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五行化旗,盤古開天(1 / 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的一句話,概述了天地萬物的由來。當時,天地未生,玄黃皆無,隻有道。道到底是什麼,誰也不清楚,可以說是萬物運行之規律,天地之根本。此時的道,僅僅是一能量的形式存在,而此時,也無所謂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說,道就是無,也就是常說的無極。突然有一天,道生一,無極生太極。人們稱其為混沌。混沌中有清濁二質陰陽二氣,是清中有濁,陽中有陰。混沌為流性為水性,其中混沌本身化生一神,他的身體與混沌同為一體,人稱混沌天神。後來化為人身,人稱鴻鈞道人或玄玄上人。混沌之清濁二質也慢慢膨脹,而清疾濁緩,故清氣慢慢的擴展到外麵,濁質漸漸聚集在中間,不過清濁之氣這時還沒有分開,隻是外麵清氣多點,裏麵濁質多點而已,最裏麵的濁質化為原土,原土隻有土之氣,難聚土之形。此時輕清之氣在外麵的一部分由於急劇冷卻,具水之形,通體黑色,不入混沌之中,成為後世的三千弱水。這就是河圖洛書上的“天一生水”。而水之精所聚,化為一黑旗,稱為皂雕玄天旗。鴻鈞得到此旗,把此處定為北方。故以後傳說中皆有極北之地有三千弱水的說法。“極北苦寒界,三千弱水深,鵝毛浮不起,蘆花定底沉。”

混沌在一天天變化,中間濁氣也越聚越多,溫度也在升高,表現出了蒸騰之象,具火之形,火之精炎上,往南急劇伸展。後來火氣聚形,化生一人,後世稱之為太上老君。而火精化為一紅旗,稱為離地焰光旗。這就是“地二生火”。

水火既有,水得火之陽,在混沌清氣東方之界化生一木,後世稱之謂菩提。菩提樹下,水流所聚,先天之水氣,得菩提之花葉,化生青蓮,青蓮之精化一青旗,稱之青蓮寶色旗。此之謂“天三生木”。

混沌原土中此時已經孕育一人,原土由於極濁極重極陰,想破之而出,不是那麼容易。這個人自號盤古大帝元始天王,隻得在裏麵不停的修煉,以期破殼而出。此時,部分原土得火精之助,得木氣之疏,得水質之潤,愈加堅硬,聚為金形。金氣化生一人,後世稱為太元聖母,而金之精則化為一白旗,稱為素色雲界旗。這就是“地四生金”。

四方已定,盤古也已經修煉了十萬八千年。有一天,他從身邊找到一把金木交合所化、後世稱為開天神斧的斧頭,終於把原土剖開,把清濁之界劈斷,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原土得清氣之助,終於聚土成形,這就是“天五生土”。而土之精也化為一黃旗,稱為玉虛杏黃旗。

盤古開天辟地以後,怕天地相合,故手托天,足踏地,身體不停長高,天地越離越遠。過了十萬八千年,天地相隔已有三萬六千裏,再也不可能複合了。盤古精力用盡,身體化成玉京山,而盤古之精氣則繼續在玉京山頂清修。此時天分三十六天 ,玉京山直入三十五天玉清聖境。大地分為四大州,分別為東勝神州、南蟾部州、西牛賀州和北俱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