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烈女逼婚(十五)千裏逼婚(上)(1 / 3)

打定了主意後的陳淑芹,趟上了北去的火車。一路之上她想了很多,她要努力爭取郭開慶父母的認可,要讓他們知道,她是愛郭開慶的。

順著材料上的地址,陳淑芹很快找到了郭家,但她在院門前的鐵門上,敲了很久,裏麵也沒有人應答,她隻好在門旁的磨盤上坐了下來。

郭開慶的家鄉,和放牛溝可謂是天壤之別。放牛溝隻有幾十戶人家,可這個村子卻有成百上千戶,陳淑芹也是第一回來到北方,她見什麼都很新奇,看著過往的村民,她主動開了口。問道:“大姐,這是郭開慶家嗎?”那人道:“對,是老郭家,可能是最近老頭病了,全家人都在醫院去陪他了,要麼你去醫院看看去吧,他就住在區醫院。”陳淑芹聽後,又打聽了區醫院的所在,然後去市場買了些罐頭和水果,就走著去了。

郭父已經病了好多年了,大夫給他出的結論是,這幾年幹農活給累的。看著躺在病床上的丈夫,郭母更是一個勁的落淚。是啊,郭父自小出生在富裕的家庭,解放前就上過大學,說得上是知識分子。就算是當過兵,也是首長因為他文化水平高,特批了他一個排長的職務。轉業後的他,一直又在機關工作,平時就沒幹過重活累活。但是****開始後,他帶著全家十多口人,來到了這農村下放,幹的全是累活髒活。那時候孩子們都很小,空閑的時間,為了能讓家裏有點過橋的錢,他還要做些小買賣。就這樣,十年下來的郭父,已經累得已經不成樣子了,還害上了咳喘病,從痰裏咳出血來也是常事。

郭父和郭母是解放前,頭二年結的婚,郭父的家裏很富有,從出生到長大,一天都要吃兩個雞蛋。這個規矩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前期,來到農村的郭家,為了郭父,特地買了些雞進行飼養,每天下的雞蛋,都用來給郭父補身體。有一回郭開慶餓得不行了,小小的他偷偷去雞窩裏摸雞蛋,打壞了兩個,讓郭母打得半死。全家的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以後都知道,這雞蛋隻能是父親吃,這是他的專利。

郭父的病屬肺病的一種,也可以叫它肺癆。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靜養。那時醫療水平還不很發達,得了這病的人,隻能是等死了。但郭家的兒女都很孝順,大家輪流的回家照顧老人,使老人感到很欣慰,精神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狀態。郭父這病一年都要犯上兩回,但每一回必須得上醫院住幾天,這些年都形成了常態,到了這幾天,郭家的兒女,就會從遠道回到家裏,圍在父親的身旁。大家都想在他的有生之年,多盡盡孝道。

兩個月之前回來的郭開慶,正趕在父親住院。在部隊的三哥郭開山,也請假回家了,他在醫院陪了父親一個月,就又回部隊工作去了。平時郭父對郭開慶很嚴厲,他總是認為郭開慶早晚會闖禍,但郭開慶不恨父親,他知道父親支撐一個這麼大的家不容易。看著隻有五十多歲的父親,郭開慶很是傷心,他恨自已當兵之後,離家裏太遠了,不能經常回到父親身邊,盡自已的孝道。然而郭父現在對郭開慶的態度,已經完全轉變了。可以說是自從郭開慶立了一等戰功後就轉變了,這個最不孝順的兒子,在戰場上卻成了戰鬥英雄,這是他想不到的。當上回郭開慶帶著他的老戰友來見他時,他更加喜歡上這個兒子了。看著回來的郭開慶,郭父老淚縱橫,他沒有說些什麼,隻是不停的握住郭開慶的手,仿佛想說些什麼,但還是欲言又止。

就當陳淑芹走進郭父的房間時,裏麵隻有郭開慶的大姐在那裏陪著郭父。見到陳淑芹後,大姐問道:“請問您找誰?”陳淑芹此時的心情很是激動,用顫抖的語句說:“我找郭開慶,我叫陳淑芹。”大姐楞了一下,接著說道:“我父親正在午睡,我們出去談會。”陳淑芹放下了手中的東西,隨著大姐來到了醫院門外。

郭開慶兩個月的探家,已經算很長時間了,兄弟姐姐幾人排班,他總是堅持每天都要一班來照顧父親,別人由於工作忙,也沒有阻攔他。大姐現在在五一商店工作,平時就是倒班,姐夫人又很好,經常讓大姐前來照顧父親,慢慢的郭開慶和大姐無話不談起來。他講到了部隊的生活,還講到了陳淑芹。當大姐聽到陳淑芹為了救郭開慶,刀斷手筯時,也感動的哭了。她也認為陳淑芹是個好姑娘,值得一愛。但郭開慶不那麼認為,他認為這不完全是他的錯,他從頭到尾都是被冤枉的,他和陳淑芹最多隻是恩情,但不存在愛情。況且現在他已經向組織上打了報告,轉業回家工作,這樣可以離家近些,能更好的照顧父親了。大姐沒說什麼,隻說你自已的事自已把握就好,記住不要和父母說,省得二老為他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