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35年冬,金鑾殿。
“報——”尖銳的聲音突兀地響起在金鑾殿外,一下子打破了殿內沉悶壓抑的氣氛。
今年夏初,北燕興兵攻夏,帝令柴王爺柴正德領兵出征,數月以來,燕夏兩兵於長寧關外的輕風峽穀交戰,各有勝負,也不知此時……
“傳!”威嚴的聲音傳來,打斷了殿下眾人的思緒。
近侍將戰報呈到案前。年過半百的帝王打開戰報,仔細閱讀。
“噗!——”毫無征兆地,明黃色的身影倒下,如一座高山轟然倒塌!蒼老的麵容以可見的速度變得灰敗,嘴角帶著點點猩紅,竟是說不出的觸目驚心!
殿下的大臣悲聲疾呼,臉上迅速染上驚慌失措。
“陛下!”
“陛下——”
“陛下,保重龍體啊!!”
……
大夏景帝元年四月初九,柴王府明德院。
長夜漫漫,等待的人在院中來回踱步。
突然,急促卻絲毫不顯慌亂的腳步聲從黑暗中傳來——
“老王爺!王妃產下一女!”侍衛報喜的聲音傳來,不知為何,本因充滿喜悅的聲音如今卻夾雜著絲絲悲涼,“王妃……王妃她……難產而亡……”
院中的老者腳步頓了一頓,臉上神色恍惚,喃喃念道:“哦,是嗎?……是個女孩兒啊……嗯,長寧,長寧……就叫柴寧吧!”
適逢新帝繼位,天下大赦。帝有旨,封前柴王爺柴正德之女為郡主,封號柴。以示帝恩。
《夏史·宣帝本紀》有記載:“宣帝三十五年夏,夏燕兩國戰於長寧關。三十五年冬,大夏兵敗,領兵大將軍柴正德於長寧關戰亡。消息傳來,帝口吐鮮血於金鑾殿。次年春,帝崩。”
翻開史書,我們可以發現,史書的作者大多喜歡用雲淡風輕的口吻來記載曆史。這樣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內容顯得更為客觀真實,但是普通讀者中卻是少有人能從中嗅出波瀾壯闊的氣息來,而後世的我們也很難從寥寥幾語中想象出曆史的殘酷、無奈以及更多更為深入的東西來。
隻是,曆史的傳承除了史書還有民間傳說。
民間傳說雖大多不可信,但確確實實要比史書的平鋪直敘來得更為有趣。就像是對於這一年的記錄,《夏史·宣帝本紀》上平平淡淡的幾句話在民間卻是被渲染出神秘而虔誠的色彩。
民間傳聞中將這一年稱為——神誕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