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械所的人,高人實在太多了。劉宏看到別人的梳子很好,他就想學做梳子。這位高人非得要兩盒煙,才收這個有錢的徒弟。劉宏買了二盒最好的煙,交到那人手上時,他不好意思的說道:“你還真買啊,這得多少錢呀,我那天隻是隨便說說,就算你不買煙,我也能教你。”
木梳是鋁製的,它的材料是40火箭彈的尾翼最後那部分。隻有打靶的時候,才能得到這種材料。但是現在這年景,根本就不提倡比武打靶,一顆火箭彈聽說要上百元錢,本來就少,上哪裏能找到原料呢。那高人說道:“這個很容易,你有彈藥庫的老鄉沒,那裏一定有打完了,回收回來的尾翼。”
劉宏在老兵的提醒下,找到了相應的熟人,拜托人家幫他搞原料。為了不白用人,劉宏還拿出了五十塊錢,以示感謝。熟人真的不負重望,沒用幾天,就搞到了原料,而且很多,足足有幾十個。劉宏見後很是歡喜,把其中一半放進了營部武器庫,拿著另一半來到了軍械所。
軍械所的老兵們,一見劉宏搞到了這麼多的“寶貝”,都上前搶著要。劉宏不加吝惜的發給各人,眾人對劉宏是更加欽佩了,都說,在B團,就沒有劉宏辦不成的事。劉宏暗道:不是我劉宏行,是“大團結”行,為了這點東西,半年的津貼都出去了。好在老子還有些老本,要不然,沒等提幹呢,就全花光了。
鋁製梳子的製作,要比果皮刀容易的多,幾天劉宏就學會了。他利用空閑的時間,把營部槍庫裏的40火尾翼,全做成了小梳子。這些梳子他沒有自已留著,他分發給了他身下的所有營部兵,每人一把,十分統一。當他們在外邊的場合上,故意把梳子綁在槍鋼上,又把槍鋼放在褲兜裏,特地露出梳子的頭,走起路來,在陽光的照射下,發著銀光,別提多好看了。就連營長和教導員,也上趕著找到劉宏,從他的手中分得了一把梳子,他們也學著其他的戰士模樣,放進了自個兒的褲兜裏。這就是八十年代的一種時尚,要比現在的高檔裝備還有牛B,因為這東西隻有部隊上才有,又是獨一無二的,當然要年青人來追逐了。
劉宏在軍械所不光是做這些小東西,小玩意。他主要目的,是想和這幫人套好關係,學真正的修理槍械的技術。經過一年多的拉關係,終於劉宏擺脫了軍械所人員的防備,正式進入了軍械所的工作間。
軍械所的工作間,和地方上的工廠沒有多大區別。在劉宏看來,這裏還不如當年,在兵工廠時車間大呢。是的,“724”是重點企業,做的全是生產線裝備,當然要比軍械所的大多了。但是在軍械所的工作間裏,劉宏能學到他以前學不到的東西,因為這的重點,不是滿地的車床,而是這幫有經驗和能力的誌願兵們。他們這些年修理的槍械,數都數不清,劉宏學的就是這樣的技術,因為他還有著好多的,不能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