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原則和沒有意誌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和羅盤的船一般,會隨著風的變化而隨時改變自己的航向。——斯邁爾斯
要想駕禦別人,就必須學會拒絕,學會當麵給對方“臉色”看。這樣不但不會丟麵子,反而可以樹立你的權威。否則,事事依著別人,權威何在?麵子何在?
拒絕是手段,不是目的,把事辦的漂亮才是目的。其底線是:辦事兒都要講求原則,不符合原則的事兒堅決不能辦。如果某人向你提出要求,是不符合原則的,不答應給辦,這就叫堅持原則。不能為保持一團和氣而喪失立場,不論什麼樣的關係,該拒絕的一定要拒絕。
但同時要講究說話方式的靈活性,根據對方的特點,根據語言交往的內容、場合和時間等的不同,采取靈活的策略,這就叫辦事兒要有靈活性。講究靈活性,很重要的一點是委婉含蓄。
美國總統弗蘭克林·羅斯福在就任總統之前,曾在海軍某部擔任要職。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聽海軍在加勒比海一個小島上建立潛艇基地的計劃。羅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壓低聲音問道:“你能保密嗎?”“當然能”。“那麼”,羅斯福微笑地看著他,“我也能”。
弗蘭克林·羅斯福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拒絕,其語言具有輕鬆幽默的情趣,表現了羅斯福的高超藝術,在朋友麵前既堅持了不能泄露的原則立場,又沒有使朋友陷入難堪,取得了極好的語言交際效果。以致於在羅斯福死後多年,這位朋友還能偷快地談及這段總統軼事。相反,如果羅斯福表情嚴肅、義正辭嚴地加以拒絕,甚至心懷疑慮,認真盤問對方為什麼打聽這個、有什麼目的、受誰指使,豈不是小題大作,有煞風景,其結果必然是兩人之間的友情出現裂痕甚至危機。
委婉拒絕是希望對方知難而退。例如,有人想讓莊子去做官,莊子並未直接拒絕,而是打了一個比方,說:“你看到太廟裏被當作供品的牛馬嗎?當它尚未被宰殺時,披著華麗的布料,吃著最好的飼料,的確風光,但一到了太廟,被宰殺成為犧牲品,再想自由自在地生活著,可能嗎?”莊子雖沒有正麵回答,但一個很貼切的比喻已經回答了,讓他去做官是不可能的,這種方法就是委婉的拒絕法。
當對別人所托之事自己不能幫忙時,應在講明道理之後,幫助想一些別的辦法作為替補。因為一般的人都有一種補償心理,如果你想的辦法不很理想,但你已經盡力了,對方的情感便得到了滿足,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失望感;如果你的辦法幫助別人圓滿解決了問題,別人也會很滿意。
有時候,我們還會遇到死皮賴臉地糾纏的時候,此時此刻,態度必須強硬果斷。
還有些人覺得不便說“不”,便隨便找些不值一駁的由來暫時搪塞對方。以求得一時的解脫。這個方法並不好,因為對方仍可以找理由跟你糾纏下去,直到你答應為止。比如你不想答應幫他做事,推說:“今天沒有時間。”他就會說:“沒有關係,你明天再幫我做好了,事情就拜托你了。”
因為這些都是小小的謊言,一經反駁,你定有所慌亂,“不”的意誌便很難貫徹了。對付這種情況,你倒不如直截了當地用較單純的理由明確地告訴對方:“你托辦的這件事辦不到,請原諒。”“這件衣服的顏色我不喜歡,很抱歉。”“我已經另約了舞伴,不能跟你跳,對不起。”等等。這樣雖說顯得生硬些,但理由單純明快,不給對方有機可乘。
禦人有道:說No一定要及時,不能太早,太早羽翼未豐;更不能太晚,太晚,就一切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