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常常見到身邊的職場人士跳來跳去一事無成,也見到企業因員工流失苦不堪言。現代企業發展迫切需要員工與企業同成長,員工也渴望與企業一起成長,但是二者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契合點,彼此沒有真正建立互信,主要是心態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老板之老板心態,員工之員工心態,需要轉變成共同的船員心態。老板是船長,員工是船員,身份沒有本質的區別,沒有船長,船就將失去方向,沒有船員,老板也無法達成目標。最重要的是,在航行中,每一個船員有一分力量,老板不會拉下任何一個船員,船員也無法舍棄老板,二者的命運緊密相連,這就是關鍵點。

得員工心者得天下,已成為當今管理共識。企業與員工不再是過去那種單純的雇傭與被雇傭關係,雙向選擇越來越凸顯,新型的合作關係正在形成,員工“以廠為家”,企業“以人為本”,二者命運與共,唇齒相依。企業要成為“家”,就必須與員工建立“家一樣的血緣關係”,就必須形成“難以割舍的親情”,企業與員工的“血緣關係”來自企業與員工共贏的願景,員工與企業的“親情”來自與企業共同成長,二者相輔相成。

這個時代,職場人士是幸運的,但是職業選擇範圍越大,工作心態就越浮躁,功利觀念越是濃厚,常常犯急功近利的毛病,羨慕別人一夜暴富,跳來跳去荒廢了青春。最重要的兩個觀點是這樣的:一是工作是一場慢跑,往往一直在一家企業工作的人,看起來跑得最慢,若幹年以後,他們卻是跑得最快的人;那些像跳蚤一樣,跳來跳去的人,絕大多數若幹年後跳回在原點,事業沒有起色。這是最常見的“龜兔賽跑”,在實際工作中,鮮有人能真正悟透。二是員工對企業的選擇,像一個人的戀愛。“漂亮的女人”常不太容易找到好歸宿,而長相平常的女人反而大富大貴,原因很簡單,因為漂亮女人追求者太多,真正適合她的隻有一個,十人追求,那麼選擇的正確概率隻有十分之一。一流人才選擇的範圍廣,容易犯隨意跳槽的毛病,反而不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二流的人才反而容易落地生根,成為公司的棟梁。一流人才沒有根基地漂來漂去,慢慢磨損了原本的光彩,滋生不良心態,是人才也將失去價值。職場人士有很多企業選擇並不是好事,關鍵是你自己認為企業適合自己就決心留下來,好好工作,與企業一起成長。工作就是一場慢跑,要堅持跑下去,那些立場不定的人在中途被淘汰出局,那些意誌薄弱的在中途拉下來,那些缺乏耐力的人在中途自己離場。而堅持到最後,你就是勝利者。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一場耐力的較量。大多數企業在相持階段,因為內部管理問題不攻自破。企業與企業的競爭,也並非誰在今天跑得最快,而是長期堅持往前跑,把那些病殘的、沒有耐力的企業拋在後麵淘汰掉,這需要有耐力的員工與公司同成長,需要“每天前進一步”的精神與公司共發展。員工與員工之間同樣是一場耐力較量,在企業最有發展、最能獲得職業成功的,不一定是最優秀的員工,常常是與企業同成長的員工,他們以對企業堅定不渝的忠心、超強的耐心,打敗競爭對手,成為明星級員工。作為員工,不要隻是羨慕“元老們”的“光環”與“榮耀”,而是要下定決心從現在做起,與公司同成長。

與公司同成長,可以說是一個時代話題,本書在這個背景下完成,順應了職業發展的時代要求,也必將推動企業與員工的雙向發展。本書緊緊圍繞與公司同成長這個主題,生動而豐富地闡述了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的關係,著重論述了員工個人發展需要解決的心態問題、自我成長的必要條件,以及員工如何把握企業發展機遇與企業同成長。對於企業來講,員工心態問題顯然是製約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迫切需要解決。能力好,不如心態好,心態好才能有所作為。對於員工來講,謀高職不如選對好企業,跳槽不如與企業同成長,說得很實在,道理很明白,案例深入淺出,引人深思,給人啟迪。本書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又有較強的理論水平,能讓老板深刻了解員工的需求,讓員工讀懂公司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員工自醒自悟,自我成長,與企業共贏。

這無疑是一本改變個人職業命運的書,是一本改寫企業與員工關係曆史的書。本書以全新的視角、獨到的觀點,詮釋了新時期下員工的心態,必將為員工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為企業贏得員工心,實現雙贏,留下光輝燦爛的一頁。本書凝結了我十六年的管理心血,很多觀念是青春體驗換來的,把這些總結出來,對職場朋友的成長與事業成功一定有所裨益。今天讓我這些年來對個人成長的思索得以麵世,我很欣慰。由於作者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錯漏,懇請讀者朋友及管理界人士不吝批評指正。個別案例參考因找不到原作者未注明出處,請諒解。本書在出版過程中,職場朋友姚道雲、鄭富中、曾小林、劉勇軍、馮劍及東莞市德豐企管羅鋒先生等提供了建設性意見,謹此表示衷心感謝!

作者

2013年5月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