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3】顯微鑒別
根橫切麵黨參:①木栓細胞數列至十數列,外側有石細胞。②栓內層窄。③韌皮部寬廣,外側常現裂隙,散有淡黃色乳管群,並常與篩管群交互排列。④形成層成環。⑤木質部導管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呈放射狀排列。⑥薄壁細胞內含菊糖及少量澱粉粒。素花黨參:與黨參相似。木栓層外側有較厚的木栓石細胞環帶,厚約至12列;韌皮部發達,約占半徑的2/3;木質部小,導管大小不一,常徑向排列,似年輪狀。薄壁細胞充滿澱粉粒及少量菊糖。川黨參:木栓石細胞數列排成斷續的環帶,有的嵌於木栓細胞間。澱粉粒多為複粒;菊糖存在於裂隙及導管中。
粉末黨參:①澱粉粒類球形。②石細胞呈方形、長方形或多角形,壁不甚厚。③節 狀乳管碎片甚多,含淡黃色顆粒狀物。④網紋導管易見。⑤可見菊糖。(注意:隻有黨參例外,其餘含菊糖的均不含澱粉粒)
【考點4】化學成分
①糖類,如菊糖、果糖、黨參酸性多糖。②苷類,如黨參苷Ⅰ~Ⅳ,丁香苷,黨參炔苷等。③三萜類化合物,如蒲公英萜醇、蒲公英萜醇乙酸酯、木栓酮等。④另含微量生物堿,植物甾醇,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無機元素。
【考點5】理化鑒別
①取本品粉末提取液,沿試管壁加入硫酸,兩液接界麵呈棕色環,上層藍色立即變為汙綠色(檢查皂苷及植物甾醇)。②本品以黨參炔苷對照品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
【考點6】浸出物
本品醇溶性浸出物(熱浸法,用45%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55.0%。
南沙參★
【考點1】來源
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或沙參的幹燥根。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呈圓錐形或圓柱形。表麵黃白色或淡棕黃色,常有殘留粗皮,上部多有深陷橫紋,呈斷續的環紋,下部有縱紋及縱溝。頂端具1或2個根莖。體輕,質鬆泡,易折斷,斷麵不平坦,黃白色,多裂隙。無臭,味微甘。以粗細均勻、肥壯、色白者為佳。
【考點3】化學成分
輪葉沙參:含三萜類皂苷、蒲公英萜酮等。沙參:含皂苷、香豆素(花椒毒素)等。
【考點4】理化鑒別
①取本品粗粉得水提液,加5%α-萘酚乙醇溶液,搖勻,沿試管壁緩緩加入硫酸,兩液接界處即顯紫紅色環。另取提取液,加堿性酒石酸銅試液,水浴中加熱5分鍾,生成紅棕色沉澱。②本品以南沙參對照藥材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
【考點5】浸出物
本品醇溶性浸出物(熱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30.0%。
木香★★
【考點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
菊科植物木香的幹燥根。主產雲南省。秋、冬兩季采挖2~3年生的根,除去莖葉、須根及泥土,切段或縱剖為瓣,幹燥後撞去粗皮。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呈圓柱形、半圓柱形或枯骨形。表麵黃棕色至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縱溝及側根痕。質堅實,體重,不易折斷,斷麵灰褐色至暗褐色,周邊灰黃色或淺棕黃色,形成層環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及散在的褐色點狀油室。氣香特異,味微苦。以質堅實、香氣濃、油性大者為佳。
【考點3】顯微鑒別
粉末①菊糖多見,表麵顯放射狀紋理。②木纖維多成束,長梭狀,紋孔及孔溝明顯。③網紋導管多見,亦有具緣紋孔導管。④木栓細胞黃棕色,多角形。⑤油室碎片有時可見,內含黃色或棕色分泌物。
【考點4】化學成分
①揮發油。②菊糖。③木香堿。
【考點5】理化鑒別
本品以去氫木香內酯、木香烴內酯對照品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
【考點6】含量測定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含木香烴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的總量不得少於1.8%。
川木香★
【考點1】來源
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幹燥根。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稍彎曲。表麵黃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黏的膠狀物,習稱油頭。體較輕,質硬脆,斷麵黃白色或黃色,有深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以條粗、質硬、香氣濃者為佳。
【考點3】顯微鑒別
根橫切麵①木栓細胞數列棕色細胞。②韌皮部射線較寬;篩管群與纖維束以及木質部的導管群與纖維束均呈交互徑向排列,呈整齊的放射狀。③形成層環波狀彎曲。④纖維束黃色,木化,並伴有石細胞。⑤韌皮射線、木射線和髓部組織中散有油室。⑥薄壁細胞內含菊糖。
【考點4】化學成分
①含揮發油,油中主含川木香內酯。②菊糖。
【考點5】理化鑒別
本品以川木香對照藥材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
白術★★
【考點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
菊科植物白術的幹燥根莖。主產浙江、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多為栽培。冬季下部葉枯黃、上部葉變脆時,挖取2~3年生的根莖,除去泥沙,烘幹,稱烘術;曬幹,稱曬術。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呈不規則的肥厚團塊。表麵灰黃色或灰棕色,有不規則的瘤狀突起和斷續的縱皺和溝紋,並有須根痕,頂端有殘留莖基和芽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麵不平坦,黃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黃色的油點散在;烘術斷麵角質樣,色較深或有裂隙。氣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帶黏性。以個大、質堅實、斷麵黃色、香氣濃者為佳。
【考點3】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麵①木栓層內側常夾有斷續的石細胞環。②皮層、韌皮部及木射線中有大型油室散在。③形成層環明顯。④導管群放射狀排列,中部和內側導管有纖維束圍繞。⑤中央有髓部。⑥薄壁細胞中含菊糖及草酸鈣針晶。
粉末①草酸鈣針晶細小,②纖維黃色,大多成束,長梭形,壁甚厚,木化,孔溝明顯。③石細胞淡黃色。④薄壁細胞含菊糖,表麵顯放射狀紋理。⑤導管分子較短小,為網紋及具緣紋孔。
【考點4】化學成分
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蒼術酮、白術內酯等。
【考點5】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的乙醚提取液:①揮幹後,加10%香草醛的硫酸溶液,顯紫色(檢查揮發油)。②揮幹後,加含5%對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顯玫瑰紅色,於100℃烘5分鍾變紫色。③點1滴於濾紙上,揮幹,噴灑1%香草醛硫酸溶液,顯桃紅色(檢查蒼術酮)。
(2)本品以白術對照藥材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
蒼術★★
【考點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
菊科植物茅蒼術或北蒼術的幹燥根莖。茅蒼術主產江蘇、湖北、河南等省。北蒼術主產華北及西北地區。春、秋兩季挖取根莖,除去泥沙,曬幹,撞去須根。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茅蒼術:呈不規則連珠狀或結節 狀圓柱形,略彎曲,偶有分枝;表麵灰棕色,有皺紋、橫曲紋及殘留的須根,頂端具莖痕或殘留的莖基;質堅實,斷麵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點(朱砂點),暴露稍久,常可析出白毛狀結晶,習稱起霜;氣香特異,味微甘、辛、苦。北蒼術:呈疙瘩塊狀或結節 狀圓柱形;表麵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黃棕色;質較疏鬆,斷麵散有黃棕色油點,無白毛狀結晶析出;香氣較淡,味辛、苦。均以個大、質堅實、斷麵朱砂點多、香氣濃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