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成長第一章 不悔的選擇(1 / 2)

座小村內一位年輕的母親坐在村口的槐樹下焦急的等待著什麼,並且不停的在觀察著自己懷中的幼子,仿佛他好像一轉眼就會消失一樣。

再看這繈褓中的孩子:並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在母親懷中哭鬧亦或者甜美的微笑,隻是用渴望的眼神看著他的母親,那種眼神隱隱的透出一種掙紮。孩子的臉色很蒼白,不是新生兒的嫩白、水靈,而是像失血過多時即將休克前的顏色。

母親溫柔的輕撫孩子的臉頰說道:“琦兒乖,大賢良師馬上就到了,你的病馬上就會有救了。”她知道孩子並不懂這些語言是什麼意思,她隻想安慰她的寶貝,即使是無謂的努力,這位慈祥的母親依然盡全力嗬護著。孩子似乎聽懂了什麼,兩個水靈的眼睛微微動了動。

道路的盡頭出現了一個個黑點,坐在村口等待的人群眾中有人喊道:"大賢良師來講道了!快讓鎮裏的人們準備準備。"村中的人們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都來到了村口,因為這裏是大賢良師講道的法壇,他們期盼著能得到指引得到救贖,脫離這水深火熱的生活。

人影逐漸清晰,數民信徒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一位中年,這位中年衣著道袍雙目炯炯有神,端倪著他的信徒。有人大聲喊道:“吾等奉黃天道仙之命,助大賢良師引爾等出苦海”中年緩緩走到村口的百年老槐樹下,那裏謙卑的信徒早已設好了法壇。“吾乃大賢良師,奉黃天道,尊黃天道仙之命特來渡饑、寒、苦民以飽、暖、甘。眾位信徒有何苦難皆可與本座講來,本座自當解座下之苦。”

稍傾,一位中年壯漢跑到法壇之前單膝跪下說道:“黃天道仙在上,信徒大牛家中老母病重,請仙師顯靈救母!”大賢良師左手抄起法壇上的桃木劍,右手從道袍中取出朱砂放在法壇之上,又命人取來一隻空碗,左手木劍挑破指間將幾滴殷紅的血液滴到碗中,取朱砂與其相容,用此畫了一道符交給壯漢道:“此符燃盡以水衝服飲下自可藥到病除”這名壯漢趕緊雙手接過,眼中說不出的感激,大賢良師揮揮手讓他退下。且說這大賢良師可謂是神乎奇跡,在這周圍幾百裏的村鎮中大家都知道隻要是信奉黃老道仙並能得到大賢良師賜符必然能夠藥到病除。再看這位年輕的母親在人群中努力的在人群中擠到了法壇前跪下,雙手將孩子捧到仙師麵前道:“奴家懇請仙師顯靈救小兒與苦難!”大賢良師掃了一眼婦女與兒童,突然有些激動的接過孩子仔細端詳起來。再看這小兒臉色雖然慘白如雪,但五官生的卻是俊俏。一雙細長的小丹鳳眼看到眼前的中年又眨了一下,仿佛並不害怕,隱隱中還有些喜悅。

大賢良師端詳一小會道:“高山闊水,天庭飽滿,地髁方圓,生的真是大富大貴之相啊。”

孩子的母親聞言大喜:“望仙師救吾兒。”

但是仙師並沒有任何舉動,繼續觀察著孩童,此時臉上的驚訝逐漸轉變成了擔憂,道:“雖富貴相,一對丹鳳眼,一對招風灌財耳卻與之不合,恐成大凶之象。此子命犯天煞,克人可己,然命不久已啊”

母親聞言頓時大驚,然後仔細想想確實如此。孩子剛才出生三天時,出門做工至今未歸,留下孤兒寡母好是淒慘。想到這裏已是淚流滿麵,泣道:“仙師慈悲可有辦法度他?”

仙師無奈的搖了搖手:“或許有,但也非常法。"

母親聽完再次喜極而泣:“隻要有法救我兒,其他又有何重?”

仙師聞言:“也罷,也罷,天命或許就是如此,我要帶他回山麵見吾師才有法相救,但門規森嚴,若非得到仙師允許,任何人都不得出仙山半步!可能你們今生母子緣分就此到頭,永無法相見,你可明白?”說完就把手裏的繈褓交還給年輕的母親。

母親左手接過孩子然後在他的額頭上親吻了一下,右手擦了擦未幹的淚痕。眼中的苦澀已經變成了堅毅,對仙師說道“永生不悔,隻要吾兒平安!”

仙師接過孩子,沒有再多說些什麼轉身離去。信徒們看到仙師要走愕然,紛紛跪下求仙師多留片刻。與仙師同來的人群中有人道:“仙師今日仙氣消耗巨大,需回仙山修養,擇日再普度爾等。”說完也轉身與仙師共同離去。

眾人望著遠去的背影都不禁唏噓,深感不滿。隻有那位母親依然謙卑的跪在地上,像遠處的人影祈禱著,祈禱著自己的孩子能夠生存,能夠長大。忽然間,她明亮的眼睛裏又流出了淚水,不過這是幸福的淚水。可能一輩子無法相見,但你炎氏一組血脈我終於替夫君保留了下來,此生無憾,此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