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內科(一)(1 / 1)

肺炎喘咳嗽的抗內毒素實驗研究

肺炎喘漱液是武漢市兒童醫院運用多年的中藥製劑,它由黃芩、射幹、麻黃、桔紅等十二味中藥組成,藥理實驗證明具有止咳、平喘、化痰及抑菌、抗病毒等藥理作用,生產工藝簡單,穩定性好轉。對於病毒性肺炎、支氣管炎、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通過專家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在此,我們將該課題的抗內毒素實驗過程及結果報告如下,以供同行參考。

一、實驗材料

1藥品:肺炎喘咳嗽由本院製劑室生產,批號941207

2動物:昆明種小鼠,體重22±2g,雌雄不限,由武漢職工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3試劑:精製凍幹大腸杆菌內毒素,衛生部上海生物製品試劑廠1毫升/支,靈敏度0.5IU/毫升批號950418,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二、實驗方法與結果

1實驗用注射器、試管等玻璃儀器均按(中國藥典)熱原檢查項下規定處理、

2體外實驗:分別取肺炎喘咳嗽0.5毫升置於1、2號試管內,於2號試管內加入0.5毫升滅菌注射生理鹽水(NS),搖勻,吸取0.5毫升於已加入0.5毫升NS的3號試管內,依次按同法作比稀釋,得到稀釋倍數為1、2、4、8、16,32,64的係列溶液,最後液體容量均為0.5毫升,分別於7支試管內,加入預先配製的濃度為20IU/毫升內毒素06毫升搖勻於37±1℃水浴保溫2小時後,分別取0.2毫升放入0.1毫升試劑,溶解,封於37±1℃水浴保溫60分鍾,同時作陰性和陽性對照管,實驗重複3次結果表明肺炎喘咳嗽在稀釋32倍後仍對內毒素具有抑製作用。

3體內實驗:首先將肺炎喘咳嗽稀釋成50%,25%,125%的濃度,取小鼠隨機分成6組,每組10隻,第一組灌濃度為100%肺炎喘咳嗽0.2毫升/10g;第二組灌胃給濃度為50%的肺炎喘咳嗽0.2毫升/10g;第三組灌濃度為25%的肺炎喘咳嗽0.2毫升/10g;第四組灌胃給濃度為125%的肺炎喘咳嗽0.2毫升/10g;第五組為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組,給同體積生理鹽水灌胃,第六組為生理鹽水陰性對照組,給同體積的生理鹽水灌胃,每日均給藥2次,共3日,於末次給藥前1小時,前五組每隻小鼠尾靜脈注射內毒素70IU/10g,第六組不注射內毒素,1小時後眼眶取血l毫升,以肝素鈉抗凝,加等體積氯仿,振搖混勻,於離心機內離心(2000轉/分)20分鍾,分別取中層雲霧狀液體0.1毫升,溶於1毫升無熱原注射用水中,每組得到10個樣品按細菌內毒素檢查法操作,分別取樣品0.1毫升,試劑中溶解,封口,於37±1℃水浴保溫60分鍾,同時作陽性對照和陰性對照,觀察各種情況。

實驗結果證明,用稀釋1倍的藥液給小鼠灌胃,也能抑製內毒素在體內的作用,說明該藥抗內毒素作用很好轉。

三、討論

內毒素是大多數革蘭氏陰性杆細胞壁的成分,細菌分裂解後才釋放出來,它刺激機體付脂多糖成分產生相應的抗體,但又不能形成抗毒素,也不能以甲苯醛處理成為類毒素,這種抗體刺瀲機體產生不同的臨床症狀,如寒顫、高熱、休克等,目前對於內毒素無特殊對抗藥品,肺炎喘咳嗽無疑在該項研究中取得一些進展。

本實驗運用體內法與體外法相結合,從而使實驗的可信度大為增加,實驗結果證明,體內法與體外法一致,說明肺炎喘咳嗽確有抗大腸杆菌內毒素的作用。

體內實驗常見的方法為將藥物與內毒素孵育一段時間後,注射到動物體內,觀察動物生理效應,這種方法忽視了動物本身的吭內毒素作用本實驗所用方法還未見資料報道,該法運用多次重現性好確為一種研究內毒素的好方法此法是先將內毒素注射入動物體內,然後從動物血液中提取細內毒素,測其內毒素是否存在,至於勸物體內的內通過降解、變性、吞噬或其它途徑消除,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體外實驗中,藥液與內毒素作用的溫度和時間影響內毒素被破壞的程度,於37±1℃保溫2小時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