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星際曆史(1 / 2)

二十一世紀中葉,由於恐怖主義、資源爭奪、民族衝突等問題泛濫,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戰爭中,逐漸失去理智的各方使用了核武器、生化武器、基因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致使世界人口急劇下降,人類甚至到達瀕臨滅絕的邊緣。

戰後,麵對滿目瘡痍的地球,全球幸存的數億人終於化解彼此之間的敵意,他們建立起人類聯邦這一全球性的國際政府。在人類聯邦政府的管理和引導下,各民族語言和文化逐漸整合,國家的概念首次消失在人類的意識中。

由於地球環境崩潰與資源枯竭,人類難以在地麵延續生存,所以被迫全力向太空移民。大規模的太空開發活動開啟,人類正式進入太空時代。

公元2075年,人類首次實現了實用性核聚變技術,使得困擾人類已久的能源問題得到解決。隨即,核聚變反應堆廣泛運用到航空航天領域,其衍生來的核聚變無工質引擎使人類在太陽係行星間航行的時間大大縮短。

太空開發同時也加快了人類理論知識的進步,大統一理論和量子引力理論很快被創立出來。隨著人類對三維及多維空間越來越多的認識與了解,超光速翹曲空間理論逐步得到印證。

公元2120年,人類聯邦翹曲空間計劃——“鳳凰計劃”正式啟動。曆時15年,耗資數萬億聯邦幣,在聯邦政府數十萬科研人員與數千家大型企業的聯合參與下,人類首次翹曲空間地麵實驗在北非撒哈拉沙漠中部地區取得點火成功。

從此,超越光速不再是人類遙不可及的夢想,它第一次對人類敞開了大門。

公元2136年,人類第一艘裝備翹曲空間引擎的飛船“鳳凰號”建造完成。格林尼治國際時間9月15日10時整,鳳凰號進行人類首次翹曲空間航行。

翹曲引擎啟動後,“鳳凰號”在3分鍾內突破光速屏障,20分鍾內從地球遠地軌道到達火星遠地軌道,而在此距離上以核聚變工質引擎則需要40天。鳳凰號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艘超光速飛船而載入史冊。

由於超越了光速的限製,人類正式進入到星際文明的行列。

公元2138年,地外文明楚瓦人發現人類成功進行首次翹曲航行試驗後。於1月5日14時整在亞洲區青海市,與人類進行了首次正式官方接觸。

楚瓦人是一個比人類先進許多的文明,早在人類遠古時期,他們就駕駛著碟形飛行器來到地球。他們暗地裏觀察並研究著人類,但從未與人類正式接觸。按照他們的說法,這樣以免造成前星際文明的文明汙染和破壞,這也是銀河係所有星際文明所遵循的最高準則。

通過與楚瓦人接觸,人類逐漸發現銀河係存在一個以光速和能量來衡量文明水平的政府機構——銀河文明理事會。它的成員總共有128個銀河星際文明組成,按照文明的能量總輸出從低到高依次分為I級、II級和III級。

楚瓦人正是這個聯盟III級成員體,也是三大仲裁理事之一。由於人類憑借自己的力量超越光速,銀河理事會允許人類加入,人類正式成為銀河理事會第122個I級成員體。

銀河理事會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將銀河係劃分為象限,星區,子星係三大行政區域,銀河係劃分為A、B、C、D四大象限,每一個象限下屬數十個或數百個星區,每個星區下屬數個或數十個子星係。

銀河理事會實行是一種複合式政治模式,由成員體議會和最高仲裁院組成。三體星是銀河理事會最高行政中心所在地。成員體議會和最高仲裁院皆坐落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