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領導同誌對計量工作的重要指示(一)(1 / 1)

計量法律法規規章加強計量監督保證產品質量

朱鎔基

一九八五年九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是我國新近製訂的一部重要的經濟技術法規。它的頒布實施,對於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社會經濟效益,都將起重要作用;對於當前加強產品質量監督的工作,更具有現實意義。

近幾年,我國計量工作有了驚人的發展。一些工業企業,通過全麵整頓,開始重視計量工作,配備計量檢測手段。越來越多的經濟工作者和企業領導人,逐步認識到計量檢測是工業生產的重要技術基礎,非加強不可。計量工作和產品質量、經濟效益掛上了鉤,它在企業中的地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計量法》的頒布和貫徹,將使我國的計量工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最近,出現了部分工業產品質量下降的情況,引起中央領導同誌和全社會的嚴重關切。部分產品質量下降,除了社會供需矛盾突出和企業經營管理思想不端正等問題以外,忽視標準、計量、檢測工作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有相當數量的企業放鬆了質量監督管理,忽視計量檢測等基礎工作,有的甚至把計量檢驗機構撤銷了,評優工作中不按科學方法,沒有檢測手段,不是數據說話,導致弄虛作假的情況。這種情況如不迅速扭轉,我們的經濟發展就缺乏牢固基礎,就會造成戰略失誤,將來要吃大虧。因此,穩定提高產品質量,是當前經濟工作中的一項緊迫而嚴重的任務。國家和各級經濟部門要製訂相應的法規和政策措施,建立和健全質量檢驗、監督管理製度,堅決實行“五不準”。對不合格的產品出廠,采取多種手段製裁,以至強製退換,以保護用戶和消費者的利益。同時我們強調從企業內部解決問題,包括端正經營管理思想,加強基礎性建設,健全質量管理責任製等。計量測試工作是整個工業企業素質和管理現代化最基本的條件。憑數據指揮生產,監控工藝,檢驗成品,質量才能真正得到保證。沒有準確的計量,就沒有可靠的數據,就無法正常控製工藝過程,也就不可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國外工業發達的國家,把計量檢測、原材料和工藝裝備列為現代化工業生產的三大支柱。企業大量采用最新的測試監督技術,嚴格質量管理,以此作為市場競爭的對策。這兩年,我國的許多企業,經過計量整頓,計量定級升級考核,創優產品計量條件的審查等,計量工作的水平有所提髙,但同國際先進水平比較仍有很大差距,加強計量工作,發展計量測試技術,仍為當務之急。

認真貫徹《計量法》,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應具有與其生產、科研和經營管理相適應的計量標準和計量檢測設施。《計量法》規定,“對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各項最高計量標準,實行強製檢定”,這就是要糾正和改變長期以來存在的抓生產不抓計量,計量器具準與不準照樣生產的不科學狀況。企業計量器具的量值統一和準確可靠,提高產品質量也就有了根本保證。

《計量法》還規定,要對產品質量檢驗評價機構的計量檢測能力和計量可靠性進行考核。這一規定實質上就是國外通行的“實驗室認可”製度。其目的是建立質量保護體係的技術權威。產品質量檢驗機構經過計量考核以後,其所出測試結果可以獲得社會和國際承認,有利於本國商品參加國際競爭。一旦發生貿易糾紛,被認可的實驗室的測試數據,就是法律仲裁的重要依據。通過《計量法》的貫徹,我國也應逐步建立起對實驗室的認可製度。

計量器具是一種特殊的工業產品,它的質量好壞,直接關係生產的效益和其他產品的質量,所以《計量法》規定,對製造、修理計量器具的企業要考核其生產檢定條件,對計量器具新產品要進行定型鑒定,對計量器具的質量要進行監督檢查。這些辦法將有效地保證提高計量器具的質量,防止粗製濫造。

頒布《計量法》,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級經濟部門,企業主管部門和企業的領導同誌,一定要十分重視,認真宣傳貫徹。各級政府計量部門,廣大計量工作者,要努力學習《計量法》,做好實施《計量法》的各項準備工作。《計量法》賦予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一定的監督管理權力,一定要兢兢業業地行使好自己的職權,克服困難做好工作。要注意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麵的力量,不要搞一家獨辦,不要搞重複建設,但是一定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幫助企業健全計量管理製度,開展計量測試工作,培訓計量人員,做好技術服務工作,使《計量法》順利貫徹。我完全相信,經過我們共同努力,計量工作一定會出現新的麵貌,對四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注:朱鎔基同誌現任國務院副總理,當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

本文為朱鎔基同誌在頒布《計量法》時發表的文章,原文刊載於1985年9月19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