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色空不二(1 / 2)

不覺中又到了佛門每百年一次的開壇講法之日,在這一天,凡是有資格進入大雄寶殿者,皆可以向如來或是其他修行高手提出自己在修行上的困惑。因而,在這一天是佛門的一大盛事,隻要沒有什麼特殊的事,這一日是幾乎是聚集了佛門所有的精英。當然,這次也不例外,這種場合中佛門的第一高手孔雀明王佛是永遠都不在的。

坐於高位的如來環視了一圈後,“彌勒可已到來?”

“我佛,弟子正有一事相告,”普賢出列。在得到如來的允許後,普賢帶著種憤慨的語氣道,“今天乃是我佛門最大的盛會,而那彌勒身為燃燈古佛轉世,卻不來參與此會,此乃是對我佛門的不敬,此其一;其二,自彌勒得我佛開光灌頂入我佛門之後,卻無一日靜坐參佛,而是整天跟著夢蘿這一個女子,在我‘西天佛門’各國造事生非,其此二。彌勒此等行為何來我佛門弟子半點作風!”已隱隱知道彌勒並非古佛轉世的情況,普賢就有了自己的一些打算。

雖然彌勒在佛門也不過短短數年,也沒有證得什麼佛位,但以他身為燃燈古佛轉世之體的身份,再加上和佛門中最異類的夢蘿在一起,早已是佛門中的名人,現在是哪個不知哪個不曉。如今聽普賢這麼一說,不管是出於對他的嫉妒,還是人雲亦雲,一時間到是大部分人都紛紛稱是。

普賢暗喜,“我佛,想那彌勒乃是剛轉世之體,尚是一塊璞玉。之所以有這等不合我佛門規矩的行為,定然是被那妖女夢蘿所影響的。貧僧早有預言留夢蘿此女在佛門,必定會給佛門帶來不幸。但偏偏有人卻還時常縱容著她。”普賢是話中有話,如今孔雀明王佛不在場,此矛頭直指地藏王菩薩。

自得知了魔四公子的計劃後,普賢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時刻終於來了,到時隻要鬥戰勝佛圓寂,那麼孔雀明王佛也必然會離開佛門。這兩個自己最為顧忌的人不在後,偌大的佛門到沒有誰讓自己會所有畏懼。

隻要鬥戰勝佛滅,佛門中必然要重新演變出一位古佛,這是當初釋迦牟尼佛所定下的佛規。而如今佛門人才凋零,能成為古佛者也隻有在位的佛祖如來有這個資格。那麼佛祖之位就必然要空出來,如今能爭這一位子者,隻有他們四大菩薩。

在這四人中,觀音菩薩本就不是靈山之人,自不能服眾。雖然文殊菩薩在佛門中享有智名,但卻喜獨來獨往,不得人緣。餘下的就隻有地藏王菩薩一人,就以信徒而言,地藏王菩薩的信徒甚而在自己之上。因而普賢必然要抓住這次佛門盛會,好挑起大家對地藏王菩薩的不滿。

既然普賢都欺上門來了,地藏王縱然再能安忍不動,也要回話才行。

“彌勒雖未參悟佛經,但他所行之事,卻是我佛門慈悲之舉。普賢,你在我佛門享有代表真理的讚譽。是因為你是我佛門中對各種經文最為精通之人,對大部分人而言,我佛門之經文皆是天地間萬世不變之真理。卻不知,真理是相對的,隻有行動才是我佛門之真諦。普賢,你身為當年釋迦牟尼佛身邊的菩薩,到如今都尚未能有最後一步的突破,關鍵正在於此,何日你能看透表象這一關,你就可證的大成就之果了。”地藏王之話說的極慢,但說來極具分明,讓大部分人聽了都深覺有理。

普賢不由有種惱羞成怒的感覺,原來是想讓地藏王菩薩一陣難堪,沒想到卻被他說教起來。而他這番話說教,自己縱然能舌間生花,也一時難以反駁。隻因為地藏王菩薩他確實有這個資格說,地藏王菩薩雖為菩薩之位,實早已證得佛陀之果,隻是為了遵從自己發下的宏願,才會一直不入佛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