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孤雲這時候的衝關的確到了關鍵時刻,他努力的調動這那些狂暴的內力衝擊著任脈。雖然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修習,這任督二脈稍微有一些鬆動的跡象,但是作為人體內的兩根主脈行程之長所經穴道之多,所以對內力所需甚重,的確不是那麼容易打通的。

作為一個武者來講,能打通任督二脈者,皆為上等之姿。而入任督境,才可算是一個真正的武林中人。之前的周天境不過是為後麵打基礎而已,哪怕是大周天境後期與任督境隻一牆之隔,二者的差距也是極大的。蓋因周天境時,人體奇經不順,八脈不通,故而雖也練氣,但是一個不通暢的的身體容量是很有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周天境時能修煉的最高功法也就是黃階,而且還不能運用自如,就是內力供不上所製。而進階到任督境後,奇經八脈已經打通,故而內力可以循環不息,在練氣的滋養下,經脈的堅固程度和容量還可以不斷的提高,隻要循序漸進的修煉,那麼身體所能容納的內力就相當於無限的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隨心使用黃階功法了,而且隨著內力的增加境界的精進,綠階功法才是任督境最合適的功法。至於後麵的元神境,由於可以自成一方小天地,所以在修煉出元神之後就可以修煉藍階功法了。再到後麵修煉出自己的天地,那麼就可以換成紅階功法。至於紫階和橙階的功法則是需要歸虛境的修為才可以窺探,此時,便是可以初探天機了。當然,也有一些高階功法是可以從周天境一直修煉到歸虛境的,隻是此等逆天之法,很是難尋罷了。

人體有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髒腑,又無表裏配合關係,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任脈,行於腹麵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

道家借由小周天的行氣鍛讚,將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水榖精微)結合凝練成「氣」,而稱為「藥」,此即練精化,又為「初關」;爾後再進入大周天練氣化神階段,謂之「中關」;最後再進入大定階段,達「上關」之練神還虛,而入道體。其中周天的運行以任督兩脈為主,這種後升前降的機製,稱為升陽火而降陰符,即為打通任督二脈。初關為九月關、中關為十月關、上關為九年關,可見修練之不易。

此刻的沈孤雲正調動著內力衝關,由於體內的潛力已經被徹底的激發,大還丹的殘餘藥力也盡數揮發出來,所以此刻他體內的力量變得有一些狂暴。其實沈孤雲也是有一些無奈的,這些狂暴的力量在他體內橫衝直撞,弄得他痛苦不堪,如果不快些調動這些力量衝擊穴道的話,恐怕不多時就會爆體身亡了!

這時候也來不及多想,他默念起衝擊任脈的口訣: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循環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後再回流注入肺經。。。而後再依照口訣從肺經開始,真氣由丹田調動而出,從肺經衝擊經由玉堂穴、中庭穴、巨厥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水分穴,神厥穴等穴道,一句勢如破竹,沒有遇到任何阻力,並且根本沒有用到沈孤雲自己去用力衝擊,完全就是憑借著大還丹殘餘藥力所化作的內力去自行突破這些穴道,直至氣過氣海穴、關元穴。達到任脈穴才稍微遇到一點阻力,但是在沈孤雲猛的用力一衝之下,這處穴道也突破過去。而後運氣向上一路突破了曲骨穴、中極穴、石門穴等穴道,直至唇下承漿穴。此處乃是打通任脈的最後一個穴道,因任脈主血,故任脈通,氣血旺。可增強體質、百病不侵,就身體強度而言,一般的不入品階的武器是傷不到的。在強大的藥力的作用下,沈孤雲也是稍微一用力,承漿穴也一擊而破,即刻,沈孤雲隻感覺全身血液流轉自如,並且充滿了力量,任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