出色的協調能力,避免了讓自己兩頭受氣。

要想在職場中生存,就必須學會如何抵禦來自外界的壓力,而中層管理者由於遊走在上下兩級中間。受到的壓力會更大,尤其是在兩頭受氣的時候,中層管理者更應該積極鍛煉自己的抗壓能力和承受能力,應該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權衡利弊,如果衝突的雙方都沒有實質性的錯誤,那麼中層管理者就應該以一個矛盾調解者的身份出現的。如果衝突雙方中有一方確實存在原則性的錯誤,這時,中層管理者就不能再當“和事佬”了,你應該堅定自己的立場,不要為了維護一時的和氣而放棄一些更為重要的東西。

23、軟話該說也得說

很多人把說軟話看成一種懦弱無能地表現,尤其是那些自尊心很強的人,他們在與別人發生爭執的時候,更願意表現自己的英雄氣概,本來隻要說句軟話就可以化解的矛盾,偏偏變得水火不容,結果給自己帶來了災禍。

1825年,尼古拉一世登基,成為新的俄國沙皇,不久,一群倡導改革的知識分子發動了一場叛亂,尼古拉一世毫不手軟,殘酷地平定了這場叛亂,然後判處起義軍的領袖裏列耶夫絞刑。

到了行刑那天,用來絞死裏列耶夫繩索突然斷了,他摔落在地上。按照慣例,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就會被認為是上帝要赦免犯人的旨意,不管犯人犯了多麼重的罪,沙皇都要簽署赦免犯人死罪的命令。裏列耶夫從地上站起來,看到自己滿身塵土,確信自己保住了腦袋。這時,本應該感到慶幸的裏列耶夫並有罷休,而是狂妄地對著圍觀的人群喊了一聲:“你們看,俄國人已經不知道怎麼才能把事情做好了,他們甚至連一根結實的繩索都造不出來。”

已經簽署了赦免令的尼古拉一世聽了裏列耶夫的話以後非常生意,他一下子把赦免令撕得粉碎,沙皇說道:“我要用事實證明裏列耶夫說的話是錯誤的。”於是,裏列耶夫第二次被推上了絞刑嘉——這一次,奇跡沒有發生。

如果裏列耶夫能夠說句軟話,比如“感謝上帝”、“感謝沙皇的恩典”,甚至是一句話也不說,他的命也許就能保住了,但他偏偏狂妄自大,不領上帝的情,結果白白失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說軟話能夠讓對方感覺像喝了蜂蜜一樣甜,事實上,很多人都是吃軟不吃硬的,特別是性格剛烈,很有主見的人,你如果說硬化,以命令的口吻,對方不但不會理睬,說不定比你更硬,你如果說軟話,對方反倒產生同情,縱使自己為難,也會服從你的要求。說話本來就是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如果將說話演變成一場爭吵,那麼隻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煩惱。

愛麗絲在一家珠寶店工作,每天,她都要把櫃台裏的珠寶拿出來擦拭一番,以便讓它們看起來更加光彩動人。一天,愛麗絲不小心打翻了一個裝著戒指的盒子,裏麵裝著的六枚鑽石戒指掉在了地上,愛麗絲趕緊彎腰去撿,但她隻找到了五枚,剩下的一枚怎麼也找不到了。

這時,一位高個子男士轉身向門口走去,愛麗絲想了想,戒指掉落的時候隻有他在附近,她相信一定是這位男士撿到了這枚戒指,於是,她開口叫住了那位男士:“先生,請您稍等……”

“什麼事,難道你懷疑我偷了你的戒指嗎?”這位男士滿臉怒容,他臉色蒼白,看起來相當可怕。

“不是的,先生,我隻想說,這是我第一次出來工作,薪水少得可憐,但我必須用它來養活我那多病的母親和正在上學的弟弟,如果我失去了這份工作,恐怕我們三個人都活不下去了。”

那個男人盯著愛麗絲看了一會兒,長歎了一口氣,然後伸手握住了愛麗絲的手:“你說的沒錯,不過我相信,你能在這裏幹得很好的。”

男人說完就轉身離開了,愛麗絲的手裏多了一枚戒指。

懇求也是一種軟話,很多時候,如果你要想勸服別人,就不要總是想著用強硬的態度逼迫別人就範,說軟話的效果比這要好多了,可以說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般的人都能理解和體諒你的難處,然後答應你的請求的。

總之,在該說軟話的時候,就不能考慮自己是不是臉上無光,既然說軟話能夠為自己帶來好處,甚至避免大禍臨頭,那麼為什麼還非得“死要麵子活受罪”呢?

24、該為老板做決定嗎?

一個人能夠在職場中找準自己的位置,看他在與老板交往的過程中如何說話就能做出判斷。要想成為老板的得力助手,就必須讓老板覺得自己是一個值得信賴、不可或缺的人,如果說話沒有分寸,總是“替”老板做決定,就會讓老板心理產生不滿,從而危及自身。

大衛是一個聰明能幹的職員,老板對他非常賞識,經常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給他。一天,老板對大衛說:“過幾天我要和幾位部門經理到外地考察,你也準備一下,跟我一起去,所有行程都由你來安排。”

得到老板的器重,大衛非常高興,考慮到路上有好幾個人,大衛擬定了幾種交通方案,但總的來說,還是坐火車去比較經濟實惠,但大衛也知道應該向老板彙報一下,於是就來到老板的辦公室,對老板說道:“老板,您看,這是我們的行程表。”接著,大衛又把幾種交通方案向老板做了彙報,最後,大衛說了一句:“我看,就這麼定了,咱們就坐火車去吧!”

聽到大衛說“就這麼定了”時,老板的臉色一下子變得很難看:“是這樣的嗎?我覺得坐火車太浪費時間了,還是做飛機去比較好。”大衛一聽,立刻辯解道:“但是,火車比飛機要便宜啊,我是為公司利益考慮的啊!”但老板根本不管,最終還是決定坐飛機去,而且,老板在臨行前告訴大衛不用跟著去了,而是讓另一位同事隨行。

大衛錯就錯在不該自作主張,替老板做了決定。老板是一個公司的決策者,作為助手,你隻有提建議的權力,而沒有拍板定奪的事情,再寬容的老板也不會願意讓下屬“越俎代庖”,替自己發號施令、進行決策的。

如果大衛能夠這樣說:“老板,關於出行的問題,我們有三種選擇——坐飛機、坐火車、坐汽車,綜合考慮來看,坐火車是比較劃算的,不過我這方麵沒什麼經驗,還是由您來決定最後的選擇吧。”相信老板聽了大衛的話以後,就不會覺得大衛是在替自己做主,而認為他是一個考慮周全,又會維護領導權威的得力手下了。

所以說,在與老板相處的過程中,你千萬不能替老板做決定,而是應該用自己的話引導老板說出你已經做出的決定。

老板掌握著生殺予奪的大權,隻有得到了老板的“授權”,你才能去處理各種事務,如果你覺得老板應該怎麼做,就擅自替老板做主,那麼離為危險就不遠了。

《三國演義》中,曹操因為有感而發,隨口說了一句“雞肋”,參軍楊修就自以為猜透了曹操的心思,因此擅自對其他將領說曹操要撤兵,結果曹操知道以後,立刻就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殺死了楊修。盡管事實證明楊修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曹操卻堅持不肯承認自己是錯誤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楊修對曹操三軍主帥的權威發出了挑戰,曹操又怎能容忍這樣的行為呢?所以楊修可以說是自己找死。

在與老板相處的過程中,聰明的下屬都會可以維護領導的權威,適當地提出建議,但卻把是否采納這些建議的權力交給老板,以示自己對老板的尊重,同時又展現出了自身的才華,這樣的員工,老板怎能不喜歡呢?

雖然不同的老板有不同的性格,但作為下屬,在與老板交流的過程中,你都應該表現出自己的耐心和寬容,隻有這樣才能讓老板覺得自己真的是個老板,如果總是急躁粗暴地與老板說話,就會讓老板覺得自己和你好像換了位置,這是職場人的大忌。你說的話不能以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定”出現,而是讓它變成一種意見和建議。

總之,不管老板的能力是強是弱,你都不能擅作主張。

25、不冷場,你才是談話高手

人們在與別人進行溝通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冷場”的情況,如果與你交談的對象是家人或好朋友,那麼也許沒人在意,頂多尷尬一笑,事情也就過去了。但是,如果冷場的情況發生在工作中,與你交談的對象是上司、同事,那就不太好了,這種氣氛會讓彼此變得尷尬,容易讓你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某些特殊的場合,甚至還能影響自己的前途和未來,例如求職麵試的時候。

一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到一家公司應聘,因為聽說這家公司的麵試非常嚴格,這個大學生特意做了精心的準備,沒想到,在麵試的過程中,他還是遇到了一個難題,主考官問了他幾個問題之後,突然沉默不語,隻是不停地用眼睛打量著他。大學生以為自己說話出了什麼差錯,結果一下子變得非常慌張,幾次想打破這種沉默的氣氛,但卻總是話到嘴邊說不出口。結果,大學生的麵試失敗了。

麵試時的冷場可能是由於麵試者不善言談或準備不充分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考官故意製造出來的,但歸根到底,還是由於麵試者心理素質不夠好、臨機應變的能力不夠強造成的。

而工作中與上司或同事談話時出現的冷場,也基本上都跟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有很大關係。

所以,要想避免冷場的尷尬,就需要我們在平時著重鍛煉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多開闊一下眼界,這樣,在遭遇冷場的時候,就不至於無話可說。

如果在麵試時遇到考官刻意製造的冷場,那麼你可以對自己之前所說的進行補充、總結,如果實在沒什麼好說的,你也可以用“這些就是我的基本情況,您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嗎?”這樣的話來征詢對方的意見,把“球”踢給對方,這樣,冷場的局麵自然而然地就被化解了。

如果是與老板、同事交談的過程中出現冷場,那麼可以適當地轉移話題,從眼前的事物談起,引起對方的談話興趣,千萬不要讓對方覺得你是一個“榆木疙瘩”,不懂得回應或是心不在焉。

薩姆是一個老實木訥的年輕人,平時就不聲不響,很難受到老板的注意。一天,老板要他跟自己坐著火車到外地出差,兩個人麵對麵地坐著,說了幾句閑話之後,就開始大眼瞪小眼,誰也知道該說什麼了。薩姆覺得這樣的氣氛實在是太壓抑了,於是決定找個話題,恰好,他看到老板的腳上穿著一雙高檔皮鞋,於是就“饒有興趣”地向老板請教衣著搭配方麵的問題。

老板一聽,正中下懷,因為他平時就對自己的衣著十分在意,薩姆的問題正好搔到了自己的癢處,於是開始滔滔不絕地向薩姆講了起來,期間,老板還委婉地告訴薩姆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問題,由於兩個人一路聊天,漫長的旅途似乎也過得飛快。回到公司以後,老板對薩姆說:“嘿,薩姆,歡迎你到我家做客,或許我們還可以談談室內裝潢之類的事情。”

薩姆與老板的關係越來越好,自己的優點也逐漸被老板發現,不久就升了職。

談話過程中出現冷場並不是什麼可怕的問題,隻要你平時多積累、多鍛煉,善於發現可談的話題,掌握一些談話的技巧,就不會被它難住了。

當然,有的時候,突然出現冷場的局麵是對方對你表示拒絕,或是一種無聲的“逐客令”,這時,你就應該察言觀色,懂得進退,千萬不要沒話找話、賴著不走,隻要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就應該及時告辭,不要再給別人添麻煩了。

26、就事論事,別翻舊賬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我們都會因為一些小事與他人產生爭執,這時,有些人往往喜歡把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賬翻出來,以證明自己所說的是有道理的,結果,本來雞毛蒜皮的小事變成了無休止的爭吵,不僅雙方的關係變僵了,也給自己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煩惱。

很多人都有貪小便宜的毛病,有的人在辦公室裏經常借這借那,有時甚至趁你不再的時候偷偷地用。就算你向他提意見,他也會振振有詞地說某次某次借給你什麼東西,讓你不得不拿以前的事情跟他理論,這時,你不應該再跟他就纏下去,趕緊結束爭吵,看好自己的東西,不要再讓他“借”去。

其實,爭吵就像一場戰爭,雖然沒有硝煙,但卻有著濃濃的火藥味兒,唇槍舌劍本來就已經夠受的了,如果再把陳年往事翻出來,無疑會讓對方已經愈合的傷口再次淌出鮮血,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和對方的關係就永遠不會改善,更不要說和諧相處了。

中國人有個成語,叫做“既往不咎”,意思是說,無論過去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應該再去追究,西漢名相陳平,年輕的時候品行不端、貪圖錢財,人們都說他和自己的嫂子私通,陳平投靠劉邦的時候,很多人都反對劉邦重用陳平,理由就是陳平“盜嫂昧金”,陳平當著那些人的麵對劉邦說:“說我與嫂嫂私通的人,純粹是道聽途說;說我接受賄賂,我承認是接受了別人的錢財,但這不是賄賂,而是我生活的保障,沒有這些錢我就活不下去了。現在我來投奔您,是衝著您能夠重用人才、成就霸業來的,不是跟這些人來辯論我的品行如何的。”

劉邦聽了陳平的話以後,豁然開朗,於是重用了陳平,陳平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成為一代名臣。

陳平所說的那番話無非就是兩個意思:就事論事——我的才能值不值得受到重用;別翻舊賬——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再討論已經沒有必要了,我也不想跟你們討論。幸好劉邦是個明白人,否則漢朝的曆史也許就要改寫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些人由於性格和習慣的原因,容易在某些事情上犯一些“老毛病”,不過,我們不能因此就對他蓋棺論定,就不允許他再犯錯誤。如果你的朋友曾經傷害過你,那麼請你把這些事情忘掉,繼續跟他做好朋友;否則,如果你一直對別人對你傷害念念不忘,並時不時地在朋友麵前提起,那麼你們不僅做不成朋友,而且很可能變成敵人。

下麵這個故事也許能夠對我們如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有些啟示:

有兩個很要好的朋友,他們平時雖然喜歡爭吵,但隻要其中一個有了困難,另一個就會全力幫助。有一次,兩個人在沙漠裏迷了路,他們互相埋怨,接著又變成了爭吵,後來其中一個忍無可忍,就打了對方一個耳光,挨打的人沒有說話,而是跑到遠處,在沙子上寫了一句話:“某年某月某日,我的朋友打了我一個耳光。”然後,他們一起上路,最終回到了自己的家。

打人的那個人對自己的做法深感後悔,而被打的那個人從來沒有提起過此事,在他看來,那個耳光早就留在了沙漠,隨風飛逝,所以他們一直都保持著很好的關係。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是不是也應該向那位被打的朋友學習呢?每個人都可能做出一些錯事,不管這些錯誤是否傷害到了你,你都不應該拿來當做攻擊對方的武器,因為這樣對你沒有任何好處。

27、授人玫瑰,手有餘香

在職場中見慣了爾虞我詐、你爭我多的人,往往對同事懷著強烈的戒心,見到他人有了困難不去落井下石就已經非常難得了,誰還能去主動幫助自己的同事呢?

其實,這種看法是非常消極的。“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幫助,這是今人皆知的道理。因為競爭的激烈和殘酷,人們往往隻看到了競爭,而忽視了合作——要知道,人們之所以能夠在職場中生存和發展,主要還是因為大家共同合作創造出了巨大的價值,與之相比,競爭隻能造成傷害、浪費,對你我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如果能夠在職場中幫助別人,那麼在自己有了困難的時候,也就能得到他人的幫助,就算沒有實際的幫助,自己也不會遭受更大的傷害。

桑普斯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策劃部經理,每天上班的時候,他都會在門口跟保安瑞斯打招呼,保安瑞斯也總是以微笑回應桑普斯,事實上,桑普斯對公司裏的每個員工都非常客氣,因為他覺得這樣做能夠讓他覺得自己的心情非常愉快,工作也充滿了激情。

不過,最近桑普斯的心情可不怎麼好,因為他一個月之前接受老板的命令,要給一個客戶拿出一個廣告策劃方案。但是,今天就是最後一天了,如果明天交不出方案,恐怕自己的位置也保不住了。早晨,桑普斯來到公司門口,發現瑞斯跟他一樣,也是愁眉苦臉的,桑普斯走過去對瑞斯問道:“什麼事情讓微笑的瑞斯變得這麼糟糕了?”瑞斯張了張嘴,顯然想說什麼,但很快又搖了搖頭,努力地擠出了一個微笑給桑普斯。

整整一上午,瑞斯的苦笑一直徘徊在桑普斯的腦海,他的工作也沒有任何進展。午休的時候,桑普斯特意拉著瑞斯去吃午餐,問他到底有什麼事情。原來,今天是瑞斯六歲女兒的生日,瑞斯答應要給女兒買一雙旱冰鞋,但是收入微薄的瑞斯哪裏根本買不起,所以才會愁眉不展。

下午,桑普斯打電話訂購了一雙旱冰鞋,然後跟著一連錯愕的瑞斯來到了瑞斯的家,反正明天就會被老板臭罵甚至是開除,不如今天晚上跟瑞斯好好喝幾杯。自然,禮物是爸爸送給女兒的,桑普斯隻是一個來“參加”生日宴會的客人而已。不過瑞斯的女兒卻對這位客人非常感興趣,拉著他去看自己的繪畫作品。桑普斯眼前一亮,因為他發現自己從小女孩兒的作品中找到了靈感,他匆匆告別,回到公司加班,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做好了一份非常出色的廣告策劃方案。

卡耐基曾經說過:“如果你要別人喜歡你,或是培養真正的友情,就要對別人表現出誠摯的關切,這既能幫助別人也能幫助自己。”

《水滸傳》中的宋江在上梁山之前,總是遭受這樣那樣的危險,但隻要一提“及時雨”這個外號,江湖上的英雄好漢就會主動幫助他,這是因為宋江能夠在別人危難的時候伸出援手。

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那麼你首先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這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拿來用在工作中也毫不為過。如果你能夠主動幫助上司、同事、新人甚至是客戶,也許不是最聰明的舉動,也未必能得到相應的回報,但至少能夠讓周圍的人感受到你的善良、熱心,“金杯、銀杯,不如人們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人們的誇獎”,也許好的口碑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利益,也不能保證你一定不會受到傷害,但一定能夠讓你在受到傷害後不至一敗塗地,能夠讓你有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