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模塊十二 責任意識(1 / 3)

100.如何應對“可怕”的工作

采訪對象:肖楠 金融事務專業 在某銀行實習兩個星期後自動離職

采訪手記:理論與實踐,總是有太多的差距;理想與現實,總是那麼不相符。盡管老師和家人無數次地告誡你,但是當你親身經曆這樣的情況時,還是會惶恐不安。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

某股份製銀行來學校招聘,實習期間不給任何補貼,在單位能接觸綜合櫃員業務。外聯處獲知這一招聘信息後,組織學生去麵試。最後我校的8名同學到該銀行實習,肖楠也是其中之一。

實習兩周後的一天,肖楠與我們聯係,想回學校找老師反映一些情況。他說,在工作實踐中,有些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在實習單位他主要做辦公室的後勤工作,清理盤點庫房。當庫房裏的東西在賬目上沒有體現時,就拿走;當賬上有這個賬目,而實際上沒有時,就去市場上買回來。可是單位要你去買東西,連坐車的錢也不給報銷;還有的時候,本來是一月份的發票,對日期進行修改後,十一月份再用;當時單位的承諾也沒有兌現,現在實習生根本沒有學習業務的機會,隻要一看電腦,就挨領導罵;有時排隊領取東西的人太多,顧上簽字了顧不上取東西,領導又要罵,說怎麼讓這麼多人排隊等著;傳真文件要先問領導看不看,領導有時會說“放到一邊吧”。等積壓的多了,領導又說了“怎麼不給人拿過來”?

肖楠表示,現在沒有工作的想工作,工作了的又想上學。經過這兩個星期的實習,他非常想回學校,不想再工作了。

肖楠說自己的不適應主要有三方麵:

公司不遵守財務方麵的製度,學校老師沒有這麼教他們,萬一出事了豈不是他們辦事的人倒黴?

工作上幹也不是、不幹也不是,幹多了也不是、幹少了也不是,領導的行事作風他們不適應。

公司不兌現承諾,沒有機會接觸業務。

就上述問題,我們做如下分析。

其一,我國銀行十幾年發展走的是國外銀行幾十年走的道路。長期以來行業發展不規範,期望在短時間內實現轉變,會有一些難度,但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好的。我們要看到這些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在發展過程中會逐漸完善。具體到肖楠遇到的關於“報銷時,更改發票上的日期”的做法,做財務工作的人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現實中這件事發生了,比如買辦公用品買完了,但是忘了當時去報銷,等到下個月再報,這是實際操作中的不規範行為。

其二,每個領導的脾氣和行事風格各不相同,領導能力和水平也有所不同。作為領導,把自己的意圖和要求準確地布置給下屬,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溝通交流能力。這種能力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十分重要。在生活中,它能幫助我們與他人交流信息、建立友誼、促進合作;在工作中,它能保障各項工作的順利執行。仔細思考我們就可以發現,如果事先充分溝通,工作中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避免。一個善於與別人交流的管理者,可以讓自己的設想被部下所理解與接受,因此能保證命令的可靠執行,也可以得到部下的充分信任,讓部門中充滿團結協作的氣氛。高超的溝通能力是管理者事業成功的基礎和保障。管理水平有高低,你所遇到的領導並不一定具有很高的水平。那麼,對不起,你隻能改變你自己。

首先,你要學會揣摩他們的意圖,單位領導沒有教育你的職責,不可能像家長老師一樣有足夠的耐心給你講解。領導做出的決策往往與他的性格有關,所以平時要多了解領導的個人喜好及習慣,那樣判斷他的意圖才會更準確。

其次,在無法揣測領導的意圖時,可以多詢問與領導關係密切的人,他們會幫助你解決部分難題。

再次,如果你的領導比較好溝通,可以直接向領導詢問,讓他更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觀點。

其三,至於“單位不兌現承諾,沒有機會接觸業務”。筆者曾就這一問題與用人單位多次溝通。絕大多數用人單位的領導指出,剛進單位的所有新人都必須從基層做起,一方麵是讓他們充分了解單位的運作情況,熟悉各項業務;另一方麵也是單位考察新人、鍛煉其能力的一種手段和方法。但現在很多新人往往自視清高,一進單位就想立刻到心儀的崗位或做某一專項工作,這種想法不切實際。從近年來用工形勢看,不僅中職生、大學生、甚至研究生都要從基層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其實很多人的工作都是打雜,打雜就是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所謂個人工作中的價值,就是能夠滿足他人被服務的要求,這樣的打雜過程,其實就是為自己增加價值的過程。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從給別人送大米開始的;聯想集團的楊元慶是從騎自行車給別人送電腦開始的;而神州數碼的郭為甚至是從為別人提文件包、開車門這樣的工作開始自己的創業道路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打雜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也是一個考驗的過程。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有的企業招聘總經理,無需經驗、學曆,不限專業,你會去嗎?你肯定不會去,因為那是不可能的,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如果大家遇到了肖楠描述的情況,不妨當做是對自己更嚴格的考驗,千萬不要不切實際,好高騖遠。

百家爭鳴:

1.肖楠覺得工作“可怕”,原因是什麼?

2.你是否同意文中分析的相應觀點?

101.離完美有多遠

采訪對象:小嬌 酒店前台 小菁 銀行綜合櫃員 盈盈 銀行大堂經理

參訪手記:我們的工作離完美有多遠?也許就是一句話,也許就是多用一點心,但是完美總是顯得那樣遙不可及。對於初涉職場的你,更是有些勉為其難,在把完美作為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正確處理各種問題是達到完美的基石。在一次實習生月末例會中,不同專業的實習生小嬌、小菁和盈盈都說到工作中因為“就差那麼一點”給她們帶來的麻煩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