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在原始社會,人類就有了簡單的醫療活動,人們在尋覓食物時,常常會誤食一些東西而致病或中毒。有時也會因偶然吃了一些東西,使原有某種病狀減輕,甚至消除。於是,人們逐漸發現了藥物。以後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從偶然發現逐漸進入到主動尋找藥物。太古時期,為了使已知藥物知識和治療經驗保存下來,這些知識隻能依靠口耳相傳,在師承口授中,前人為加深後人的印象,不僅單一傳授藥物性能,往往連同藥物發現的過程和有關經曆也一並講述出來,甚至通過藝術想象和虛構,加入一些引人入勝的情節。有的傳說還塗上一層神秘的色彩。這樣長期流傳和不斷豐富的結果,形成了傳說故事。

從藥物學的角度看,中藥故事傳說顯然不能當作考究藥物起源的依據,也不能當作實際應用的藥典,因為它是在流傳中不斷經過藝術加工形成的。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這些傳說故事在解釋各種特定藥物的藥性及其如何被人們發現的過程時,往往也是符合一定的客觀規律的。藥物的發現離不開生活實踐,最先發現某種藥物的必然是經常接觸它的人。諸如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所說:“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牽牛逐水近出野老。”

自從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既而出現了醫藥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以及便於流傳和推廣的作用。中國醫藥學已有數千年的曆史,在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總結了豐富的經驗,對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具有巨大的貢獻。

中藥故事,搜集了民間流傳的有關中藥知識的故事,並以趣味性、知識性介紹了常用中藥的功能、主治及配伍運用的常識,使讀者通過有趣的傳說故事,了解有關中醫藥的知識,了解中華醫藥優秀文化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