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車鎖的使用事項。下車時,一定要檢查方向盤鎖、後備箱鎖以及底盤鎖是否鎖好,以防歹人用解碼器作案,如果你用遙控器鎖車後,記得要用手扳一下把手,防止犯罪分子用車鎖遙控屏蔽器作案。
2.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與人爭執是生活中一種常見的現象。每個人由於出生背景不同、文化水平差異,對同一件事看法也會不盡相同,加之個人的認識水平有限,每個人都不會首先承認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於是一場口舌之爭在所難免,每個人都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似乎隻有這樣才會給自己帶來榮譽感,但爭執也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如一些無意義的爭執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如果爭執發展升級,很可能會破壞你的人脈關係等。
爭執的起因通常有三種:一是企圖改變一些事情或現況。二是想要引起旁人注意。三是感到憤怒或喜歡爭辯。對付第一類多事型,不妨先讓對方暢所欲言,再使用前麵所說的技巧處理。但碰上第二、第三類人時,則必須先認清狀況再決定如何應對。不甘寂寞的人引發爭吵的目的隻為求別人注意。他們很清楚,隻要激烈地唱反調,就會有人注意。另一類尋求注意者的表現方式則較溫和,他們純粹為反對而反對,硬要把黑說成白,白說成紅。碰上這種人,不妨微笑點頭,然後改變話題。你不必奢望要教育或改變這種人,讓他們相信所願相信的事。好戰者則通常是因為對事不滿而找人爭吵。我們應該保持冷靜與不介入的態度。存在意見分歧時,要尊重對方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就可以避免激烈的爭執場麵。通常情況下,隻要有一方不強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看法,另一方也不會堅持到底。
麵對不同的意見時,要坦然接受,積極交流,而不是進行無謂的爭吵。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指出:普天之下,隻有一個辦法可以從爭論中獲得好處,那就是避開它。生活當中的爭執十之八九是讓爭執的雙方更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不必要的爭論,不僅會使你喪失朋友,還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個說話水平很高的人,是絕不會用爭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
麥金利任美國總統期間,一天,幾個人衝進他的辦公室,向他提出一項抗議,為首的是一個脾氣很大的議員,他一開口就用難聽的話咒罵總統,而麥金利卻顯得異常平靜,他一言不發,默默地聽這些人叫嚷,因為他知道,現在作任何解釋,都會導致更激烈的爭吵,這對於堅持自己的決定很不利。所以,麥金利默默無語地任這群人發泄他們的怒氣,直到這些人都說得精疲力竭了,他才用溫和的口氣問:“現在你們覺得好些嗎?”此時,那個議員的臉立刻紅了,麵對總統平和而略帶譏諷的態度,他頓時覺得自己好像矮了一截,覺得自己粗暴的指責根本站不住腳,而總統可能根本就沒錯。接著,總統開始耐心向他們解釋自己為什麼要作那項決定,為什麼不能更改。雖然,這位議員並沒完全聽懂總統的話,但他在心理上已經完全服從了。他回去報告交涉結果時,說道:“夥計們,我忘了總統所說的是些什麼了,不過他是對的。”
麵對對方的咒罵和責難,麥金利總統並沒有和他們激烈爭吵,而是憑著他的自製力和耐心在心理上打了一個勝仗。美國眾議院著名發言人薩姆·雷伯說道:“如果你想與人融洽相處,那就多多附和別人吧。”他這番話並不是說要你必須同意別人所說的一切,而是讓人們友好相處。無休止地激惱別人和爭執會影響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想要融洽相處,就要避免爭吵。林肯曾說:“寧可給一條狗讓路,也比和它爭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狗殺掉,也無濟於事。”遇到那些蠻橫不講理,或者為了顯擺自己而處處和人爭執的人,我們更要避免和他們爭吵。在非原則問題上避免和他們發生衝突,否則隻能浪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學會避免不必要的爭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第一,認真接受不同的意見。當別人指出你的錯誤和不足的時候,你要虛心接受,積極改正錯誤;當別人的意見和你不一致時,也要耐心傾聽。不同意別人的觀點時,不妨一笑而過。
第二,不要急於為自己辯解,固執己見。把自己的觀點當做至高無上的真理,把自己的話當做金科玉律,這樣的人總免不了和別人爭吵。因此,先冷靜地聽完對方所有的觀點,客觀地分析和思考,說不定就能從中獲得極大的益處,客觀冷靜是最好的說話態度。
第三,說話要誠實、坦然。當發現自己有錯誤時,就不要再為此而掩蓋或找理由,那樣隻會欲蓋彌彰。誠懇地向對方坦白自己的錯誤,並且請求他的諒解,這樣做就不至於爭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