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隱退(1 / 3)

公元617年,高祖李淵推翻隋王朝,建立政權,國號大唐。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政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被封為太子。高祖被迫退位,李世民登位改曆貞觀元年,是為太宗,封魏征為宰相。自此:推行“安百姓”、“重人才”、“強政治”的治國思想,並通過一係列的製度政策改革,使國力逐漸強盛,四外國邦無不臣服。

太宗和眾賢臣治國有方,使得天下太平,國富而民殷,經濟貿易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一片升騰景象。在這種前提下,各種思想學派盛行,大有百家爭鳴之勢,其中尤以“佛、道、儒”三家思想最為昌盛。

自從漢時武帝以來,儒家思想逐漸為治國安邦之道,乃是統治者、政治家的立身之本,所以高官士子都是儒家學派。但道家思想源遠流長,是自古以來就是最為昌盛的學派,也是最為神秘的宗教區域。相傳以前大有修道而成神仙之流,而人們也都相信這一點,畢竟自身周圍也有很多神秘的傳說。比如:狐仙鬼怪等等……而從古代伊始--道家的道士們都是以畫符捉鬼、治病驅魔聞名,所以道家學派在民間也是昌盛勢大。佛家思想因為是外來思想,本來根基不厚,曆史也不是很長。但本朝太宗年輕時,曾經被一寺廟的和尚們相救,故此太宗皇帝竟是佛家思想的擁護人,大力推廣佛學,這也使得佛家發展迅速,造成現在三家思想並起之勢。

貞觀二十年某日。“長安城”一位氣度不凡的老者踱步走進一條繁華的街道中。這條街道是有名的“藝人街”,一般跑江湖賣藝、討生活之人,都會集中在這裏,各自展現自己的一點手藝或者技藝,討點稀少的路人打賞錢,用以度日維持生計。而不少閑人富戶的子弟和一些無所事事的混混,也都集中於此,久而久之,此街也頗為出名,成了長安城的一處名地。

老者乃是本朝大元,禮部侍郎“高程”。高侍郎昨日遇到一件進退兩難的事情,心中委決不下?故此喬裝打扮,來到這魚龍混雜之地,希望碰到“異人”或者“高人”祈求指點迷津。

高程走進藝人街一看,到處熙熙攘攘的,各種小攤小販做生意的,五花八門的藝人擺場子的,耍把戲的等等……均覺無甚趣味。忽見不遠處有一堆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圍觀些什麼?高程心中一動,走近細看。

忽聽“啪嗒”一記醒木拍擊聲傳來,四周人聲頓時為之一輕。隻聽一個洪亮的聲音說道:“各位老少爺們、公子小姐、老爺貴人,小人吳明今日給大家說上一段,名叫:‘玉仙緣’的評書,說的是什麼呢?講的是一段修道成仙,金鳳配玉龍的仙俠傳說……”“啪嗒”又是一聲醒木拍擊,說書的見不少人的注意力已經被吸引過來,便不在吆喝。

隻聽吳明清了清喉嚨,大聲說道:“話說這天下間之事,無時不變。無論秦皇漢武,人生百年,都是新老更替、去舊迎新,此乃常理。”說到這裏,說書的一停。佯問道:“那位說了,不是說的修道煉仙的事嗎,怎麼說些廢話?列位看官聽真,我這說的可不是廢話,你想那神仙修道,是何等的艱難漫長……他這麼一閉眼打坐,百十年就過去了,所以我說出來,也得有點過程不是?”

周圍有人催促道:“好了,‘吳快嘴’別賣關子了,快點往下說。”高程聽到這裏,心下恍然:“原來是說書賣藝的。”暗想:“左右無事,不妨聽聽再說。”主意打定,便停足靜聽。

隻聽那吳明答應一聲:“好嘞”隨即說道:“話說這颼忽之間,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吧,已然物是人非,唯有天地永恒,山川依舊。在那萬山叢中,洞天仙府之內,有那麼一位‘無名仙人’,忽覺心血來潮,自打坐中醒來,心念一動,隱身至紅塵一看,隻見世人忙忙碌碌,追名逐利,對這眼前的繁花、水中的月影,留戀盼顧不惜以命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