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珪自與玄德道出兵道與正漢室,玄德每日忿忿不樂,李忠曰:“玄德即得伯珪之助而又漢室之名,加之以張翼德,關雲長,又不能帝王之能,比諸侯之列實屬常事。”玄德伏案歎曰:“雲紀兄不曾知,時至今日,備一事無成,功不成名不就,又安居一隅,今天下諸侯位列,土地分崩,歲伯珪之力,未能與袁術之徒並力而爭,西涼董卓虎踞西涼,時入京都,危矣。”雲紀言:“適逢離水棧鳳鳴先生司馬德出天榜,布天下武道,占百年之能,若得鳳鳴先生之助,玄德兄又怎麼為前事之憂。”玄德乃道:“仁兄之意,玄德姑且從之,明日從離水棧拜鳳鳴先生,乃問天下之道。”
明日,玄德乃去西泉山靈水,著紫花鎢錦袍,披丹霞紅翡冠,係紫冉蓬綠帶。雲紀從玄德往拜。
離水棧棧高千丈,離巍崖而舉天十尺,近乎仙宮,此棧道勾十二節,每節以青藤相結,冬資夏紅,滿崖墜之以青竹,每至仲夏,碧月泉出水至峰,仙鶴來聞,百裏之眾來拜取水。
路至清軒閣,一丹眼子眉,身著黑巾紫衣之士乃問:“閣下可乃劉玄德兄台。”
紫衣之士乃言:“吾乃安國將軍晉陽侯張楊是也。”雲紀乃雲:“素聞稚叔與奉先交好,同出並縣,治理一方,素有才智。”張楊乃雲:“先生高抬,稚叔乃一凡夫俗子,今乃來離水棧拜鳳鳴先生指點迷津,往從之路明矣。”玄德乃問:“稚叔兄可鳳鳴先生故人。”張楊笑曰:“稚叔何德何能能與鳳鳴先生相識,實乃從校尉之處得知,鳳鳴先生乃高祖之時雲天祖師高遠之徒,贈漢室諫言,漢室百年太平,高遠有識天之能,號百年之力,通曉古今,今若能得鳳鳴先生指點,必成功業。”玄德大喜,乃與張楊同拜鳳鳴先生。
千尺之崖,獨南麵紫竹,背麵青竹,玄德乃問:“若何南麵獨紫竹。”雲紀乃曰:“高遠乃有兩徒,其一鳳鳴先生,其二水鏡先生,鳳鳴先生乃司馬德,水鏡先生乃司馬微,司馬德不諳世事,好占古今,司馬微先生遊離世外,獨占兵術。高遠收徒之時,乃有三千六百來拜師,高遠唯收兩人,其眾乃跪六日,天雷崩湧,地煞紫氣,數千人逃離其間,唯五人長跪,時青徐之風灌以鳳鳴先生,紫氣湧之水鏡先生。青風灌來,竹聲鳴耳,青竹之氣平生胸間,故高遠賜名鳳鳴先生。紫氣噴湧,又化之為無物,若生若離,故高遠賜名水鏡先生,生起於獨有,化之為無物。
雲升殿高七百丈,鳳鳴先生獨臥其中,銀發素冉,青竹子杖,道童立侍左右。
一頭束紫金鉑,腰係蒼雲劍,身高七尺,白麵流逸,微泛紅光,與鳳鳴先生下棋。白麵書生笑道:“百聞不如一見,先生果然高義,雖處處作情,孟德尚不能過。”
孟德撫手歎道:“若識江湖人未遠,門樓隔世鏡麵前。嫋嫋浮雲伴清水,疑是江山疑是前。”
玄德見孟德氣宇非凡,又以大家才氣,試問:“孟德何許人也。”鳳鳴先生道:“紫薇星轉世,其祖父費亭侯曹騰,才情洋溢,我止於你一句話,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既而鳳鳴先生乃言:“塗天下者,畏西北虎臣,冰之淵,自是合而分立,當有八卦之能者佐之,紛繁紅塵,計佳人為上”。
玄德不解,叩謝。鳳鳴先生即踏祥雲而去,唯一紅鶴長鳴。
卻說洛陽城外,一芳豔女子於河邊踏青,袁本初乃來河邊探軍情,忽柳枝隨風擺,驀見一紅衣女子,不禁歎息。
“漢室衰微,而黃巾初滅,公路盤踞,西涼入京,唯洛陽城外芳草青青,佳人如徐”,倏然間紅衣女子回頭。
萬水綠柳一點紅,腰若花千繞紫霞。發若黑珠然耀光。嚐有詞雲:“原是昭陽宮裏人,驚鴻宛轉掌中身,隻疑飛過洞庭春。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嫋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又有:“紅牙催拍燕飛忙,一片行雲到畫堂。眉黛促成遊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
多情好似春江水,到卻洛陽不知寒。袁紹見紅衣女子若豔若仙,上前去尋。女子乃踏小船,長歌:“泣逢亂世無英雄,話別舉國禍雙行,兒女唯有紅塵暖,不負江河萬裏行”。袁紹聽罷,乃歎息曰:“吾既大丈夫,當為生民立命,漢室江山,如水中之影,唯足水方載舟”。長嘶曰:“不知仙女何方人也”。紅衣女子輕踏琴弦;“願逐春蟬人不應,小童長雕望杯影,不憐人間十八年,我既歸來不負漢”。
袁紹乃言華彥;“當世者誰堪稱豪傑”。華彥道:“素問孟德有誌,可與之抗袁術、董卓。”袁紹曰:“不知北公孫瓚會與之同”。華彥曰:“若公孫瓚與事,可削其兵將,素問董卓西涼魈將,可削其戰力”。袁紹璟璟而立,“蔣奇可召北方各路豪傑共事,女子乃欲國事,匡大丈夫”。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