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事關故人換決斷(1 / 2)

燕京城外,德水軒。

聽從府裏來的人稟報,說隆慶皇帝把追凶的主理,交給了魏國公府的徐維康,翎鈞險些氣得掀了桌子。

他接觸軍政的時候,徐維康已墜下雲顛,成了遭人唾棄的紈絝子弟,魏國公府,也已式微到了不得不舍棄南疆的大部分兵權,蜷縮一隅,以謀自保的程度。

所以,在他看來,隆慶皇帝把這差事交給徐維康,無異於跟他張示威儀,或者說,是故意在諸多勢力麵前,給他難看,以報複他前幾日的無禮問罪。

“三爺莫怒。”

“此事,興許是福非禍。”

見翎鈞氣得麵紅耳赤,前來稟報情景的老兵,忙上前一步,雙手抱住了他即將砸向桌子的拳頭,急急勸道。

“是福非禍?”

“此話怎講?”

對自己府裏的人,翎鈞一直是用人不疑的。

雖心裏,對徐維康不喜的厲害,但聽這老兵抱持了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他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讓老兵把自己的想法說完。

“我曾是上一代魏國公的侍衛,為魏國公府出生入死十年。”

“後因母親重病,急需昂貴藥品救命,才一時糊塗,盜了府裏的物件典當獲罪。”

“對魏國公府裏的一些事,我知道的,應算是比旁人多些。”

說到這裏,前來送信的老兵稍稍停頓了一下,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他看起來有些悲傷,像是他現在正說著的這些事兒,引起了他的某些不好回憶。

但片刻之後,他就恢複到了勉強能跟人溝通程度的平靜,在深深地吸了口氣之後,繼續往下說了起來。

“上一代魏國公還在世的時候,魏國公府的衰頹就已經開始了。”

“因為戰事,上一代魏國公大限臨近的時候,諾大的一個魏國公府,隻剩了三個成年的嫡子。”

“現在的魏國公,是那僅剩的三個魏國公府嫡子裏,最不擅長武技和兵法的,但上一代的魏國公,卻依然力排眾議的,把爵位交到了他的手上。”

“上一代的魏國公這麼做,並非因為偏心或受人攛掇,而是因為,他選擇的這兒子膝下,有一個天賦卓絕,有望使魏國公府重拾輝煌的兒子。”

“那個被認為,能讓魏國公府‘起死回生’的人,就是徐維康。”

“先帝和陛下,都對他頗為倚重。”

“他的軍功,哪怕是與成國公相較,也隻多不少。”

“興許,三爺早生幾年,也會像成國公府的時澤少爺一樣,變成他的學生,也未可知。”

老兵一邊說著,一邊抬起下巴,看向站在他對麵,神色已近如常的翎鈞,頗有些費力的,跟他擠出了一個苦笑。

曾經,他也像所有魏國公府的侍衛一樣,對魏國公宣誓孝忠。

曾經,他也如自己宣誓的那樣,對兩代魏國公效死。

可十載盡忠,七度臨死,他並未得到,他該得的報償。

他母親重病加身,他急需財帛之時,整個魏國公府,所有得過他以命相護的人,都無一例外的,在聽過他懇求之後,背過了身去。

若無徐維康,這從未自他處得到好處的人說情,他大概早在多年前,就已被亂棍打死了,哪有機會,遇上翎鈞,哪有機會,回來燕京,為他母親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