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種植業生產成本核算
(1)物質費用
①直接生產費用。指可直接計入某種作物的物質費用,包括種子或種苗費、農家肥費、化肥費、塑料薄膜費、農藥費、畜力費、機械作業費、排灌費、燃料動力費、棚架材料費、其他直接生產費用。
②間接生產費用。指與2種以上作物有關,需要經過分攤才能計入成本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固定資產折舊費、初期生產費用、小農具購置及修理費、土地承包費、管理費及其他間接生產費、銷售費用等。
[案例]某農產品生產基地分別以甲、乙2種材料生產2種農產品A和B,某年6月,投入甲材料80000元生產A農產品,投入乙材料50000元生產B農產品。當月生產A產品發生直接人工費用20000元,生產B產品發生直接人工費用10000元,該基地歸集的製造費用總額為30000元。假定,當月投入生產的A、B2種農產品均於當月達到可銷售狀態,該基地的製造費用按生產工人工資比例進行分配,則:
A農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30000×[20000÷(20000+10000)]=20000(元)
B農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30000×[10000÷(20000+10000)]=10000(元)
A農產品完工成本=80000+20000+20000=120000(元)
B農產品完工成本=50000+10000+10000=70000(元)
此案例中發生的製造費用因為是由生產A、B2種產品共同花費的,所以無論是由A產品單獨承擔還是由B產品單獨承擔都是不合適的。這時就要找到一個標準來分攤共同的費用,如此例中是按照用工費用的多少來分攤製造費用。現實生活中,可以按照不同產品的銷售額、產量等來進行分攤。
(2)用工費用
①直接生產用工費用。指可直接計入某種作物的用工,包括播種前翻耕整地用工、種子準備及播種用工、施肥用工、排灌用工、田間管理用工(包括中耕除草、打藥治蟲、看護莊稼用工)、收獲用工(包括收打入庫)、初製加工用工、其他直接生產用工等。
②間接生產用工。指需在2種以上作物分攤的用工,包括初期生產用工分攤、積肥用工、經營管理用工、銷售用工、其他間接用工等。
(3)成本外支出指實際已經發生、而不能計入上述各個成本項目的提留、攤派等費用支出。
[案例]在江蘇省某地區,一農戶承包1畝土地生產草莓,年承包費為400元。用苗7000棵,每棵0.2元,用肥料100千克,每千克2元。建了一個塑料大棚,花費4200元,估計此大棚能用6年。每季用基肥750元,用薄膜花費1200元,用勞動力花費1800元。草莓生產以後,產量為1750千克,市場售價為每千克14元。試計算此農戶種植草莓一年的利潤有多少。
銷售收入=單價×產量=14×1750=24500元
成本=400+0.2×7000+2×100+4200÷6+1200+750+1800=6450元
利潤=銷售收入-成本=24500-6450=18050元
該案例中自購的草莓苗按購進價格加運雜費計算,如果是農戶自育的,就要按所發生的各項人工、肥料、農藥、農膜、灌溉等支出計入成本費用項目。
對於肥料來講,購買的農家肥均按實際購買價加運雜費計算,自積的糞肥就要按當地規定的價格或市價計算。對於塑料大棚,由於金額較大,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應按使用年限分攤其費用。對於承包費,一年一交,就按一年交的計算費用,如果一次性交納承包費,可經營多年的,應按經營年限分攤。
57.飼養業成本的核算
(1)幼仔費如果幼仔是自己培育的,費用的計算為同批幼仔的總支出費用除以幼仔總數,得出平均每頭幼仔的費用;如果是市場上購買的,則按買入價加運雜費算成本。
(2)飼料費用飼料費用總金額除以幼仔的總數就得出一頭幼仔的飼料費。
(3)人工費專業養殖戶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一般都不計算本戶耗用的人工,隻計算雇用工人的工資。
(4)折舊費將固定資產如房舍、機具等設備的購入價除使用年限,再除當年出欄總頭數,得出每頭幼仔承擔的折舊費。
(5)防疫和醫藥費如常用藥物和必須免疫的費用。
(6)零星用具購置費如購買食槽、水槽、飼養工具等的費用。
(7)利息利息一般隻把貸款所支付的利息打入成本,對占用的自有資金不計利息支出,這種計算不合理,應把自有資金計算利息支出,並把利息打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