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靈台方寸,斜月三星(1 / 1)

西牛賀州,有一樵夫在某無名山中打柴,不覺迷了路,但見金烏西墜,玉兔東升,想起生活之辛苦,想起老母之年邁,不覺抽泣。淚眼朦朧中,突然看到前方瑞彩紛呈,一片亮光,千峰開戟,萬仞開屏,奇花瑞草,修竹喬鬆!樵夫跑過去,見崖頭裏一石碑,三丈餘高,八尺來闊,上書: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樵夫看夠多時,洞門大開,裏麵走出一青衣老道,手持樹枝,頭挽雙髻,神采奕奕,仙風道骨,道:“洞外何人?何事傷心?”

樵夫把迷路之事,生活困苦,家中老母之事都說了一遍,隻聽道人道:“萬事孝為先,我這有首詞,你打柴累時,可讀讀散散心!以後你可以每天在此打柴,拿去市井換米換錢,雖不能保你錦衣玉食,卻也夠你和老母充饑禦寒之資!”

“多謝仙長!”樵夫叩頭道。

“你聽好了,背下這首詞,可消煩惱,然後我送你點食物,送你回家!”那道人說完,口中即占一首詞,真是清音雅韻,如脫俗塵!那詞是: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雲邊穀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鬆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道人念完,把手一揮,樵夫隻覺耳邊風聲響亮,一會兒到了自己家門口,腳下還有一袋大米,很是意外,卻又欣喜。

洞邊,道人眼望長空,獨自吟道:

“靈台方寸一菩提,斜月三星生蓮花。

石前細水遠流去,峰前花香慢飄涯。

每見翠岩舞白鶴,時聞青沼鳴群蛙。

攢簇五行顛倒用,再探大道合三家!”

(全書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