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事先掌握溝通和交流受阻的應對方法(2 / 3)

(2)注意分寸

有時一句氣話,一個輕蔑的表情,就可能成為引起爭吵的導火線,從而造成溝通受阻。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界線,越過了這條界線,就容易使人動怒,引起爭吵。在這種情況下的辦法就是不急於解釋,因為這樣對方會認為你在找借口,你應該先向他道歉,等對方情緒平定後再作解釋。

一個皮革商喜歡釣魚,他經常去的是紐芬蘭漁場。有一個冬天早晨,皮革商又來到了漁場。也許是因為頭天晚上下了大雪,那天天氣很冷,颼颼的風刮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皮革商費了好大勁才在結冰的海上鑿了個洞,然後開始釣魚。他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釣的魚一放到冰上馬上就凍得邦邦硬,而且隻要冰不融化,魚放個3天5天都不變味。難道食物一結了冰就可以保鮮?皮革商這樣問自己。

於是他回到家裏和家人說了所經曆的一切,妻子說:“你就安心做你的皮革生意吧!不要胡思亂想,一條活蹦亂跳的魚放在冰上就能冰死,還說什麼能保鮮,如果能保鮮人家食品公司為什麼不弄點冰去保鮮呀!”

皮革商見實在很難和妻子就這事取得共鳴,便到海上拿回幾塊冰,把自己釣的魚放在其中,告訴妻子5天以後再吃。5天以後,冰魚確實保鮮,妻子一下子感覺到丈夫說的句句是實話。

得到妻子的認可以後,皮革商開始試驗研究。他發現肉類和蔬菜都能通過冰凍達到保鮮效果。於是他決定造出一台能讓食品保鮮的機器。

成功的路是非常艱難的,在研製過程中,他吃盡了苦頭,但他從不氣餒,通過反複試驗,不斷總結經驗,終於成功了。他向國家專利局申請了專利,並以300萬美元把這項技術賣給了美國通用食品公司。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發明者——巴爾卡。

巴爾卡為了想研製冰箱必須先和妻子溝通好,否則還得繼續他的皮革生意。可是在和妻子的溝通中受阻,萬般無奈之下,拿出冰凍的魚來證明他是對的。從而得以開始研究試驗。

人們生活的環境不同,幹的工作也不同,那麼溝通受阻的原因也不同,這就決定應對溝通受阻的方法也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成就某件事,積極的態度是必不可少的。疏通任何受阻的溝通和交流都必須保持平穩冷靜,積極的心態。

在語言交流中,如果雙方發生分歧,請你不要急,讓對方把意見完整地說出來,這樣就能大大降低衝突的可能性。之後你再運用有效的方法去進行疏導,受阻的環節就不會不通。

5 與巴甫洛夫的溝通真的受阻了嗎

常言道,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往往就因為一時的糊塗使我們在溝通中受到阻礙,那這時怎麼辦呢?我認為還得用我們的聰明才智去溝通,去疏導。

在與人溝通受阻後,你必須要有寬闊的胸懷,那樣你對於別人的態度就不會太計較;你對自己的行為就敢於承擔責任。

你假如有溫和的態度,寬廣的胸懷,就會使本來發火的一方,火氣慢慢地平息,自己感到沒有意思,不得不放棄爭吵,坐下來檢查自己。古往今來,任何有所作為的人,一般都有寬闊的胸懷,要不怎麼會有宰相肚裏能撐船的說法呢?

巴甫洛夫在快要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還堅持著他的事業。巴甫洛夫一直注意著身體越來越糟糕的狀況,不斷地向身邊的助手口授生命衰變的感覺,他要為一生摯愛的科學事業留下更多的感性材料。對於人們的關心、探望,他隻好不近人情地加以拒絕。

有一天,一位很崇仰巴甫洛夫的記者去采訪他,一是想探望他,另一個是想知道一位偉大的名人在生命最後一刻的所有情況。當記者敲響巴甫洛夫的家門時,就聽到屋裏傳出來一個蒼老而又微弱的聲音:“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記者很納悶兒,一個快要死去的人居然說很忙!那他在忙些什麼呢?忙著寫遺囑,分遺產,交待後事嗎?忙著向萬能的主祈禱嗎?忙著像過電影一樣回顧一生中那些精彩的瞬間嗎?忙著哀求醫生不惜一切代價用最好的藥嗎?

記者在等著開門的幾分鍾內猜測著巴甫洛夫正在忙些什麼,可是門一直沒有開,記者隻得掃興而去。

被拒之門外的記者心情很複雜,認為巴甫洛夫是一位孤傲的老頭,對一位大記者的采訪不屑一顧,這樣的事情在他的記者生涯很少遇到,這不軟不硬的閉門羹,使他很沒麵子,為此,差點兒改變了他對巴甫洛夫的看法。

恢複他對巴甫洛夫看法的是通過巴甫洛夫在瀕臨死亡時留下的科學材料。從這裏,他看到了巴甫洛夫在生與死的較量中所表現出來的勤奮、豁達、超然、鎮靜、無私無畏的精神。

對一切生命有機體來說,生與死是一對矛盾體,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在巴甫洛夫的眼裏,死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生命的升華。一句“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不是詩篇,勝似詩篇。

與巴甫洛夫比照,在我們周圍,有多少生命力旺盛的人一天到晚同樣很忙,一心一意忙著票子、房子、車子、位子……把庸俗看成一種潮流,把自身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快要死的時候,總是哀歎好日子剛剛開頭,就突然煞了尾。這樣的個體生命,就像是被蟻蟲蛀蝕一空的長堤,隻能給曆史的長河帶來諸多意想不到的不幸和災難。巴甫洛夫對死亡的坦然和對生命的熱愛,是對這些養尊處優的人們最好的嘲諷。

記者與巴甫洛夫進行溝通的想法沒有實現。我們也知道被人拒之門外的感覺一定不好受,也不怪記者先生的一些猜測與事實不符。但是當記者等到了一個他滿意的答複,從而使他對“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的迷霧煙消雲散,並且對巴甫洛夫的人身價值有了更深的了解與感歎。

在與人溝通受阻時,要頭腦冷靜,仔細分析對方的話是什麼意思,然後放寬胸懷,對別人的態度就不會斤斤計較,反而有利於拿出應對溝通受阻的辦法來。

在處理溝通受阻時,一定要充滿自信,與別人真誠相處是治愈相互猜疑的根本,這就要求我們在遇到阻礙時要多往好處想。有許多事,別人本無心,自己卻偏偏往壞處想,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從而造成了溝通受阻。許多情況下不是別人對你有成見或有不利於你的行為,而是由於你的多疑而產生的錯覺,這也是致使溝通受阻的一種主要因素。

人們一般都不會無緣無故地發怒,往往是因為別人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也可能是因為他主觀地認為別人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如果你遇到一個正在氣頭上的人,如何立即消除他的怒氣呢?

(1)要保持鎮定

當對方在盛怒之下,毫無理性地向你發泄憤怒情緒時,你應采取以逸待勞的方法,保持鎮定。在應對時,要溫和平靜,表情輕鬆。

(2)要揚長避短

當對方發怒時,要恰到好處地讚美其優點,並且把引起他發怒的原因緘默不提。

(3)能忍則忍,能躲則躲

一般而言,性格剛直者在處世中不易吃虧,但太剛直了會走向反麵,就像一枚一觸即發的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發怒。

這種人發怒的時候,我們能忍則忍,忍不住就躲開他,切不可發生正麵衝突。用這3種方法去應對溝通受阻可能效果會很不錯的。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誰都會有溝通受阻的時候。隻要能用有效的辦法去應對,我相信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吧?

6 一枚金幣化解矛盾的啟示

在車流不息的公路上,常常會出現交通阻塞,尤其是在拐彎處,兩輛相向而行的汽車往往由於互不相讓而堵在那裏,最後致使誰也無法通過,此時,他們除了指責對方,就是破口大罵,而這些又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隻能使彼此的矛盾更加激化,對於這個問題又能分辨出誰是誰非呢?這無疑又給交通管理出了一個難題,沒辦法,最終交警靈機一動,告訴他們按路燈執行,綠燈走,紅燈停,這樣,一切矛盾就解決了,兩車毫無怨言地接受了這個事實。

其實,在人際關係中也一樣,雙方之間的糾紛達不成協議,使他們麵臨的難題無法解決,在一番大動肝火之後隻能求助於第三者,而對於第三者又怎能隨便指出一個人的錯誤呢?又一次受阻,他是否能解決這個矛盾,就看他的態度與選擇,下麵我們來看看故事的結局。

一天,商人克斯頓在大街上沿著一條公路行走,看到一個小包掉在地上,他撿起了小包,吃驚地發現裏麵有3枚金幣,每枚值1兩黃金。他興高采烈,準備帶著這份意外之財回家去。

這時,過來一個散步的人,說這個包是他的,是他掉在這裏的,於是他要求商人把3枚金幣還給他。

克斯頓卻不以為然,他大聲說道:“誰撿到就是誰的。”

兩人都據理力爭,吵個沒完沒了。他們倆是那樣全神貫注,以至於不知不覺地改變了他們在爭吵中的態度。

金幣原來的主人說道:“其實,既然它已經丟了,那就丟了唄。”

克斯頓則回答:“總而言之,我是偶然撿到的,這錢不屬於我。”

這樣,他們的意見仍然完全相反。一個決意要還錢,一個再也不想要了,他們又吵了起來,越吵越糊塗,越吵事越多。

“還是請你拿回去吧,既然是你丟的,就該物歸原主了。”克斯頓說道。

“千萬別這樣,你撿了這錢,現在是你的了。不要太客氣了。”那個人推脫道。

這樣,他們又像起初一樣,沒完沒了地又爭吵起來,不過彼此互換了角色,而且吵得更凶了。

可經過長時間的爭論也沒有結果,反而更不知道如何解決了,於是他們一致決定請第三者裁決,對於他的裁決,他們都將不再表示異議。

於是,他們就去拜訪當時最著名的法官大岡忠相。

法官仔細地聽取了他們兩人的申訴,也有些為難了。這三枚金幣到底應該判給誰呢?隨便給任何一個人都不算合理。於是他陷入了沉思。經過再三思考,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

法官看了看他倆,說:“你們倆都願意讓給另一個人,這3枚金幣就由官方沒收了。既然你們都放棄了這筆錢的所有權,那你們是不會反對的。”

說完,這位大法官拿起3枚金幣,走進了他的辦公室。

這兩個人都呆在那裏發愣,思索著什麼,像是有點後悔似的……這時候,法官又回來了,手裏拿著兩個小包,他又對他們說:“因為你們都是那樣的固執,每個人都堅持自己有理,所以你們倆人都失去了這筆錢,你們就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教訓:頑固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試圖理解對方,那就會受到損失。我也同樣受到了一個的教育,那就是你們的謙虛和你們的慷慨所給予我的教育。因此,我要給你們每人送一份禮物。”

他遞給每個人一個小包,每個包裏裝著兩枚金幣。這兩人接過小包卻是疑惑不解,法官大岡忠相看著他倆滿臉詫異的神色解釋說:“你們倆現在拿到的這4枚金幣,就是你們帶給我的那3枚,再加上我為了感謝你們對我的教育,我從自己的口袋裏拿出來的1枚。在這以前,你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口袋裏有3枚金幣!後來又都失去了。從現在起,你們每個人都有了2枚金幣,而且可以保存下去。你們每個人都失去了1枚金幣,我給添了1枚,因此我也失去了1枚金幣。這就使得我們大家都失去了同樣的東西:1枚金幣。這就是代價,我們3個人為了剛剛受到的教育都付出了同樣的代價。”

聽完法官的講述,這兩人都感到很慚愧,不該為一點小事而如此爭吵。同時也十分感謝法官的所作所為,幫他倆解決了糾紛,而且使他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親愛的讀者,看了這個故事你感覺到好笑嗎?在笑的同時你是否該有所啟發?

人與人之間本沒有太多的矛盾,隻因雙方無休止的爭議,導致原本的一點小事弄成了大問題。

因此,當我們與人發生爭議時,就要想方設法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必要時,不妨試著向對方讓出一步,采用適當的話語讓對方接受,化解矛盾的關鍵是要認識到自己的不是,盡量讓雙方都能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交流受阻的事情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你在這之前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一個良好的心態是你能正確解決問題的重要條件。因此,在人際關係中我們就要注意交往的原則,盡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使雙方交流順暢無阻,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辦事兒能力。

7 開玩笑也要有分寸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是很正常的,他們那些溝通的技巧真不知是從哪兒學到的,看到他們就感覺自己比別人矮了半截。”可尼總是對朋友這樣講。

那一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可尼,聽從父母的命令,應聘到一家銀行做出納,可尼的頂頭上司是可尼大學裏的“師哥”,按說可尼應該得到“師哥”的關照。

的確,剛開始“師哥”對她很客氣,絲毫架子也沒有。雖然那時候的可尼已在刊物上發表點文章,稿費常比工資還要高,但她根本沒有想過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走那條她感興趣的路。可尼想,一個女孩子,有份穩定的工作,其實就已足夠了,可命運偏不這樣安排。

那是個星期天,師哥臨時通知可尼和幾個同事要加班。他們收了一家單位的大筆存款,忙得中午飯隻吃了個半飽,而作為領導的“師哥”直到下班才來看望他們。這時可尼和幾個同事都快累趴下了。看到“師哥”笑眯眯的樣子,顯見得上司心情不錯,於是可尼開玩笑地說:“上司啊,瞧我們都累成這樣了,加班費可不要忘了。”

第二天,可尼像往常一樣來到單位準備工作,這時有人對可尼說:“行長室有請!”按照慣例,行長一般不輕易見普通員工,如果召見,很可能不是好事。

一聽上司召見,可尼的心裏就特別緊張。她戰戰兢兢來到行長室,行長和可尼的“師哥”都板著臉,冷冷地望著可尼。

行長是個精明的中年女人,一說話就帶著官腔:“聽說你索要加班費?加班就了不起啊!什麼工作態度!”一句話頓時把可尼打入冰窟窿,她萬萬沒有想到,一句玩笑話就被上綱上線,她瞅了眼師兄,他的眼睛是那麼冷漠,好像可尼是個“偷竊犯”一樣。

接下來,行長狠狠地訓斥了可尼一頓,甚至把可尼說成“太貪婪了”。而且可尼的“師哥”也增加了一句,他說可尼經常給報社寫稿子,這是不安心本職工作的表現。行長最後警告可尼說:“別忘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可尼灰頭土臉地從行長辦公室出來,她感覺天快要塌了,她脆弱的心真的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她始終不明白,平時工作那麼努力,也沒聽過一句表揚的話語,為何一句玩笑話就可以喪失掉前程呢?更讓她不能理解的是,即使她真的索要,也是自己的勞動所得,怎麼變成“貪婪”了呢?從小到大,可尼一直是德智體全優的學生,可眨眼工夫她感覺人格被無情地踐踏了。

同情她的同事後來悄悄地告訴她,可尼的“師哥”早就擔心可尼搶他的位置,因為可尼不僅有學曆,又比他多了寫作能力。可尼後悔地說:“他是隻‘笑麵虎’,我怎麼就沒發現呢?”

可尼就這樣“栽”在了“師哥”的手裏。

不論是新同事還是老同事,如果他心術不正也會成為我們工作中的障礙,要想排除障礙,必須事先準備好溝通和交流的應對方法。那麼,有什麼應對方法呢?

(1)搞好上下級的關係

剛到一個單位工作,人際關係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上司,那就更難了。因為工作很忙,更無法同上級溝通交流,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同上級做好交流和溝通,是我們在新的環境中順利工作的首要問題。

①主動接觸。在新的環境中,見麵的往往是些陌生的人,主動與這些人打招呼是出於禮貌,也是打開交流新局麵的開始。如果早晨上班時間一聲“大家早上好”、“吃過早點沒有”等等一些寒暄之語,對以後更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更為有效。當然這與“巴結”是兩碼事。

②態度端正。不論是上級還是下級或同事,必須得端正態度,對他們都要做到禮貌、謙遜,但決不要采取“低三下四”的態度,絕大部分領導是不喜歡一味地阿諛奉承、隨聲附和的人,也不會對你委以重任的。

③了解他們的個性。在溝通和交流中了解他們的個性,盡量適應他們的生活工作以及談話的習慣,有愛說的,有沉默寡言的,不同的個性用不同的語言與他們溝通,有助於你交際水平的提高。

(2)盡量少跟他們開玩笑

為了活躍氣氛,講些笑話或幽默故事是可以的,但是在你未全麵了解他們之前,最好不要跟他們開玩笑,更不要開過分的玩笑,比如:“經理,都超過半個月了,是不是錢讓太太搜走啦。”經理肯定會對你不高興,認為你傷害了他的自尊心。

(3)要有超群不凡的才能

在工作中,不要用耍“小聰明”來吸引上司的注意力,這樣才不致會被部分同事認為你是在耍手段,而引起他們對你的反感,要用超群不凡的才華去征服他們,讓他們說出某某人真的很能幹,這才是你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