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接手營槍械庫之後,由於職責所在,他來到了各個連隊的槍房裏,進行逐個檢查。各個連的文書接待了他。常言道:連裏的文書好比是連長指導員的副手,小名叫個副指導員。那這樣說來,劉宏作為營部的文書,當然也可以說是營副教導員羅。
劉宏很認真的記錄著各個連,用來訓練的槍支情況,他發現除了幹部用的手槍之外,所有的裝備,都有一定的破損。這是很正常不過了,訓練期間的槍支損耗,這是條令條例所允許的。劉宏把這些情況如實的對營長進行了彙報,營長誇他做事用心,還大大表揚了他幾句。但劉宏卻偷偷的冷笑,他的鬼主意,隻有他知道,旁人根本看不出來。
時間很快,一轉眼,劉宏已經是第三年兵了,整個營部,隻有他是最老的戰士,現在他還是二營部,所有戰士的班長,權力就更大了。這些年,劉宏一直沒有閑著,他忙得狠,所有的營裏板報,他都親曆親為,不讓別人動一點,因為他出的板報,在B團是最出名的,每逢評比,他劉宏都是第一名。為了保持他的第一,最近他把粉筆寫的板報,換成了水彩粉加白紙。這一特大創新,在B團又引起了軒然大波。各個連隊相繼效仿,劉宏又成了板報名人。
劉宏也有鬧心的時候,別看他工作一直很認真,營長和教導員都離不開他。團長和政委提起全團的戰士來,也首推二營部的劉宏幹得好。但是讓劉宏最為懊惱的是,本以為在同年兵當中,幹得最好最賣力的是他劉宏。可是第一個提幹名額卻不屬於他。
第三年兵按理來說,是沒有提幹資格的,但是關建國卻是個例外。就象二營長常說的話:“現在的部隊,政治學習很重要,理論學習更是重要中的重要,但是要象關建國這樣的兵,在他身上什麼都不重要了。在B團,除了孫小個子,就數關建國了,他要是不提幹,老天爺都不答應。”他話中的孫小個子,當然就是指排長孫旺,也隻有他,能壓得住關建國,但是不久孫小個子就調走了,關建國自然就成了B團真正的兵王。
劉宏不是見不得別人好,他是在想提幹的方法。要是現在這樣幹的話,最起碼五年兵後,轉個誌願兵是沒問題的。但是兵頭將尾的誌願兵,根本不是他所願意看到的。他要成為象關建國那樣的軍官,要衣錦還鄉,讓二姨和姨夫好好看看他,也給死去的表弟長長臉。但這一切都不是容易得到的,他沒有關建國那樣的軍事素質,沒法在比武場上立功提幹。也沒有象樣的特長之處,好走這個提幹之路。慢慢的,劉宏變得浮躁起來,他想到了另一條道路,一條危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