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雖武功盡廢,但仍不容小覷,想他不費一兵一卒便奪下長安,由此可見,他並非安於現狀之人。他若不死,我寢食難安!”王匡看向劉玄,語氣咄咄逼人。
劉玄眼神跳動,忽地笑道:“其實朕也想盡早除去劉秀,免得夜長夢多。所以朕自有安排。來人,宣武信侯進宮。”
話音剛落,便有一人離開通傳。王匡眉毛挑動,陰陽怪氣道:“朕,看來你真把自己當成皇帝了。”
“戲要做,就要做得真!朕自然需要投入。”
王匡冷笑道:“希望你別陷得太深,有時爬的越高,掉下時,便會越慘!”
話罷,王匡、王鳳便離開大殿,前去後殿。
少焉。
劉秀聽聞皇帝召見,便急忙趕來。來到大殿,劉秀單膝下跪,抱拳道:“不知陛下召見微臣,有何要事?”
劉玄笑道:“愛卿平身,其實這次朕召愛卿前來,是要商議國家大事。”
“皇上請講!”
“如今政權初建,有諸多英雄不願臣服,致使天下四分五裂,百姓流離失所,這並非朕之所想。但朕又無此能耐。
幸好天意垂青,讓朕得到了你,聽聞近日你前往青州遊說,說動樊崇出兵,代你出戰長安,竟不費一兵一卒便得到長安。令朕眼前一亮。故朕今日特封你為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前往河北招安群雄。”劉玄徐徐說道,講的聲情並茂,“不過,如今我軍兵力短缺,所以這次隻能武信侯親力親為了,不知愛卿意下如何?”
“微臣謹遵聖意!”劉秀抱拳回答,眼睛微微斜視,看向劉玄。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今日特封武信侯劉秀為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前往河北招安、撫民。
欽辭。”
…………
劉秀離開後,王匡、王鳳從後殿走出,走到劉玄麵前,詢問:“你為何要擢升劉秀。”
“朕當然有朕的用意,劉秀絕非容易屈服的人,他竟不為其兄報仇,想必其中有詐。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傷,所以我便派他前往河北招撫。
既然已經派他前往招撫,為防群雄忌憚,自不會給他派兵前行。他在那裏,這麼多勢力會容得下他嗎?我們就坐收漁利吧!”劉玄冷笑道。
…………
官途,一輛馬車駛過,馬車兩側掛著兩杆大旗,一個書就“漢”字,另一個則是“劉”字。
馬車中,坐著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穿著青衫,劍眉星目,豐神俊朗,旁邊放著一套軍鎧,而女的著一襲紫衫,頭發束成馬尾,美目神采,英姿颯爽,儼然女中豪傑。
忽然,女子胃中翻騰,一陣難受,作嘔吐狀。男子見此,大驚失色,急忙詢問:“麗華,怎麼了?”
女子運轉內力,抵禦不適,平緩道:“無事,三哥太過擔憂。”
此二人正是前往河北的劉秀與陰麗華,鄧禹留在新野,護持漢軍,以及柱天都部殘餘。劉秀一行總共三人,還有一人趕馬,此人名喚馮異,為人正直、忠誠,臉上總擺著怒意般的表情,然就因如此,他的威嚴才在漢軍聞名,並以強橫戰力脫穎而出。
馮異聽到車中動靜,便開口:“侯爺,前方百裏有座城鎮,天黑前便可到達。”
夜。
豐城。
平福客棧。
劉秀看著為自己妻子把脈的大夫,臉上十分著急,問道:“大夫,我夫人究竟患了什麼病?”
那名大夫站起身,向劉秀鞠躬道:“恭喜侯爺,夫人有喜了。”
劉秀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又問了一句:“你說甚麼?”
“恭喜侯爺,侯爺有後了。”
劉秀喜出望外,趕忙叫來馮異,吩咐道:“馮異,送這位大夫離開,打賞一些銀兩,並到藥鋪購買些安胎藥。”
“是。”
馮異隨即引這名大夫離開,劉秀則坐在床邊,握著陰麗華的雙手,讓陰麗華靠在自己胸前,並用溫情的眼神看著陰麗華,陰麗華想說些什麼,卻被劉秀製止,劉秀道:“就這樣,我隻想這樣靜靜地抱著你,遠離世間繁瑣,隻和你兩人,天荒地老。”
陰麗華眼眶紅潤,將頭埋在劉秀懷中。寂靜無語,不知時光流逝。
隻可惜美好的事物總留不住太久。許久,馮異買藥而回,劉秀將其熬成湯藥,喂給陰麗華。陰麗華端著藥碗,開口:“三哥,不能因為我耽誤了大事。”
“你的事便是我的大事,好了,什麼也別說,養好身子才是當務之急。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我們的孩子著想。喝藥。”劉秀柔聲道。
陰麗華說不過劉秀,隻好喝下安胎藥。而後躺下休息,劉秀則坐在一邊,靜靜守候。
三天後,陰麗華看著劉秀因為自己而耽擱要事,十分內疚,便語氣強硬的要求他趕路,劉秀拗不過陰麗華軟磨硬泡,最終,啟程出發。不過,因為陰麗華懷孕,不宜舟車勞頓,所以馬車行駛速度非常緩慢,原本一個月的行程,硬生生變成了兩個月。
河北。
沽黃城。
客棧內。陰麗華待在客房休息,馮異與劉秀則坐在大堂吃飯,商議要事。
“現今已到河北,下一步該如何打算?”馮異問道。
劉秀深思熟慮之後,回答:“現如今,河北分裂成兩股勢力,一股以王郎為首的河北軍,一股以銅馬軍為的勢力。兩股勢力都不容小覷,且都不會容下我,如此形勢,對我十分不利。
劉玄對我十分忌憚,想借此除去我,因此不派一兵一卒助我,前憂後患,情況十分嚴峻。不過,這樣就想扳倒我,未免太小瞧我了。馮異,你明日去城頭貼一張告示,便說我劉秀欲招兵撫民。如此兵患自解。”
“是。不過會有人報名嗎?”馮異疑惑道。
“自然有人,劉玄如今也算正統政權,我為他的臣子,招兵買馬亦屬正常。其二,我劉秀戰績沛然,聲望不小。所以招兵之事應當順利。”劉秀解釋道。
…………
“劉秀與陰麗華一路廣發檄文,傳檄周邊各郡縣招募士兵,號召大家投軍討伐王郎,不幾日,便聚集千人。若劉秀坐大,不得不防!”王鳳將得到的消息,一一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