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作為賀龍元帥的前妻,蹇先任本來就資曆很老。1927年在長沙讀書時,她就加入了共產黨。她出生的家庭,也是湖南慈利縣有名的開明紳士之家。1929年8月,蹇先任在慈利杉木橋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文化教員、前敵委員會文書、科長等職,不久與賀龍結婚,生下第一個女兒紅紅,不幸病逝。第二個女兒就是賀捷生,出生19天就帶著一起長征。
到達陝北後,蹇先任入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學習,畢業後留校工作,擔任女生隊指導員兼支部書記。1938年又赴蘇聯進入莫斯科共產國際黨校學習,1940年返回延安。此期間因與賀龍離婚,感情上雖受到重挫,但她卻是一個意誌相當堅強的女人。正如其女賀捷生所記述的,她的工作絲毫沒受到影響,還是那麼積極。抗戰勝利後,她並且主動要求,從冀熱遼軍區政治部調任到了中共圍場縣當縣委副書記。其時的圍場縣,敵我鬥爭形勢十分複雜,蹇先任挎著雙槍,騎著白馬,英姿風颯地每天奔波,接送過許多過境去東北的幹部。後又組織群眾大撤退。冬天來了,零下幾十度的氣溫,冷如刀割,連槍都凍住打不出子彈,這時候,分區領導不顧實際情況,還要求縣裏的幾十號幹部回重兵把守的圍場去打遊擊。為保存圍場縣的有生革命力量,蹇先任據理力爭,終於說服分區領導收回成命,而自己卻受到了不公平的處分。後來,事實證明蹇先任的堅持是對的,她的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和非凡的人格魅力,贏得了當年地方幹部們的尊重,難怪圍場的人民群眾至今對蹇先任還懷念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快解放時的蹇先任本在東北工作,應湖南常德地委的要求,她還回湖南出任過中共慈利縣委書記兼縣長。後又到武漢工作幾年。1954年6月,調中央輕工業部工作,任審幹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蹇先任受過迫害,被“專政”審查,遣送到江西落戶數年。1978年,她重新出來到中組部工作,當過副秘書長,審理了許多冤假錯案,使黨內一批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同誌得以平反昭雪,恢複名譽。蹇先任還是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第一屆、第二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2004年7月25日,蹇先任在京逝世,享年96歲。
蹇先任把一生獻給了革命,而她臨終還在叨念的,就是想為圍場建一所學校。像她這樣一心隻為人民利益著想的人,人民也一定不會忘記她。
探秘真相猶可貴
——評李書泰、龍家雄著《鬼穀子身世研究》
李康學
在中國,創立縱橫捭闔理論的鬼穀子雖與老子、孔子等大師的名字齊名,但他的身世卻一直語焉不詳,早期的《史記》、《漢書》沒有記載,直到《隋書·經籍誌》才有了《鬼穀子》書名的出現。至於鬼穀子的身世生平,兩千多年來,有關的附會傳說很多,但說法大都很簡單,歸納起來,基本就是一個意思:鬼穀子,姓王名詡、又叫王禪,楚國人,隱居鬼穀,號稱鬼穀先生。唐代李虛中及明代的《弘治嶽州府誌》等方誌進一部記載,鬼穀子居壺山,又稱天門山,此山有天門洞,相傳鬼穀子居其洞中。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這些說法,都肯定鬼穀子始於王詡,終於天門。但王詡究竟是什麼人?他的出身及生平如何?幾千年來還是一直沒人能說得清。
可貴的是,李書泰、龍家雄在剛出版不久的《鬼穀子身世研究》一書中,經過深入論證,大膽探索揭秘,創造性地提出,鬼穀子就是楚平王之孫熊勝——王孫勝的觀點。按照這一觀點,王孫勝也即後來的孫武——白公勝——楚王勝——王詡——王禪——劉烏茲——鬼穀子——青岩真人——鬼穀先生。而鬼穀子的身世生平,在此就很清晰地展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