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地處新疆東大門,是連接西域與中原的交通樞紐、咽喉要地,自古便有“西域襟喉”之稱。
哈密風光秀麗,氣候獨特。巍峨的東天山山脈將哈密地區隔成兩個迥然不同的自然環境區:北部的巴裏坤草原、伊吾河穀,氣候溫潤,雨水充沛,碧草如茵,牛羊成群;南部的哈密盆地,幹旱少雨,氣候炎熱,阡陌縱橫,瓜果飄香。清人裴景福有詩讚道“十裏桃花萬楊柳,中原無此好春風”,便是哈密旖旎風光的真實寫照。
哈密綠洲處於戈壁深處,日照充足,氣候炎熱幹燥,晝夜溫差大,再加上特有的沙性土壤,為哈密成為名聞中外的瓜果之鄉、甜蜜之城,奠定了得天獨厚的堅實基礎。
清代大學士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曰:“西域之果,葡萄莫盛於吐魯番,瓜莫盛於哈密。”民國學者劉文海在《西行見聞錄》中寫道:“哈密瓜佳天下……餘曾環遊世界兩次,又足跡幾遍中國,所嚐之瓜,未有美於此者。”
哈密是哈密瓜的故鄉,有兩千多年的栽種曆史,以香甜無比的哈密瓜為主要元素,加之哈密大棗、葡萄、杏、桑葚、沙棗等輔助元素,共同彙成了哈密的甜蜜海洋。甜蜜,是邊塞小城哈密的名片,是哈密的古老傳統,是哈密的主旋律,更是哈密的靈魂!
為了傳承哈密綠洲的甜蜜傳統,弘揚哈密盆地的甜蜜之風,歌頌哈密各族人民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甜蜜新生活,繁榮東天山文化,我們特編輯出版《甜蜜哈密》一書。
文稿共收錄各類書籍、報刊公開發表的有關甜蜜哈密的散文、特寫五十三篇,歌頌哈密甜蜜生活的詩歌辭賦二十六首。選文和詩歌除幾首古詩外,絕大部分皆為當代作者的作品,特別是土生土長的哈密作者的作品。願此本集子為哈密的甜蜜事業、甜蜜生活增光添彩!
在哈密,最甜蜜的,不僅僅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