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嘉靖皇帝朱厚驄,崇信道教求長生,最終差點被忍無可忍的宮女們勒死於乾清宮中……

萬曆皇帝朱翊鈞,二十八年不臨朝聽政不任免官吏,高唱“天下無一可憂之事”,最終使衙門內長期缺員……

天啟皇帝朱由校,沉浸木工活,迷戀乳母重用太監,最終促成了罵名千載的客氏和魏忠賢集團……

大明朝一步一步地滑向了無底的深淵。

天啟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檢登基,史稱崇禎皇帝。

不同於以往父輩兄長的胡作非為,年僅十七歲的崇禎帝親政之初即勵精圖治、嘔心瀝血,試圖以其一己之力來複興大明王朝。並於不久用幹脆漂亮的手法解決了客魏集團,之後更曾不止一次的下“罪己詔”……

然而,千瘡百孔的大明朝經過上百年的沉淪和停滯,早已經不是單憑崇禎一人之力所能接的起……

一*四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農民軍以壓倒性優勢勢如破竹般攻破了崇禎皇帝的最後一道堡壘。北京皇城淪陷,崇禎帝逼死後妃、劍砍長平公主,踉踉蹌蹌從紫禁城裏逃了出來,身後僅跟著一名老太監。

“朕不是亡國之君,上天卻何其不公!”崇禎帝歎聲未落,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雷鳴轟然響起,一道道奪目的閃電劃破長空……

“上天竟棄朕如斯?”崇禎帝無奈的歎了口氣,憤懣的望著四處燃起的烽煙,跑到後麵的煤山,隨手就在一棵長青樹的枝杈間用絲帶打了個結,轉向身邊的太監,“朕痛失江山,無顏麵對祖宗,死後將以發覆麵。”,隨後就上吊而死。

終於,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了兩百七十七年的大明王朝就這樣隨著崇禎皇帝的上吊而轟然坍塌。在崇禎上吊的樹邊,幾縷微風輕輕的吹過,像是在無聲的告知著宇內生靈有關明朝所發生的一切!

※ ※ ※

“辛辛苦苦十七年,一朝魂飛煤山前。”崇禎帝飄離了軀體的靈魂遙遙蕩蕩隨風飄閃,恍惚間隻見前麵幾人安靜的排成一行,默默的不知道在等著什麼人。朕為何在此徘徊?崇禎帝迷惑的想憶起原由,腦海中卻隻有一片空白,片段瑣碎的記憶中,闖賊大軍浩浩蕩蕩的衝進宮門,半梁上愛妃們搖擺著的身體,長劍下愛女的鮮血……

是的,宮廷被攻破了,可自己何其無辜?

還有白綾?

對了,煤山長青樹上的三尺白綾,那是自己最後的歸宿。原來人死了真的會有靈魂,那麼這裏是哪?地府嗎?

“帝君,前塵不堪回首,忘川水,奈河橋,一碗孟婆湯,了卻紅塵萬千癡迷。”一個無比蒼老的女聲,崇禎疑惑地抬起了頭,眼前立著一個半遮麵年輕冷淡的女子。原來自己不知什麼時候竟加入了那個行列,而且現在已經排到了自己。

“你是誰?”崇禎內心似乎已經知道了答案,卻又不願肯定。

“孟婆,在這裏熬湯給路過的魂魄解渴!”

“卿家怎會如此年輕?”

“肉眼隻能看到表麵,帝君不久自會明白!”

“我一定要喝嗎?”

“了卻塵世間的一切,對帝君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一十七年,嘔心瀝血一十七年,……”,崇禎淒楚的笑了笑,

“後人將如何評價朕呢?”

“那已經不是我所能了解,也許前麵菩薩會給帝君一個滿意的答複。”

端起那個似有千斤重的碗,崇禎再看了孟婆一眼,十七年裏一幕幕辛酸在自己腦海中劃過,眼角一滴血珠無聲地淌了下來,最終無奈地仰起頭來要將那混黑不清的液體一飲而下……

“帝君勿需喝那孟婆湯!”

順著聲音,崇禎帝身前憑空冒出了兩個中年人。其中一個麵白如粉,穿白衣服、戴白色的高帽,高帽之上,寫四個字:“天下太平”。手持白色哭喪棒。剩下一個與前麵則剛好相反,全身都是黑色的,高帽上的四個字是“一見發財”。唯一相同的地方是兩人吐出來的長舌,都是鮮紅如血。不用介紹,崇禎帝就可以猜的出這就是傳聞中的黑白無常了。

“不需要喝?”崇禎帝掃目四顧,怔怔地看著黑白無常又將如何支配自己。卻見黑白無常走上前來,向崇禎帝躬身行禮,“屬下兄弟二人奉大願地藏王菩薩之命恭迎中央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