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後記(1 / 2)

《親愛的另一個我》終於寫完了。對於我這麼一個寫作的初學者來說,這麼一篇十多萬字的中長篇其實並不容易。

人物設定要豐滿,故事發展要純熟圓潤,更得寄托一些不算太淺的主題,讓人有餘味……對於隻寫過新聞稿和最多一萬字故事的我來說,真的是個挑戰。

但好在最終我完成了。還有許多人在看,在鼓勵。寫下最後一個字時,那種滿足感真的是無以言喻。我想,在結束這個故事的時候,還是要說些什麼的吧。

雖然也知道故事要留餘地,但許多話總還是不說不快,那就講出來好了。:)

關於真實性

很多人會問起這個問題,我的微信公共賬號裏還會有人跟我要主角的照片。事實上我自己覺得這是一個最沒有必要專門拿出來回答的問題,但總有人在問,我想還是講一下為好。

其實在第一節我已就真實性做了評述:

“由於是聽兩個不同的人分別轉述的,所以角度難免有些偏頗。整個故事和細節,在我這裏又多了一層想象和改造,因此我這裏講的,是一個經過兩次變形後的故事。

“不要較真,不要追問我故事的真實性。一個故事隻是一個故事。就像我們看到的星光,不過是真實的星星在幾十億光年之外發出的光而已。星星是存在的,而星光是美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關於人物

我想先說說我的主題。

人的20-30歲之間,大多數人都在嚐試與世界和自己和解。

如若你足夠幸運,有天生樂觀的個性,家庭圓滿,遇到的都是愛自己的人,天性又容易知足,那麼並不用太費工夫想“如何和解”這件事,世界在你眼裏或許就是一個輕而易舉。

或者你在未出現問題前就已找到了自己的武器——我認識一些人,過得足夠快樂,因為他們自小就有一套完善的、強大的世界觀,遇神殺神遇佛殺佛,過得無愧疚、無糾結,很酷。

可惜,我們大多數人並無這樣的幸運和能力。所以一切隻能慢慢來。

a小姐和b小姐和大多數人是同樣的。

我看到評論說:

“像她們那麼漂亮的姑娘,還不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對不起,我覺得這樣的評論真的很幼稚。

我總覺得物質是一件較容易得到的事情,除非真的是貪欲過多。相對來說,自己的內心反而不太容易抵達。她們兩個一直都在想要與自己和解,拚上自己身上缺掉的那一塊。

愛情,隻是她們的途徑而已。

媽媽角色的缺失是個大問題。

因為父親的再婚,導致a小姐在家庭裏是個多餘的人。她隻能從家庭的外麵去尋找她的存在感。所以她會一下子愛上周先生。他因為與父親的不睦,以及與相對優秀的弟弟的比較,雖然物質富足,但依然無法自處,所以他就像個逃兵。a小姐愛他是因為靈魂裏的某種共性。與小王的一段情也是因為太需要安慰,“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惜。當然那時她急著找愛,所以來得太快。

在這點上,b小姐是幸運的,她至少擁有外公外婆傾注給她的全部的愛,但她的童年過得太壓抑,也太小心翼翼,難免導致心裏奔湧的一麵無處釋放。從她高中時的初戀起,她一直都在找機會釋放。對周先生的暗戀讓她找到了一些出口,但終究回歸更壓抑的自己。在香港時的正豪是溫文爾雅的、無可挑剔的,可這隻是迎合了她表麵上預設的自己:那個幹淨而有節製的人。

我喜歡a小姐,在於她的敢作敢當、落棋無悔。愛一個人就拚了命地迎上去,決定不愛了就擁抱一下,目送對方離去,也沒什麼惋惜。她從不怕辛苦,一切自給自足,不從世俗角度做決定。而b小姐的個性是我認識的女孩裏很常見的,她和真實的自己總有隔膜,想去試,又不太有勇氣,情緒全藏在暗湧處。

b小姐也不太喜歡這樣的自己,可最終她找到了解藥:去像姐姐一樣拚命地愛一下,披荊斬棘地走出去。

不論她是否成功,至少她已經在路上。

來說男主角。

周先生看似是個偶像式的人物。其實他的個性也並不完善,他不是一個很成熟的人。因為年齡、運氣和財富,他和世界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和解。但他依然需要被拯救。當初的a小姐是一個單純而熱烈的存在,慢慢地融化了他。剛剛下定決心想要和她共度一生,卻得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