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天(1 / 2)

“父親,父親”王府裏一個七八歲的幼童追著一個三縷長須,麵相儒雅的中年男子叫道。男子轉過身,慈愛的笑著說:“天兒,不在學堂學習,怎麼跑回家了?”

“父親,孩兒,孩兒…”幼童囁嚅著。

“怎麼了天兒,可是出了什麼事情”男子眼見孩子囁嚅著不說話,皺眉問道。

“父親,孩兒是不是比別人笨,為什麼他們都笑我…”孩童苦著臉說。

“胡說,天兒為父不是說過,不要聽信這些話語嗎!?”男子一聽,語氣立刻嚴肅道。

“可是,先生讓背誦文章,他們隻半個時辰便能背誦了,孩兒過了一個多時辰仍不能記住,他們笑小孩兒笨,父親,孩兒是不是真的笨?”孩童說到這,眼眶中似有水霧凝聚,一張清秀的小臉也布滿了委屈。

男子歎了一口氣:“天兒你不笨,你聽父親說,聖人道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什麼是聰明,什麼是笨,聰明的人真的聰明嗎,笨的人又真的笨嗎?天兒隻要你肯勤奮學習,終有一天你會超越別人,也沒有任何人再笑你。”

“父親,孩兒一定會努力地,以後他們就不會笑天兒了。”雖然不太清楚父親話裏的意思,可是為了不讓小同學們笑話,王天小小的臉上寫滿了堅毅。

“恩,好,既然回來了,就別去學堂了,去後院找你母親去,一會我和先生說一聲。”

“不,父親,孩兒要努力學習,現在就回學堂,一定要背好這篇文章。”說完,便轉身朝著學堂的方向一路小跑過去。

“唉!”男子看著孩童遠去的背影歎了一口氣。“天兒從小智力似比其他孩童低下,不過天兒小小年紀性子卻也堅毅,以後天兒的生活不知是憂是福啊。”

男子姓王名博,王家村人,父母早亡,年少時背井離鄉,出外求學,後來高中舉人,經人幫忙,便在一個縣城做了主薄,娶妻成家,日子過得殷實,隻是已過而立之年,卻膝下無子,隻是夫妻二人感情甚篤,不願納妾。忽一年秋天,王博辦完公,出來衙門,卻見一行秋雁飛過,頓起歸思。第二天便辭了官職,收拾細軟,夫妻二人回了老家。卻也是奇,次年王氏有了身孕,生了一個男孩,起名叫王天。王博喜不自勝,酬神謝祖,建橋鋪路,著實做了不少善事,村民也沾了王天的光,好酒美菜,吃了個痛快。隻不過孩子也長越大,卻比同齡的孩子少了份機靈,人也有些呆衲,這自然成了王博一塊心病。

王家村地處西南,位於陳國臨陽郡安懷城附近的一個村落。全村三百多戶,村東口有一間學堂,是全村人出資辦起來的,王博家在村中屬於有身份地位的人,族中大事小事也得詢問聲舉人老爺,才好差辦。

王天放了學後,卻沒像其他的孩童結伴去玩耍,而是一個人回了家,到自己屋中,打開了書,大聲的朗讀起來。“恩,我剛剛能背好,但過了一會卻總有忘的,今天晚上我要多背幾遍,千萬不能忘。”背了一段時間卻聽見管家福伯來喚王天吃飯,王天放下書,自語了一下,便轉身出了屋。來到大廳,看見父親母親,都在等著他,王天露出笑容不由小跑了過去。

“天兒,慢些,當心別摔到。”王氏看見王天跑了過來,立馬關心道。

“母親,今天吃些什麼啊,天兒想吃魚。”

“小饞鬼,當然有魚了,不過可要慢些吃,當心魚刺。”王氏慈愛的笑道。

“咳,食不語,吃飯。”王博發話了,一家人在溫馨又靜謐的氣氛中用過了晚飯。此時正值盛夏,一家人吃完晚飯,便到院中的亭子裏乘涼,涼風習習,攪亂竹影,叫了一天的知了也在此刻享受著這難得的清爽。王天躺在母親的懷中看著天上的星星,忽然問道:“父親,天上有神仙嗎?”王博一愣,呆了一會才道:“為父早年出去求學,卻聽人說著世上有群人能焚江煮海,移山搬嶽,為父也不知真假,畢竟沒有親眼見過,若不是此人乃為父好友,為父肯定斥為荒謬。”“神仙神仙,肯定是神仙,天兒也想做神仙,這樣他們就不會笑天兒了。”王天眼露神往之色。“嗬嗬,做神仙?我們天兒好大的誌向呀。”王博嗬嗬笑道。王氏也是露出慈愛的笑容。“恩,不早了,我們回去吧。”一家三口起身想著臥室走去。天上星月交輝,銀河倒垂,冥冥不語,這世上,多少際遇有豈是我們所能猜測的到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