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欏竭梨王釘千釘
古時候,有個名叫毗欏竭梨的國王,統管四州,疆土富饒遼闊,政通人和,威望極高。他篤信佛教。為了廣學佛法,勤修佛道,下令全國,不管是誰,隻要能講會說佛理,要啥給啥,隨其所取,決不反悔。
有一婆羅門叫牢度叉,聽到這個消息,認為這是個報仇的機會。他想好了騙人的鬼話,來到王官門前,把腰一叉說:“我懂佛理,會講經說法,快去告知國王!”衛士忙去通報。
‘ 毗欏竭梨國王聞報,喜上眉梢,奏起鼓樂,擺開儀仗,親自把牢度叉迎進皇宮。並搬來寶座,和自己並排坐定,恭請說法。
牢度叉眼珠子一轉,傲慢地說:“大王別急,我這佛法是屁股上壓疤、肘子上結痂,讀了萬卷佛典才學成的。不知大王聽後,怎樣酬謝?”
“我有言在先,要啥給啥,決不吝惜!”
“此話當真?”牢度叉惡意試探。
“絕無戲言!”國王堅定地回答。
“我什麼也不要,隻給你身上釘一千顆釘子,可以嗎?”
“完全可以。”國王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並約定牢度叉七天以後動手。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全國。成千上萬的百姓雲集宮門,勸阻國王不要聽信讒言,別讓牢度叉在身上釘釘。兩萬夫人,五百太子,一萬大臣也哭天喊地地哀求國王不要上壞蛋牢度叉的當。
國王深受感動,說:“感謝大家一片真情。但為了尋求佛道真言,我主意已定,決不更改!”
七天到了。人們把皇宮圍得水泄不通。牢度叉提著釘盒,拿著錘子,早早地來到宮中。
國王讓喧鬧的人群安靜下來,對牢度叉說:“請大師先說法,後釘釘。不然,先將我釘死,就聽不到佛法真言了。”
“那當然。”牢度叉用沙啞的嗓子大聲說:“大王請聽,世上一切事物都非永恒,如窮人會變富,富人會變窮,凡有生命的動物都會有痛苦,就像鐵釘釘進肉裏一樣。”他說完至理名言,就在國王身上釘釘。咬牙切齒地將一千顆鐵釘釘完,偷偷地溜走了。
圍觀的大臣、親屬、百姓們手捂雙眼,慘不忍睹,嚎啕大哭,聲如雷鳴,淚如雨下。
哭聲驚動了上界天神,向下界一看,才知道毗欏竭梨王為佛法獻身。帝釋天化作人身,問國王:“大王不懼疼痛,身釘千釘,如此獻身,是想做魔王呢,還是想當梵王?”
“不求享樂,隻求佛道。”
“身體釘壞,血如泉湧,難道不後悔?”
“絕不後悔!”
“何以證明?”
“讓釘壞了的身體恢複健康!”國王發誓。
話音剛落,奇跡出現了,國王身上的鐵釘全部掉在地上,鮮血立止,皮肉完好如初。頓時天神、王公、百姓歡呼雀躍,奔走相告,歡慶的鼓樂響徹京都。
這個故事繪於北涼第275窟中層的最西端,是莫高窟最早的本生故事畫之一。畫師選擇了釘釘這一慘不忍睹的場麵來表現整個故事。畫麵中的國王盤腿而坐,以超人的忍耐力承受著肉體的極大痛苦。表情鎮定自若,表現出矢誌求佛道的堅定信念。旁邊赤身的牢度叉僅穿件褲衩,兩眼瞪圓,左手持釘,右手高舉鐵錘,欲用力狠砸。兩個主要人物性格鮮明,對比強烈,十分傳神。國王膝下慟哭的眷屬,增加了畫麵的悲劇氣氛。人們聽說太子要離開王宮,紛紛前來相送。太子與眾人依依惜別,灑淚而行。走了半天,停在樹下休息。這時,來了幾個婆羅門討馬,太子立即把馬卸下送給他們,自己拉車繼續前行。走了不遠,來了幾個婆羅門討車,太子又把車送了人。就這樣,一路上他把全家人穿的衣服、隨身帶的錢財,全部施舍給了婆羅門,變成了一無所有的窮光蛋。他隻好背著兒子,曼坻背著女兒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