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道⑴(1 / 2)

越宗平側耳傾聽,樓上傳來嘈雜的聲音。這間酒樓一、二層裏尚算自然,與一般酒樓相差無幾。唯獨三層樓上,人聲鼎沸,仔細聽去還有叫賣的聲音。他聽了片刻,似乎是有人在推銷一種喚作“上古無名神仙玉簡”的物品?

“上古無名神仙玉簡?”越宗平嘴角不由微微翹起。

“這般手法……太也下作!”香滿衣輕啐一句,眼波流轉,旋即露出一個淺淺笑容,轉向燕無雙道:“不過,師姐,既然來了上去看看也是無妨。也好知道是哪家哪派的師兄師姐做下的事情。”

一路行來越宗平早已看出,四女之中雜事庶務多由水玉柔出麵;地位以燕無雙為尊;要說遇事決斷,四人中的大腦卻非香滿衣莫屬。聽她這樣說法,燕無雙略一猶豫,轉身向著浣花樓走去。

一進浣花樓內,濃鬱的人文氣息迎麵而來。當先一幅碩大的水墨中堂,清溪流泉,柳樹成陰,林蔭深處蓋著三兩間草堂,在遠處,繁華的碼頭船來船往。畫麵一側空白地方以魏碑題寫杜甫的絕句,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越宗平念罷心中一動,“浣花樓,浣花溪,莫非這裏離杜甫草堂不遠?”

果然,再上樓去,牆上的題跋字畫、後人詠歎莫不與杜甫有關,連“烽火照夜屍縱橫”都配得有畫。

越宗平微微搖頭。這家酒樓布置得是很好,老板肯下心思,酒菜香味亦是不俗。可惜隻適合清茶小酌,三五親朋悲秋懷古,而不適合大快朵頤。

有人看著“古來白骨無人收”、“烽火照夜屍縱橫”還能胃口大開的嗎?

一二兩層各自坐著四五桌客人,多是讀書的秀才童生,略微有些冷清。三層樓上卻是熱鬧非凡,擠擠嚷嚷,連樓梯口上都站得有人。

燕無雙當先走上樓去。白衣素劍,冷若冰雪,一雙煙波似的雙瞳豔色無雙,卻逼得人不敢直視。樓梯口上的客人仿佛被無形的寒氣驅趕,紛紛避讓,給五人讓出好大一塊地方來。

越宗平站在樓口向裏看去。十幾張桌子都坐滿了人,桌與桌的空隙間都站著人,黑鴉鴉的一片,隻在正中留出一塊空地來。一名矮小漢子站在中間,黑瘦猥瑣,一望即知必是雞鳴狗盜之徒。眼睛精明靈動,聲音極是清亮,正在賣力誇耀他的“上古無名神仙玉簡”。

四周客人議論紛紛。

“劉神仙老宅?那不是被圈進將軍府裏了嗎?”

“劉神仙自己都無幾分法力,保不住家宅平安,還能留下好東西的!”

“噓!五日之前,天生異象總是不假。神仙之事切莫議論,小心禍從口出。

……

種種聲音紛至遝來鑽進越宗平耳中,讓他應接不暇。

“將軍府,五日之前?”那猥瑣漢子正講到妖坑之內,濃密的黑氣化蛇飛騰,又有一道金光變化天龍,緊追不放。吹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越宗平隱約覺得有些熟悉,凝神看去,那漢子所謂“上古無名神仙玉簡”色澤青黃,細膩明亮,卻無油脂潤的感覺,應是後世阿富汗玉、伊朗玉一類材料製成。在這時代則應還其本來,稱為大理石製品。

見又有人上樓,猥瑣漢子越發賣力吹噓。可惜在座有錢商人宦紳子弟自小不乏美玉把玩,大多懂得辨玉識玉;普通人家又出不起百兩銀子。

此時物價如何越宗平不知,他卻記原本的曆史上清乾隆時楊錫紱曾說:“國初地餘於人,則地價賤;承平以後,地足養人,則地價平;承平既久,人餘於地,則地價貴。向日每畝一、二兩者,今至二十餘兩得。”四川地區也有記載,康熙初年人口凋敝,一畝田地不過數錢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