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中年人說的不錯,其實在那陰陽塔中麵對三件兵器楊文鋒已然知曉那便是楊王給他的選擇,劍是王妃之劍名喚嗜仙,刀是凶煞之刀可引殺戮,至於那最後一柄樸實無華極為藏拙的長槍則無疑是楊王楊繼的楊家槍。
在這三件兵器之中那彎刀可謂和已得殺戮之極的楊文鋒極為般配,兩者結合無疑是最為合適的選擇。其次就是楊家槍,楊繼的楊家槍道和之前江湖上流傳的那霸道槍勢頗為不同,楊繼的槍道中術而不重意,這和江湖之上高深的武道基本是背道而馳的,但是偏偏這被譽為武道中的“奇淫巧術”的槍法卻讓楊繼一路在武道之上前行最終得開天門,這倒是讓曾經考慮武道的楊文鋒感觸頗深。
至於劍道呢?在此處入塔之前楊文鋒從來就未曾真正感受過那“風霜雪刃,飛舞漫空”的絕世劍道。這並不代表著學劍之人會少,相反,在江湖甚至朝堂之上劍道一直都被譽為武道正氣的代表,學劍者入過江之鯽一般,恐怕其它武道和器道加起來的總數仍然和學劍之人差的太多。
劍道自春秋亂戰開始之前就和禮製關聯頗深,頗為著名的《春秋繁錄》中就有記載:“禮之所興業,劍之在左,青龍象也。”在這之後佩劍多成為天下士子的標配,逐漸形成“古之君子,皆以佩劍自衛”的景象。
朝堂正統如此又何況江湖草莽之中呢?在江湖之上劍道也一直經久不衰,先是有春秋劍仙呂東軒的劍道飛升為傳說,之後又有書劍王柏氹一人一劍縱橫江湖百餘年壓得四教和其它武道中人難以抬頭,最終一人為亡國守國門隻身擋下數萬兵甲力竭而亡,如此先例自然讓後人對那絕世劍道心生仰慕欲投身。
但是正如眼前這中年人所說,也不知是不是先前兩位將劍道的氣數用盡了,之後的江湖劍道雖然也曾出現過絕世人物但是最後卻再無人能登頂,似乎連一個好下場都求不得。
百年前江湖之中出了一位最有希望得證劍仙的孔軒,不到三十歲便靠著劍道登頂一品,甚至就是當年的絕世王妃和其相比都黯然失色的厲害,當時天道城尚且無主,楊王還是一名小小校尉,而這剛過而立之年的孔軒便隱隱已是江湖第一人,可謂是冠絕天下,惹來了多少英雄悲歎,多少美人青睞。
但是可惜,可惜的是這孔軒不知為何一夜之間境界大跌,先是敗給當時剛入一品後來的天道城主天機,之後又敗給魔教魔尊,甚至手中長劍乾坤都被折斷最終人走天涯,這在當時不知道迎來了多少人的唏噓和感歎。
孔軒之後劍道比較知名的就是後來的傾世王妃了,但是最終王妃嫁入楊府之後也很少動劍,以至於楊文鋒原本都不知道自己的母親用劍。況且當初王妃雖然絕世但是在江湖之上都曾知曉她的劍道打不過那天道城的那高高在上蒞臨武道絕巔的天機。
王妃之後是陳澤芒,其是隱隱有劍仙的風采,但是在江湖之上公認其境界最多和王妃持平,連當初那劍道魁首孔軒尚且不如,如何能抵得過號稱五百米無敵手的天機老怪呢?這樣看來劍道雖然也有其風采,但是在今百年卻永遠被壓著,再也不負盛名。
近百年之內和天機老怪過手而勉強可抵擋一二的隻有兩位,一個是那過招隻出一刀的丁鵬,一個就是那無名槍客,至於用劍的除了敗於天機手中的王妃之後再也無人敢去和天機一戰,如此形式更是讓人感覺劍道已失勢,雖然表麵看起來風光但是劍道大山早已坍圮破敗。
楊文鋒知道這些,知道這劍道並不適合他,但是他還是沒有猶豫的選擇了學劍,不為其它,隻因為這是他母親手中所持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