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極度喜歡吸血鬼,所以題材總是這方麵我也很懊惱。如果我沒被車撞估計下一部作品也會是吸血鬼題材的。這當然不是什麼近幾年的暢銷小說或美劇感染的,吸血鬼可說是我畢生的信仰……時至今日,我不得不承認。想象力是無窮的,但思維是可以被定勢的。此生,我無可擺脫。
於是正題。對SEX極有興趣的人都明白性理學是乏味的。吸血鬼研究也相當無趣,尤其是當了解自己所熱衷的事實上是虛幻中的虛幻時。但那沒什麼關係,就如科學的進展不阻礙人們對神的信奉。我想對許多迷惘的孩子說,信奉你們認為真實的,你們不相信的,就永遠不真實。本來吸血鬼,也是那樣一個,許多人的價值觀成就的混合物。那是一片混沌之霧也好,是眾人之心血也好,他太主觀,所以,不要過分追求客觀。在這個領域,無真理可言。
在對一些資料進行研究時,個人覺得,真正靠譜的居然是非洲的某種吸血鬼。他們會變成英俊的男性幫助女性,然後要求和女性XX(此處避開網絡禁忌詞彙故省略),然後吸血。如果女性拒絕XX,他們會變回原形然後強上。像歐洲的那些吸血鬼原形,一個個都嚴重不靠譜,相貌醜陋形容猥瑣。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值得稱道的,那大概就是神秘及圍繞周身的死亡氣息……尤其是吸血僵屍……我姑且把吸血僵屍作為吸血鬼的一類,當然在歐洲很多地方吸血鬼和吸血僵屍是等同的。但對於全世界而言,我隻能說,吸血僵屍不過是一個小類別。而那種神秘和死亡氣息,我想,是《德拉庫拉》的基調。
至於,世界上為什麼會有吸血鬼呢,或者,怎麼萌生出吸血鬼這個概念呢?這個很容易解釋。食肉的鬼,自然存在。那麼,怎有食肉不食血的鬼呢?而吸血的鬼,在廣義上,就是“吸血鬼”。再請各位設想,如果鬼怪嗜血食肉,那又與一般野獸有何不同?為了表現鬼怪更加“EVIL”,隻吸食人體血液的鬼便這樣派生出來。畢竟,體(我擦這也和諧?)液較肉體而言,更為神秘。是的,吸血鬼,在最早,就是這種“吸食體(我擦這也和諧?)液的鬼”。
所謂體(我擦這也和諧?)液,指的是血、乳汁、精(不要亂和諧)液、陰(不要亂和諧)道分泌物……似乎越EVIL越受歡迎?部分地域的吸血鬼有很強的性取向,比如,莉莉絲喜愛處(不要亂和諧)男,然,喜歡處(不要亂和諧)女體(我擦這也和諧?)液的,似乎在較早的資料中令人吃驚的少。酷愛孕婦乳汁的倒有幾種,但名字就不出名了。要說著名的吸血鬼鼻祖,猶大和該隱當之無愧,但他們似乎是性冷淡,對食物性別沒什麼要求,自然,對血以外的體(我擦這也和諧?)液無感覺。
世間各地都有吸血鬼。亞洲較為出名的,是印度吸血鬼。日本鬼怪也很出名,但許是其地域性更高的本土鬼怪更具魅力,所以吸血鬼也就黯淡了。至於印度的吸血鬼形象,毫無疑問是悲慘的婦女形象,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是分割不開的。日本及中國鬼怪很大程度上也是這種類型。我一直覺得,中國鬼怪的銷聲匿跡和孔老夫子很有關係。而後的作品,《聊齋誌異》我便不提,我從未覺得《聊齋》是寫鬼怪的書。《鍾馗》還有《西遊記》好了,那其中的鬼,幾乎還是與獸有關聯的,還沒晉升到一定的“EVIL”水平,即,沒有真正上升到鬼的境界。所以所謂的吸血鬼,我不想在中國追溯什麼。
事實上早期的吸血鬼形象,也不光光是亞洲,女性比例居多。而後當吸血鬼真正出現在文學作品上時,大放異彩的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豔婦形象。《卡米拉》應該是比較靠後的作品了吧,影響力還是挺大的。
隻要是人,都會有共性,在文學作品裏這種共性便更容易找到。逐漸的,“幽怨放蕩”的女吸血鬼形象,被男性吸血鬼所截取,同樣是放蕩而邪惡。邪惡邪惡,吸血鬼永恒不變的內在。真正為吸血鬼套上正裝的《德拉庫拉》終於在一個黑暗的時代石破天驚地出現了。我偏愛《德拉庫拉》,是因為其中的吸血鬼形象確實被拿捏得恰到好處,甚至整個作品的敘述和鋪就都過於精妙。所以,它才會成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人能及的經典吧……至此,吸血鬼冷酷、神秘、邪惡的內在被正式定位。
至於如何如何美麗,如何如何憂鬱,這種,本不屬於男性吸血鬼的特征,我想,是安妮賴斯轉嫁成功的。然,我始終無法對安妮賴斯有所興趣,這個時代再重提披著黑披風麵色蒼白的男性主角看上去的確很土氣……我隻是無法適應那樣的文風而已。
於我個人而言,出現於恐怖懸疑的吸血鬼遠比在言情作品中的有價值的多。吸血鬼不是為談情說愛而生,但卻又離不開情愛,這著實很矛盾。我為此,也在努力。
於此,僅草草一篇粗俗之論,算是告慰我耗在查找資料上的青春。或許今後,會詳實些吧。歡迎朋友指點,漏洞自然無可避免,還請諒解。
PS:狼人與吸血鬼的關係,實在太混亂,故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