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武裝直升機
60年代,為滿足越南戰爭的需要,美國陸軍要求對一批小型運輸直升機進行改裝,在機身兩側加裝火箭發射器和航炮,以便盡快生產出一批武裝直升機,派往越南參戰。同時美軍還決定研製專用武裝直升機。
專用武裝餅機的特點是外形阻力小、采用抗墜毀結構、有防護裝甲、可掛多種武器,機動性好、速度快、火力強。
隨著第一批專用武裝直升機在美國的誕生,其他國家也先後研製出的武裝直升機。1972年前蘇聯前線航空兵就裝備了專用的武裝直升機。從此,武裝直升機便作為新生力量,加入了戰鬥行列,擔負起占地作戰使命。
美國、英國等國家進行過多次直升機打坦克的演習,裝備了反坦克導彈的武裝直升機發揮了突出作用。演習的結果證明,采用低空襲擊的戰術,損失1挺武裝直升機,可擊毀20輛坦克。
70年代,第一代武裝直升機相繼發展成熟,紛紛投入使用。緊接著,第二代武裝直升機誕生了,從而擴大了武裝直升機的家族成員,加強了武裝飛機的作戰力量。第二代武裝直升機美國首先提出了“先進攻擊直升機”計劃,意大利、法國、德國也都製定了各自發展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的研製方案。機動性能好、火力強是第二代武裝直升機的主要特點。第二代武裝直升機有較強的電子對抗係統和地形掃描係統,要安裝紅外幹擾裝置,用以對付被動紅外線係統和紅外製4導導彈。武裝直升機的機動性,是它免於被發現和免遭地麵二和空中攻擊的最好防禦手段。夜間紅外武器瞄準係統和發射機後―即可脫離的導彈,都是必不可的。
武裝直升機已成為戰場上的“新貴”,它機動靈活,隱蔽性好,動作突然,火力強大,生存性強,是執行對地火力支持、反坦克、壓製防空炮火的聽眺。
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的航空電子設備將進入整體綜合化、數字化階段。電子化座艙和自動化作戰任務係統將使新一代武裝直升機如虎添翼。
第三代武裝直升機大部分將在本世紀末下世紀初登上戰爭舞台。已經研製成功的卡-免“噱頭”(俄羅斯),屬於這一代。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的主要特點在於其較大的飛行速度、良好的機動性能、先進的電子設備和武器係統、較強的生存能力、隱身性能、突出的貼地飛行能力和全天候作戰能力以及空戰能力。
當前,世界主要國家逐漸淘汰第一代武裝直升機,重點第二代,加緊—和即將裝備第三代武裝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