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欠王鴿一枚蛋(1 / 2)

吳萬夫

幾年前,我結識了一位朋友,叫王鴿。至於是如何結識王鴿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生了一場怪病,需要討一隻雙黃雞蛋做藥引子,這個雙黃雞蛋是王鴿幫我找到的,於是我們便成了好朋友。

我的這位叫王鴿的朋友,在一家影視公司工作,結交了不少人,這些人有生意場上的,也有官場上的,還有不少是文化界的精英。成為好朋友的我們,便經常一塊兒出入一些重大場合。譬如朋友們的聚會、某局長的宴請等。在這些重大場合,我的朋友王鴿每次向客人們介紹我時,總不忘拿雙黃雞蛋的事作開場白:“這是我的朋友崔三,剛從小鎮上走出來的。前不久,他生了一場怪病,四處找雙黃雞蛋做藥引子。這是一種很奇特的藥引子。在此之前,我哪兒曾聽說過雞蛋還有雙黃的呀!你想想,這種雞蛋是那麼容易好找的嗎?後來我下了九牛二虎之力,費了吃奶的勁才幫他搞定了……”

王鴿每次說完這件事時,我便趕緊畢恭畢敬地向在座的各位,介紹王鴿幫我找雙黃雞蛋的詳細過程。聽的人聚精會神,鴉雀無聲,肅然起敬,末了,便一齊舉杯,和王鴿的杯子“咣當”一聲碰在一起。

開始的幾次,王鴿每次向客人們介紹這件事時,我的心裏還澎湃著,對王鴿充滿感激之情。再後來,隨著次數的不斷遞增,我便有些疲了,累了,厭倦了。我突然覺得我成了雜技團的一隻小狗,我再也不願陪王鴿四處“演出”

了,我再也不願配合他的每一個手勢和動作了。王鴿再向客人們介紹這件事時,我也隻是勉強地、象征性地敷衍幾句,實在不願意多提及此事。畢竟,這件事情於我,並不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情。

我開始有意識地疏遠我的這位朋友王鴿。

我突然很厭惡王鴿。我覺得他的大頭、大耳、大眼睛、大鼻子、大嘴巴,並不能顯示出他的大方,隻能畫活了他的一個癟三形象。

其實,我疏遠王鴿,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王鴿後來找到我,閑聊中故意對我旁敲側擊:“崔三呀崔三,一個人無論走到哪兒,都不要忘記當初曾經對他幫助過的人!”

王鴿的朋友,後來在路上見了麵,也不忘對我進行“素質教育”:“哎呀,我說崔三!最近怎麼沒見你和王鴿在一起呀?人喲,千萬不要‘吃了果實忘了樹’嘍!”

我覺得,我是再也走不出王鴿的陰影中了。或者說,王鴿和我的影子緊緊地糾纏在一起,重疊在一起,像割自己的尾巴一樣,怎麼割也沒法割斷。

我不就是欠了王鴿一枚雞蛋嗎?

我用加倍的努力償還給他就是了。

我知道王鴿這種人得罪不起。既然得罪不起,就應該和他走在一起。

我和王鴿又走在一起。我對他唯唯諾諾。出門我甘願為他拎包,進飯館我搶著盡“地主之誼”。乘公交時我主動向投幣箱裏投錢。王鴿對此僅僅隻是咧開大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