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出版《上海寶貝》的文學評論家白燁說:“這是一本獨特的小說,讀後給人沉重感,久久揮之不去。不能僅僅把它看成是留學文學,它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麵上給人啟示。”
作家王朔撰文高調評價:“九丹在寫作方麵非常坦誠,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坦誠,我認為做到這一點很了不起。”
評論家李陀說:“《烏鴉》不同於中國以往任何一位作家寫的書籍,它代表了全人類的作為弱勢群體的女性向男權社會和金錢社會發出的一聲呐喊。這部小說很有可能作為一部經典而存留於中國的文學史中。”
對於以上眾口不一的評價,九丹做出了冷靜地回應。這一點被許多批評家讚賞為勇敢和大氣。九丹說在小說中她想更深一層揭露出的一個窮國對富國的向往,一批在海外追求幸福與理想的女人在展現自己、陷入飛蛾撲火的境地的同時所犯下的錯誤。在自省與懺悔的小說中,九丹認為自己是“女性自剖的第一人”,正如她在《烏鴉》的扉頁上所說:“如果把寫作比作脫衣服,那麼脫了衣服之後,我不會炫耀自己的乳房有多美,而隻是想把我的傷口指給別人看,並且告訴他們,這些傷口首先是我個人的罪惡,其次才是他人的罪惡。”
對於指責她是妓女的人,九丹說:“如果說因為我寫了《烏鴉》這本書,全人類的人都把我當作了肮髒的妓女,如果因為你們把我當做妓女看,而使你們真的幹淨了起來,使得你們的精神有了亮點,使新加坡的女人能夠開始分析自己從而對於一些其他的弱者對於一些可憐人表現出真正的同情,那麼你們全都把我當做妓女又有什麼不好呢,我就當這個妓女了。”
應該說,“《烏鴉》表現女人在異鄉生存的掙紮和痛苦,把隱藏在文明背後最劣根性的一麵暴露給我們,在表現人物命運的起落裏深懷救贖意識和懺悔。作者是沉痛而客觀的,作為第一部以留學生活為題材的另類作品,《烏鴉》自有其價值。如果說李陀先生所推崇的,它將進入文學史,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如果說像有的論者告誡:忘了九丹吧,也忘了這隻嗑嘴的《烏鴉》。”“烏鴉”毋寧說是一隻起飛的“雞”,“正在文學市場的上空做一次短暫的飛翔”,對《烏鴉》的價值有所貶損;那另有論者所說的:“就《烏鴉》來講,它在描寫留學生活類作品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不論這部作品今後的命運如何,它都將被敘述,即使進了文學史,也不必奇怪。”此言,讓人不能不信服。
情色實錄日記:木子美與《遺情書》
關於木子美
木子美,原名李麗,網絡作家。1978年生於廣東梅州,祖籍潮安。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哲學係。曾就職於南方日報集團,先後在《21世紀經濟報道》和《城市畫報》做采編。2003年1月開始在《城市畫報》寫性專欄;2003年6月19日因在網上公開自己的性愛日記《遺情書》,以下半身寫作而一夜成名;2004年在上海生活並寫作,為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的報刊寫專欄,並寫私人日記《從良》;2005年就職於博客網,負責播客頻道,並建立個人播客“木的工作室”,關注另類生活;現從事欄目編輯、專欄作家、記者、網站代言人等職業。
關於《遺情書》
從2003年6月19日起,木子美開始在網上公開自己的性愛日記。在日記中,木子美記述了與不同男性之間的性愛經曆,並把日記冠名為《遺情書》。木子美在《遺情書》中記錄了她與廣州某著名搖滾樂手的“一夜情”故事。故事以白描的手法,再現了她與這名樂手做愛時的大量細節。她在日記中直呼該樂手的真實姓名,並對其性技巧和能力進行了描述。《遺情書》在網絡連載之後,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使木子美“一炮走紅”。事發後,木子美曾迫於壓力關閉了一段時間的日記,但重新開放後,訪問量更是急劇飆升,網民們發表了大量議論。木子美日記被迅速轉貼到各大網站,又在網民間四處流傳。在音樂界、傳媒界及網絡上引起極大反響。木子美的生活態度、“寫作”方式所引發的廣泛爭議和探討,是當年文壇的一大事件,被網民們稱為“木子美現象”。2003年11月,木子美的《遺情書》由江西某出版社正式出版,但剛上市便被禁售。這種正版的《遺情書》包裝比較精美,書中有不少木子美的生活照。整本書被分成了5個版塊,除了“你‘性’什麼的專欄”“性愛日記《遺情書》”之外,木子美創作的詩歌、隨筆、小說所占的篇幅在整本書的一半以上。雖然出版社此前表示,出版的書是經過刪減的,而且性愛日記的篇幅也不到一半,但是書中對性的描寫還是比較明顯。隨後,即有各種版本的盜版《遺情書》暗中行銷。這種盜版書,均直接從網上下載並經過節選,然後進行粗糙印刷裝訂完成。木子美《遺情書》的出現,將“美女文學”演繹得活色生香,將“身體寫作”又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木子美將自己的一夜情和其他性生活細節和盤托出,並用細節描寫的方式公布於網上,與衛慧、棉棉、九丹們的半自傳相比,木子美的日記體對自我隱私的曝光就更為赤裸,其寫實作風也就更為大膽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