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讓孩子學會等待,培養他的耐心與毅力(3)(2 / 2)

82.讓孩子靜候時機成熟,然後果斷出擊

等待是一個表麵消極其實積極的概念。等待意味著什麼呢?不任意妄為,不急不可待,不饑不擇食,不鋌而走險,等等。等待的後麵是一種信念,一種原則。等待的同時還能讓人感悟到時機成熟時的那一瞬間的成就感。

對於生活中那些喜歡急躁前進的孩子們來說,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等待”。等待雖然是一種漫長的“煎熬”過程,但卻能讓孩子們觀察和掌握到事情成敗的關鍵點,洞察到成功的每一細微之處。當孩子們找尋到事情最為完美的契合之時,然後果斷出擊,便克敵製勝。

李嘉誠曾經說過:“經商為的是利潤,不是為了競爭,如果有利可取就參與競爭,不然就要退出。你們沒有看到我想舉右手,就用左手用勁按住;想舉左手,就用右手按住。”耐心等待,捕捉機遇,有智有謀,從長計議,這是李嘉誠的經商訣竅,也是他時常指導孩子隻有審時度勢,把握最佳時機,才能成為贏家的重要之策。

或許是受到父親的教誨,畢業後24歲的大兒子李澤钜回到香港,開始在中環華人行長江實業的辦公室上班,跟隨父親學習經營之道,李嘉誠精心安排了前董事總經理周年茂、副董事總經理甘慶林等資深元老輔佐其熟悉業務。李澤钜25歲時,升任為長江實業的執行董事;26歲被委任為機場谘詢商務委員會委員;27歲任總督商務委員會委員,為父親的逐漸“淡出”作平穩過渡。

雖然這位億萬富豪的繼承人開始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但是斯坦福土木工程係的熏陶使他念念不忘自己的本行。他常常從長江實業的辦公室裏偷偷溜出去和建築工人攀談,表麵看來,他更關心建築物的細節而並非一樁樁大手筆的收購案。

但事實上,在“長實”期間,李澤钜曾作為加拿大溫哥華萬博豪園計劃的主要策劃者。雖然此後由於加拿大地產市場不景氣,“長實”最終退出此項目,但這確實是李澤钜的得意之筆。

在父親的提攜下,1994年1月,李澤钜開始擔任集團副主席。在這期間他還曾任香港彙豐銀行非執行董事、和黃集團執行董事、港燈集團董事等,一路走來,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缺乏跌宕起伏的故事。但是這一次,“蟄伏”已久的李澤钜終於長劍出鞘,通過自己控股的Trinity Time投資公司,擊敗精於重組及出售瀕臨破產企業的美國資產管理公司Cerberus,以6.5億加元(約合38億港元)買入加航31%的股權,從而使這家加拿大最大、位居全球第11位的航空公司向擺脫破產困境邁出了一大步。

如今,長江中心大樓頂層是李嘉誠的辦公室,而李澤钜則留守九樓長江實業大本營。75歲的李嘉誠在70層的頂樓俯瞰大局、運籌帷幄,30歲的李澤钜畢恭畢敬、心領神會。這位由李嘉誠一手培養和造就的商界才俊,正按照父親安排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地小心往前走。人們幾乎認定李澤钜會取代曝光率極高的弟弟而成為接班人。

在一次采訪中,李嘉誠曾說:“凡是想有大成就的人,在很多情況下都不能太急躁,而應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念去選擇最佳時機。”看來,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眼睛都有發現、洞察世事人性的作用,能夠從中找到為己所用的知識、機會,以便讓自己在更高的起點上——寶貴的經驗上起步。這樣才能夠主動發現機遇、抓住機遇,通向成功。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這樣一種現象:當一個孩子剛剛踏入社會時,通常表現的是躊躇滿誌,自以為滿腹經綸,可以有大的作為。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卻往往士氣銳減,甚至變得消沉起來,因為事實上他的實際能力一點都不強,他還不懂得社會,不懂得洞察世事,不懂得沉穩行事,不懂得適時出擊。

每個父母都應該學會讓孩子懂得煉就“等待”的心態,擺脫一身急躁之態,才能真正放寬心去從自己的前路中找尋想要的未來。通常情況下,一個善於等待的人是聰明的人,是真正有信心、有能力、有頭腦、有見解的人。

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中對父母們說:“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那就是:百依百順。”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對孩子是無益的。讓孩子學會等待與延遲滿足,是一生幸福的基礎。延遲滿足即是指個體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及時滿足的抉擇傾向,以及在等待中表現出的自控能力。著名的“糖果實驗” 也表明:那些善於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能延遲滿足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成功機會。

當然,延遲滿足不是單純地讓孩子學會等待或壓製欲望,而是一種克服當前困難,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愛孩子,就要培養讓孩子幸福的品質。因此,每位家長都要幫助孩子學會自我控製,學會抑製及時的欲望的能力,這樣才能獲得更長遠或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