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聽聞國家預防腐敗局有調研組要下來,馮容海的心中,還是有一絲擔憂的。今天考察組,明天調研組,這種事情,馮容海見的也多了。大部分是走個形式,如同度假,來地方上蹭吃蹭飯。走個形式也罷,怕就拍某些上麵來的領導,不了解情況,隨意插手地方事務,到處添亂。聽完開處長的一席話,馮容海的心中的石頭,總算是落地了。看得出,開處長是有備而來。而且,對於腐敗的態度,也是堅決的。有了他的支持,許多事情,就好辦了。

“開處長,案子已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爾後,馮容海大約花了20分鍾,詳細地介紹了城投集團腐敗窩案的情況。

“容海同誌,既然案子已經有了轉折點,那就該抓住這個機會,繼續深查,一查到底。”

“可是……”馮容海原本想說,市裏麵給出了具體的期限。時間過於倉促,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徹底查清這起腐敗案,存在著很大的難度。想著,他看了一眼市長吳哲,還是把話咽了回去。畢竟,有些話,在上級領導麵前,是不好說的。同樣一句話,下麵的人,和上麵的人,出發點不同,理解也就不同。

“可是什麼?”開處長追問道。

“可是……可是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證據,急於對應宏權動手,難免會打草驚蛇。”馮容海急中生智,說道。

“容海同誌,你的意思是說,這個應宏權的身後,還有人?”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分析,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不管有沒有,該查的還是要查。不管他的背後的人是誰,級別有多高,根基有多深,都必須一查到底。這是我的態度,我相信,吳市長也應該是這個態度。”

“那是當然,廉政東州絕不能淪為空談,光是一句口號。必須要落到實處,警示每一個公務員,尤其是領導幹部。”吳哲也表態道。

當天下午,根據開處長和吳市長的指示,廉政辦聯合新區公安分局,采取秘密跟蹤的策略,布下天羅地網,24小時,不分晝夜,監視應宏權的一舉一動。以防他聽到風聲後,攜巨款外逃。貪官外逃的現象,近幾年,時有發生。而且,一般會選擇和中國尚未簽訂引渡條例的國家。到了那邊,繼續逍遙法外。的確,中央對於腐敗的態度,一向是明確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腐敗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打擊了這麼多年,依然存在。越是如此,腐敗分子的手段,也就變的越高明,免疫力也就越強。對此,馮容海深有感觸。剛進紀委係統工作時,和腐敗分子較量,基本上,沒過上幾招,就能拿下。這幾年,就不同了。一些腐敗分子的心理素質極佳,懂的和你周旋,耍手段,打持久戰。尤其是貪汙受賄的手法,極其隱蔽,讓你很難抓到把柄。即便能抓到,也是冰山一角。去年年初,馮容海就遇到過一個難纏的對手,市建委副主任路波。當時,也是一封匿名舉報信,市紀委對路波展開了調查。查了近兩個月,卻發現,路波很“清廉”,一不貪汙,二不受賄。沒有多餘的房產,銀行賬戶上更沒有大額的資金,每個月就拿那麼點死工資。再深入,用了又兩個月,總算是抓到了線索。原來,路波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裸官”,以防不測,早就為自己鋪好了後路。早在幾年前,就把老婆兒子送到了國外,同時,將上千萬貪汙受賄所得的贓款,也轉移到了國外。沒有了後顧之憂,即便出事,也可以在第一時間“金蟬脫殼”,逃之夭夭。

應宏權嗅覺一向靈敏,萬一被他發現有什麼不對勁,逃往國外。到時候,案子就會一拖再拖,更不好辦了。涉及到引渡,許多事情,也就不在馮容海和廉政辦的掌控之內了。如果再有人趁機添亂,攪局。一查到底,談何容易!

應彪無故失蹤,好幾天的時間了,人找不到,手機也打不通。應宏權內心慌亂,到處派人打聽。之前,安排應彪去泰蒼區躲躲風聲,避避風頭,是應宏權定的主意。南翔花園第15棟居民樓,因質量問題塌陷,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引起省市兩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被市裏麵定為特大事故。力天建築公司是南翔花園的施工方,而應彪,正是力天的法人代表,有著不可逃脫的責任。單就這一條,應彪就有大麻煩。更麻煩的是,馮容海和廉政辦已經盯上了南翔花園。一旦被他們發現力天建築公司和城投集團之間的貓膩,建立聯係,是會出大問題的。因此,迫於形勢,必須要讓應彪“消失”,暫時性的“消失”。至於對策,應宏權也想好了,讓力天負責工程的副總,去頂雷,去自首。當然,讓人頂雷也是需要代價的。為此,應宏權一次性支付給了那位副總300萬的安家費!哪知道,應彪最終還是出事了,落入了馮容海的手中。前天晚上,何永蓮給他打了個電話,說是已經確認,應彪現在就在郊區的那家招待所。至於何永蓮是如何獲取消息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補這個大窟窿。應宏權徹夜未眠,昨天一大早,先是給宋永林打了個電話,告知實情,商量對策。應宏權慌,宋永林更慌。應彪出事,難保應宏權也會出事,應宏權出事,他也會受牽連。可是,這麼大的事情,他也拿不定主意。總不至於讓他這個管委會主任,出麵給馮容海打招呼,讓他放應彪一馬吧。真那樣,不等於此地無銀三百兩,不打自招嘛。更何況,市裏麵的考察組正在新區,據說國家預防腐敗局的調研組,馬上要下來了,動機未明。如此關頭,不輕易挪動任何一顆棋子,才是上上策。就在今天中午,他接到老領導葉仁軍的電話,說是北京已經來人了。在軍分區招待所住下,吃過中飯後,由市長吳哲陪同,第一站便去了廉政辦。不管調研組的目的是什麼,是象征性地來東州走一走,還是另有他意。最起碼,無形中,是在釋放一種信號,上麵對廉政辦的工作,是高度重視的。有了這種信號,馮容海就可以趁機繼續對案子進行深究。對此,老領導也沒有明確地表態。隻是說,該打的招呼,他已經向馮容海打過了,該施壓的也施壓。眼下,先觀察調查組態度,再議。再議,其實也是一種態度。說明老領導已經下定決心,舍棄城投集團這盤棋局。與其再次出麵,惹禍上身,還不如全身而退。畢竟,市裏麵已經給出了具體的期限,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廉政辦能拿下應宏權,就算是不錯的了。再往上,隔著好幾層關係,也不可能追究到他這個常務副市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