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真正的紳士由品格造就(1 / 3)

第十三章 真正的紳士由品格造就

他的俠義豪爽,舉世無雙,

他的道德風範,長留人間,

他舉止高雅,談吐不凡,

他不朽的精神,

像花兒在人們心頭綻放。

他無愧於人生,

也無愧於“紳士”這一古老而崇高的頭銜。

——丁尼生

才能可以在獨處中培養,但品格最好還是在人世的風暴中形成。

——歌德

品格,使一個人的魅力得以展現,使一個人的道德影響得以產生,使一個人能贏得世人的尊重。一個人的品格,能使整個民族為之振奮,能使整個民族為之自豪,成為國民行動的強大力量。品格是一個人征服他人的武器,是一個人崇高地位的基礎,是一個人真正的桂冠和榮耀。貴族的派頭不是來自貴族的血統,不是來自貴族的生活方式,也不隻是來自貴族的才華,而是來自於一個貴族的品格。品格是一個人真正的徽標。

——[英]《泰晤士報》

格,是人生的桂冠和榮耀。它是一個人最高貴的財產,它構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本身,它是一個人在信譽方麵的不動產。品格,使社會中的每一個職業都擁有尊嚴,使社會中的每一個崗位的地位都得到提升。它比財富更具威力,它使所有的榮譽都毫無偏見地得到保障。它伴隨著時時可以奏效的影響,因為它是一個人被證實了的信譽、正直和言行一致的結果,而一個人的品格比其他任何東西都更顯著地影響別人對他的信任和尊敬。

品格是人性最好的形式。它是道德規範在個體身上的體現。有品格的人不僅是社會的良心,而且在任何一個有好政府的國度裏,他們都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民族的脊梁,因為主宰世界的主要還是道德品質,即使在戰爭中也是如此。拿破侖曾經說過,道德的力量比物質的力量強大十倍。各民族的力量、工業和文明全都依賴於個人的品格,也正是它構成了一個國家安全和穩定的基礎。而法律和製度隻不過是它的派生物。自然、個體、國家和種族之間的平衡與協調都隻有依靠它們才能獲得,否則就是一句空話。正如一定的原因產生一定的結果一樣,一個民族的性格特征也會產生相應的結果。

一個人即使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能力一般,並且收入菲薄,但隻要品格高尚,他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不管是在車間、會計室、商業中心還是在議會。

1801年,坎寧極有見地地寫道:“我的人生之路必定是通過品格獲得權力,我不會嚐試其他的途徑。我對這條道路充滿自信。它雖然不是最短的捷徑,但它是最靠得住的。”

或許你會崇拜那些有才智的人,但在你信任他們之前,他們必須做一些事情取信於你。因此,約翰·羅素勳爵以深刻的洞察力指出:“在英國,向天才人物請求幫助,但聽從品格高尚的人的教導,這是一條根本的原則。”

弗蘭西斯·霍納的一生就極有說服力地證明了這一點。錫德尼·史密斯指出,霍納將會風範長存,名垂青史。科克本勳爵發表評論指出:“他的一生散發著耀眼的光芒,他的精神將感召每一個心地正直的年輕人。雖然他在38歲英年早逝,但他在公眾中比任何一個人都更有聲望。除了那些鐵石心腸的人和那些卑鄙齷齪的人以外,所有人都尊敬、愛戴、信任和哀悼他。死去的議員中從沒有人像他這樣獲得議會的尊敬。現在,每一個年輕人或許都會問,他為什麼會獲此殊榮?是因為他高貴的出身嗎?而他隻不過是愛丁堡一個商人的兒子。是因為他巨大的家產嗎?而他和他的家人除了勉強維持生計外別無長物。是因為他的職位嗎?而他隻有一個職位,而且僅僅幹了幾年,沒有任何影響,工資也極為微薄。是因為他出眾的才華嗎?而他並不特別優秀,也沒有任何天賦。他慎重穩健,唯一的目標就是不要出錯。是因為他雄辯的口才嗎?而他語調平緩,耐人尋味,沒有任何誇張的恐嚇或勸誘。是因為他高雅的舉止嗎?而他隻不過行動正確,待人親切而已。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呢?隻是因為他的見識、勤勞、嚴格的自律和善良的心地,這些品質是許多人所望塵莫及的;是他不同凡響的人格的力量,這種人格不是先天的稟賦,不是由什麼特殊的元素構成,而是他通過後天的努力形成的。在參議院中,比他更具才華、更有雄辯口才的大有人在,但是,在道德品質各方麵的組合中,卻無人可與他匹敵。霍納的一生表明,除了通過文化和慈善事業獲得影響外,還可以通過其他各種途經獲得社會影響,即使在公共生活的競爭和猜忌中,這種影響也不可抹殺。”

富蘭克林也把他作為一個社會名流的崇高聲望,歸因於正直誠實的個人性格,而不是才能或口才,因為自己在這些方麵都並不出眾。因此,他說:“正直誠實使我在人們中享有聲望。我口才很差,根本談不上雄辯。遣詞造句還猶豫不決,很難說正確使用語言。不過我還是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和地位低微的人一樣,對地位很高的人來說,個性也使人產生信心。據說沙皇俄國的亞曆山大一世的個性力量,抵得上一套法律製度。在佛朗德戰爭期間,蒙太古是唯一不關上城堡大門的法國紳士。據說蒙太古的人格力量比一個騎兵團更有效地保護了他的家園。

“人格就是力量。”在一種更高的意義上說,這句話比“知識就是力量”更為正確。沒有靈魂的精神,沒有行為的才智,沒有善行的聰明,雖說也會產生影響,但它們都隻會產生壞的影響。我們或許會從中受到教育或者會覺得它們有趣,但我們不會去崇拜它們,這就像要我們去崇拜一位扒手的敏捷或一位在高速公路上跑馬的騎士一樣,是十分困難的。

誠實、正直和仁慈,這些品質並不是與每個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但它們卻成為一個人的品格中最重要的方麵。正如一位古人所說的:“即使缺衣少食,品格也先天地忠實於自己的德行。”具有這些品質的人,一旦把它們和堅定的目標融為一體,他的力量就可驚天動地,勢不可擋。他有能力實施善行,有能力抵製邪惡,有能力忍受各種困難和不幸。當史迪芬落入卑鄙地加害於他的人手中時,他們帶著嘲諷的口吻問他:“現在你的堡壘在哪裏呢?”“在這裏。”史迪芬把手放在心窩上,勇敢地說。正是在不幸的環境中,這位正直的人的個性閃爍出了最耀眼的光輝。雖然他在其他各方麵都已遭到失敗,但他憑著自己的正直和勇氣傲然屹立。

艾爾斯金勳爵是一個獨立性很強、小心謹慎而堅持真理的人。他的行為準則值得每一個年輕人銘刻在心。他說:“我早年的第一條行為準則和要求是,做我的良心告訴我那是我的職責的事情,把後果留給上帝去考慮。父母給我的教導我至死不忘,我相信他們從實踐中得出的經驗,我一直在實際生活中嚴格遵循,沒有任何理由去抱怨說這種順從是一種犧牲。相反,我發現他們指給我的是一條通向幸福和富貴的道路。我也應該給我的孩子們指出一條同樣的成功之路。”

每個人都會把擁有好的品格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之一。用高尚的手段保證這一目標實現的真正嚐試賦予一個人努力的動力。而剛毅的思想觀念,作為一種向上的因素,穩定和激活一個人的動力。人的一生最好有一個高標準的目標,即使我們也許不能將它實現。迪斯累利先生指出:“不向上看的人往往向下看,精神不能在空中翱翔就注定要匍匐在地。”喬治·赫伯特極有見地地寫道:“職業低下的人,如果把目標定得較高,他也可以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不要讓意誌消沉,一個壯誌淩雲的人肯定會比一個胸無大誌的人有出息。”

一個具有崇高生活目標和思想目標的人,毫無疑問會比一個根本沒有目標的人更有作為。有句蘇格蘭諺語說:“扯住金製長袍的人,或許可以得到一隻金袖子。”那些誌存高遠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遠遠高於起點。即使你的目標沒有完全實現,你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會讓你受益終生。

在生活中有許多虛假的性格,不過識別它們並不難。一些人知道品格的金錢價值,他們會為此弄虛作假,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克羅內爾·查特裏斯曾經對一個以誠實正直著稱的人說:“我願意以1 000英鎊來換取你的美名。”“為什麼呢?”“因為我可以用它賺取10 000英鎊的利潤。”這個流氓回答說。

誠實正直的言行是個性的脊梁,而對誠實正直的持之以恒則是它最顯著的特征。羅伯特·皮爾爵士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死後幾天,惠靈頓公爵談到了他的品格,他說:“爵士閣下們:你們都感受到了羅伯特·皮爾先生崇高、可敬的品格。我和他共事多年,我們兩人都在議會工作,是多年的朋友並且私交甚篤。在我們的相處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真誠和公正,他一直致力於公共事業水平的改善與提高。他是我最為信任的朋友。在我的一生中,我從來沒有對他一言一行表示過懷疑。”這也是這位忠誠的政治家贏得巨大影響和權力的秘密所在。

對正直的個性來說,言行的誠實是同樣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必須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不輕易變更自己的決定。一個美國紳士對格蘭威爾·夏普的德行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把自己的兒子也取名為夏普。當他把這件事告訴夏普時,夏普回信說:“我懇請你把我們家族的家訓——總是努力地做你希望出現的真實的自己——教給你的兒子。這句家訓是我父親教給我的。我的祖父在生活中認真而謙遜地實踐了這一訓示。雖然他是一個普通的人,但真實成了他在公共場合和個人生活中最主要的原則。”

每一個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人,都會在行動中嚴格遵循這一格言——誠實地按照自己所設想的去做。如果一個人把高尚的品格融入自己的工作之中,認真細致地做好每一件事,他就會為自己的誠實正直和自己的良心而感到自豪。有一次,克羅姆威爾對一個聰明但有些無恥的律師伯納德說:“我知道你近來的行為非常小心,對此你不要過於自信。狡猾可能會欺騙你,但正直卻不會。”那些輕諾寡信的人決不會得到任何人的尊重,他們的言語也就失去了分量。即使他們說出的真理,也被他們的品格扼殺了。

不管是在有人的場合,還是在無人的場合,一個真正有良好品行的人都會正確地行事。有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男孩,當有人問他在沒有人在場的情況下,為什麼不拿一些珍珠放在自己口袋裏,他回答說:“不,有人在場:我自己在看著我自己呢。我絕不會讓自己做一件不誠實的事情。”這是一個關於原則和良心的簡單而恰當的例子。原則和良心,在品格中居於主導地位,起著支配作用,在實踐中它們捍衛了人格。它們對於生活不隻是消極被動地去影響,而且有著強有力的規範作用。這種原則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塑造著人的品格,並且發揮作用的力量日益強大。沒有這種主導力量的影響,品格就失去了自己的保護傘,麵對斑駁陸離的誘惑,品格就時時有“叛變失節”的危險。任何一種誘惑都可能使人屈服,做出卑鄙或不誠實的事情。不管程度多麼輕微,這都將導致自我的墮落。這種墮落不取決於你的行動成功與否,不取決於你的行動被人發現與否,而在於你不再是從前的你,成了一個罪人。你會時時感到不安,時時自責,或者說受到良心的責備,成為一個罪人是不可逃避的命運。

或許,我們可以感覺到良好的習慣對性格的強化和支持所發生的巨大作用。我們曾經說過,人擁有很多習慣,而習慣是人的第二天性,是讓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多次重複所產生的影響。梅塔斯塔齊奧堅持認為:“人類的所有東西都是習慣,品行本身也不例外。”巴特勒在他的《比論》(Analogy)一書中,強調了認真地自我約束和堅定地抵製誘惑的重要性,隨著行善成了習慣性傾向,最後就易於樂善好施,而不會屈服於邪惡。他說:“屬於感官的習慣是由外部行動所產生的,而屬於心靈的習慣是由內在的實際目標所產生的,也就是把它們轉化為行動,或者是按照順從、真誠、公平和仁慈的原則去行動。”布魯姆勳爵也多次強調訓練和榜樣在青年時期的無比重要性。他說:“我相信,在上帝的旨意下,任何事情都可形成習慣。在任何時代,立法者有如學校校長一樣,主要是依據習慣立法。習慣使得一切事情變得容易,而偏離了原有的習慣就出現困難。”因此,如果使節製成為一種習慣,那放縱就是可恨的;使節儉成為一種習慣,那麼揮霍浪費就有悖於個人生活的行為規範。因此,在生活的道路上,小心謹慎和時刻留意以防養成任何惡習,是十分必要的。一旦向誘惑屈服一次,意誌往往就會變得極為脆弱,失去抵抗力;而一條原則要成為一個決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是需要長年累月的訓練的。一位俄國作家打了一個絕妙的比喻:“習慣就是一串珍珠,打開了一個結,珍珠就會全部散落。”

習慣一旦形成,它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作用,無需努力。隻有在你違背習慣行事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它的力量。一件事做了一次、兩次,你就會發現它變得容易,做起來得心應手。在一開始,習慣似乎不會比一張蜘蛛網結實多少,而一旦形成,它就像一條鐵鏈一樣結實。人生中的瑣碎小事,單獨來看,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就像從天降落的雪花,一片接著一片,然而,這些雪花積累起來,卻會形成雪崩。

自尊、自助、勤奮、熱情、正直,所有這些都是一種習慣,而不是人的信仰。事實上,原則,也隻不過是我們給習慣起的別名,因為原則是一些詞句,而習慣卻是事情本身,如慈善家和獨裁者,是根據他們的行為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來進行相應的劃分的。因此,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大,我們的行動可以做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習慣使然,我們把自己編織進了習慣的鏈條之中。

事實上,對年輕人進行教育、訓練,使之養成良好的習慣,其重要性是怎麼樣強調也不過分的。在年輕的時候,習慣最容易形成,而且一旦形成,就終身受益。這就像刻在樹皮上的字母,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大變寬一樣。“對一個小孩按照他應該走的道路從小進行訓練,到了老年他也不背離。”他會自始至終地堅持。人生道路的起步決定了人生的方向,決定了人生的整個旅途。

柯林伍德勳爵對一個他喜愛的年輕人說:“記住,在你25歲之前你必須養成自己的個性,它會終身為你服務。”隨著年歲的增長,習慣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人的個性也就慢慢形成,任何新的轉變都已經越來越困難。因此,改變一種習慣往往要比養成一種習慣艱難得多。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一位希臘長笛演奏家向那些曾經師從低級樂師的學生索要雙倍的學費,或許這個理由是正當的。根除原有的習慣比拔掉一顆牙要痛苦得多,困難得多。試圖去改變一個懶惰成性的人,或一個揮霍浪費的人,或一個嗜酒如命的人,在多數情況下你是要失敗的。因為在每一個事例中,習慣都已經成了他們的生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難以根除的。因此,林奇先生指出:“最明智的習慣是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小心謹慎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