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一滴血完(2 / 2)

“還不錯,遼造13步槍348支、奉天兵工廠仿造的十一年式輕機槍3挺、德製MG-08馬克沁重機槍2挺、鄂造57山炮四門、毛瑟C96手槍42支、仿德式M17手雷456枚、紅纓槍和鬼頭刀若幹。繳獲德式7。92X57毫米尖頭彈11萬發、毛瑟7。63X25毫米手槍彈2286發、57毫米鑄鐵炮彈160枚,銀元5000多塊,銅子、煙土和古玩家私什麼的還在統計中。”

“臥槽,果然是馬無夜草不肥,這一仗打下起碼抵得上采礦係統個把月的收入!”小算盤打的劈啪作響,秦漠忍不住吐槽道。

這才哪跟哪,從賬本上看保安團收入的大頭一直都是城裏的那些店鋪,光是賭場和煙館一年下來的收入就是萬把大洋起步。這一次針對保安團的行動,也算是歪打正著,撈到了一隻大肥羊。戰果出人意料的豐厚,秦漠隻覺得頭上好多小星星在轉啊轉啊轉,眼前好多“¥¥”標誌在晃啊晃啊晃。一邊的王天縱跟狗一樣叼著一根豬骨頭,繼續統計數據,而一向是走一步看兩步的冷驚風則開始編寫整編計劃。身逢亂世,槍杆子就是最大的依靠。

這一邊的秦漠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另一邊縣城裏的鄉紳們卻在度日如年。裹挾著戰勝的餘威,留在城裏的那個連毫不客氣的開始了抄家行動。保安團原先在城裏的所有產業全都被強製性接管。而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那些和雷雲過往密切的商賈和鄉紳們也一個沒落下。全副武裝的士兵們在輕重機槍的掩護下,殺氣騰騰衝進一座座顯赫的深宅大院,從產業到宅子一個不落,全部強製性接管。不信邪的家夥有的是,於是日落之後城裏零零碎碎的槍炮聲和喊殺聲響徹了一整晚,整個縣城都跟著徹夜難眠。

時局動蕩、連年酣戰,尋常人家有的連隔夜糧都沒有。一天不死要吃,兩天不死要穿,第二天一大早,當家的男人們看著家裏等米下鍋的老小,咬咬牙下了門板。等這些力氣行的漢子一步三回頭的走上大街後,驚訝的發現有人比他們還早。

縣太爺連夜串聯了城裏幾戶首屈一指的人家,姑且不論是怎麼商量的,但是安民的告示天不亮就貼滿了城裏所有的交通要道。幾家大戶人家湊在一起,一起湊了一批錢糧和肉食,雇了鑼鼓手敲鑼打鼓的送去了保安團。等這些後知後覺的小市民們走上大街的時候,往日裏作威作福黑皮狗子一個也找不見了,牆壁上貼滿了新刊印的告示。挎著木棍、別著紅袖章的聯防隊員,敞開了嗓門吆喝著,向那些不識字的百姓宣傳著告示上的內容。昨晚那些殺氣騰騰的大兵跟換了人一樣,腳上的大皮靴在青石板的馬路上咚咚作響,挎著快槍到處巡邏。進出城的卡子也換了一撥人,厘金比起過去公道了不少,隻要你按規矩繳了厘金,沒人為難你。卡子上還擺開了幾張木桌子和長板凳,木棚裏的大鍋上熱氣騰騰,空氣中彌漫著肉湯的濃香。

金黃色的波浪形麵條,加上幹菜和肉湯,一大碗隻要2個銅子。價格公道,分量也實在,蒸籠上還蒸著饅頭、包子和蒸餃,兼職做起了早點的生意。即管飽也管好,價格還出奇的公道,早上趕路的小商小販,花上兩三個銅板就能吃飽。短短一晚上的時間,這縣城就變得讓人認不識了。

保安團帶來的改變讓百姓們應接不暇,另外一邊的秦漠則大笑著把一筆小二十萬的橫財攬進了懷裏。在設卡收稅的同時,腰包鼓起來的保安團也跟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原先兩個步兵連加一個炮兵連的規模,迅速擴編到兩個步兵營、一個炮兵連和一個警衛連,總兵力達到了2000多人。

按照編製列表,每個步兵營共計下轄一個機炮連、三個步兵連、連部(30人)和一個支援排,全營滿編870人。共計裝備美製M2型60毫米迫擊炮9門(三個步兵連)、蘇製BM37式82毫米迫擊炮6門(機炮連)、三門蘇製M1932式45毫米反坦克炮和三座四聯裝12。7毫米高射機槍。整個保安團2000多人共計裝備輕重機槍220挺(含高射機槍),各型火炮42門,裝備和規模上足以傲世周邊任何一支武裝力量。

也借著整編的東風,秦漠的保安團迅速的向著周邊擴張,幾條交通線路上為患多年的山寨都被連根拔起。打著練兵旗號的保安團一出手就是幾百條人命,除了蒙山上那幾個留著當替罪羊的山寨,剩下的全都一鍋端。常年趕著大車走遠路的夥計們驚喜(好少女的修飾詞)的發現,隻要保安團的卡子設到那裏,那裏的匪患就沒了蹤影。一路過去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再加上那些類似於服務站的玩意,一路上的運輸效率著實高了不少。

卡子上的厘金收的公道,路上有安全,縣城周邊的貿易也跟著迅速的繁榮起來。挑著山貨和農作物的小商小販隨處可見,那些趕著大車和馱轎的車隊也跟螞蟻一樣來來往往的穿梭個不停。最早把自己捆在戰車上的縣太爺,更是笑沒了眼睛,一段日子下來腰包見漲不說,上頭的嘉獎令也是一封接一封的來。照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這坐了十幾年的老位置恐怕也應該動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