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降異象(1 / 2)

第一章天降異象

平元曆1000年,大年初一清晨,曙光微露。

棲龍城大街小巷銀裝素裹張燈結彩,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和焰火光將原本應該寂靜的清晨攪得熱鬧起來。孩童嬉戲的歡笑聲,婦人燒菜的叮當聲,還有那不知是誰家的黃狗不安的狂吠聲,把這座被雪覆蓋的都城煮沸了。

自平元王古默汗平元立汗定都棲龍城至今,恰過了一千個寒暑。千年來,大汗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內無旱澇饑饉之災,外無刀刃斧鉞之患,是以今代汗王於立國千年之際大赦天下,並昭告天下,仕賈農兵同慶,少壯老婦共樂。

在棲龍城西北角,有一座頗顯氣派的府邸。門前左右雄踞著雌雄兩隻高過一人的石獅,兩獅的獅口一閉一合,彰顯吞吐之勢;兩獅巨目圓瞪,拱著門前的青石台階,台階共有八階,隻屈居於數之極“九”之下而已;再看那紅杉木質黃銅門釘的大門門額之上,正高懸著一副大匾,匾上有兩個金光閃閃力透紙背的大字“古府”!若是有識之士打此門前經過,觀此門庭,不必熟識都城,便可猜知,府內所居之人必是僅次皇族的皇親國戚!

此刻在古府內的一處廂房的正廳內,正有兩人端坐於梨花木太師椅上。其中一老者須發皆白,麵色紅潤,但見他坐姿端正,雙目緊閉,身著袖口鑲著銀邊的廣袖青衫,兩隻異於常人的蒲扇大手輕搭在梨花木椅的扶手上,此仙風道骨之風使人望一眼便知此人絕非常人。而觀那老者身旁的中年人,亦非白丁可比,此人四十歲許,劍眉虎目,鼻梁挺拔,頭戴青色綸巾,身穿米白儒袍,氣質儒雅出塵,怎不是久浸書海的鴻儒?但此刻,中年人的雙手卻不停地互搓,眼睛也不時飽含憂慮地瞄向廂房的內室,顯得極為局促不安,而又仿佛害怕旁邊的老者,強自做著欲蓋彌彰的鎮定神色。

“浩兒,你也老大不小了,還是如此不穩重,何時能趕上你大哥一半,我百年後便也瞑目了!”老者眼都未睜,便語氣頗含無奈地說道。

此說話的老者正是古府的掌家人、大汗國的八千歲、鎮江王——古撼庭,自十八歲從軍以後,古撼庭曆經百戰,二十為將,三十而立便接了帥印,從此征戰南北,手持一杆龍鱗槍,罕有與其匹敵者。作為當今汗王的皇叔,古撼庭又久居高位大權在握,即使未見其露出什麼神色,一開口便有不怒自威之勢。

而被喚作“浩兒”的,自然便是那局促不安的中年儒生。此人名叫古浩,為鎮江王膝下第四子,平日裏為人極為謙和,處世不慍不火,頗有大儒風範,但以武功卓著的鎮江王崇尚武力,最是見不得隻會在金鑾殿紙上談兵的酸文人,連帶著,這古浩也因其身具文人氣質而常被其父數叨。

古浩也頗為自知,被父親數落幾句後,心知反駁無益,便也不言語,隻端了端坐姿,強作鎮定起來,但那雙不時瞄向內室的眼睛裏飽含的焦急之色卻愈加濃烈了!

且不論屋內如何,在離棲龍城西百餘裏處有一片不小的叢林,名叫護龍嶺,由於護龍嶺內蟄伏百獸,甚至還有傳言說林內的護龍潭中居有以人為食的通靈惡蛟,故而這片叢林雖離城不遠,卻也不見有人開采伐木,一切都保持著原始的模樣。而此時,林內卻顯得頗為詭異,隻見無論是平時躲得嚴實的鹿兔豚羊,還是威風八麵的虎豹豺狼,竟都從各自的巢穴內俯首垂尾顯得極為恭敬地走了出來,並從四麵八方朝林子中心的護龍潭靠近。不久,數以萬計的野獸便齊聚護龍潭,互相之間熟視無睹,卻同時頭朝棲龍城的方向跪拜下去,口中不時發出低吼聲,仿若朝拜一般!

於此同時,棲龍城亦發生著不可思議的變化,隻見原本在晨曦若隱若現的城池,突然被一片金光籠罩,刹那間便亮如白晝,而金光所過之處冰雪瞬間消融,枯枝生芽,須臾間,水暖魚躍,百花盛開,整個都城春意盎然,哪還有一絲寒冬的氣息!

“王爺,王爺,快,快……”正在閉目養神的鎮江王古撼庭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喊叫,眉頭不禁一皺,心想這聲音分明是跟隨自己數十年的管家古福的,古福年輕時跟隨自己南征北戰,也立下戰功無數,自卸甲以後便在古府內搭理日常瑣事,從未有失禮越矩過,如今卻這般慌張,倒是出了何事。

“古福,莫失了體統!”古撼庭緩緩睜開眼,看著眼前垂手而立不知所措的古福有些不滿的說道。

“是,是,王爺息怒,隻是……”古福聞言心下一陣慌亂,他跟隨鎮江王數十年,對其敬畏之極。

“隻是如何?”鎮江王看著欲言又止的古福,也不禁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