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能想歪的冰火兩重天(1 / 2)

第二天,李銘召集了六千頭黃金聖龍帶上,隨行的還有三千來個鎏翼熾天使,再次來到地塹的峽穀處。

這處峽穀邊沿的地方沒有什麼數目,但距離岸邊更遠的地方就有不少的數目了。聖龍們在他的命令下,排著隊開始沿著那兩塊大石頭的表麵噴火焰龍息。

黃金聖龍的火龍息最高的溫度能達到三千多度,燒的久了,石頭都能燒融化。不過它們需要長時間連續工作,李銘需要體諒一下它們,讓它們噴出兩千度左右的火就差不多了。

在峽穀狹窄河段的懸崖兩壁,幾千頭聖龍每組二十頭,一組排著隊想石頭表麵噴火,而後麵緊接著的另一組就朝北噴火的石頭表麵噴冰。等冰化了之後熾天使就用長劍去敲或者撬

一冷一熱之下,石頭表麵很快就開始理解崩落。

李銘駕著聖龍不時在三十公裏寬的河道上觀察。石頭崩落的速度雖然並不是很快,雖然但至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力。

睡著冰火兩重天的次數越來越多,八十米高以下地方慢慢向內凹了進去,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眼看著情況越來越好,李銘擔心後麵會有什麼變化,便一直在這邊呆著。聖龍長時間使用龍息,能量消耗非常快,他也看在眼裏,便讓聖龍三班倒,這樣能讓聖龍獲得足夠的休息。

雖然那樣做速度慢了不少。但在冷熱輪番刺激下,岩石內部的裂縫越來愈多,越來越深。石頭崩解的速度也在不斷提高。

僅僅是一天時間,懸崖上方就多出了一個伸出來一兩百米的“屋簷”,那是上方殘留的岩石。李銘沒打算將它們也弄掉。

按照他的估計,懸崖壁越往裏麵燒,高度會越矮,最後能有四十米就差不多了。

如果按照這個高度,一些小船都是可以在河邊航行的。而最重要的是,這兩塊石頭都很堅硬,地塹兩側應該還有很深在地下埋著。以後被留下的頂部,甚至可以建一座城市,或者建一座橋之類的。甚至連地基都不用打。

不過要建一座三十多公裏寬的完全懸空的大橋,就算是在地球那樣建築技術發達的星球,也沒辦法做到呢。他現在也就是想想而已。不過不去管上麵的石頭,能節省不少的工作量倒是真的。

不過這樣做雖然有了效果,但李銘也不能閑著了。大量的石頭被撬落,熾天使不可能有那個時間將碎石弄到岸上去,隻能任它掉落到峽穀底部。

而這個時候,李銘就能派上用場了,或者說他的空間就能在這件事上發揮一定的作用了。

峽穀的水很深,在這一段,至少有八十米的深度。但是兩岸被石頭堆高了二十多米。如果不將石頭都撈出來,這河道就會變淺,說不定在旱季都能引起上遊發生洪水的。

那麼深的水,而且水流還很急,他當然不可能下水去撈石頭。隻能是連通水一起收進空間裏,然後再講那些水排出去。

那樣做,他連河床一些不知道被衝刷了多少年的大石頭也撈了起來,倒也算是清理了一下河道。

這個工作說辛苦也不辛苦,但是需要長時間留在這裏,或者隔幾天就來一趟收石頭。

不過他發現那些石頭也不是沒用處的。小塊的用作建築也是很不錯的材料。而有些大塊的,如果有切割機的話,倒是能弄出不少的高品質建材料甚至是裝飾品之類的。

於是他不得經常來回奔跑了。

一旦空間內的石頭裝滿了,他就帶著石頭回到營地,找一個地方將石頭存放好,然後待上兩天順便處理一下營地的事務,然後再去峽穀。

他忙活著,一時間就忘了要回地球的事情。

擴寬河道的工作,進展越來越快。從開始的每天兩百米,到半個月之後,每天都能向內深挖五百米的了。而這個速度還是兩邊河岸同時進行的。但是如此一來,李銘甚至將所有的熾天使都招了來,而且他也沒時間將石頭送回營地了,每天就忙著在河水中撈石頭。

大半個月之後峽穀最狹窄的那一段的懸崖已經向內挖了五六公裏了。但李銘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靠近河麵的那一部分,想要依靠這種辦法是來繼續挖掉,幾乎是不可能的。

冰也許能影響到水深幾米深,但是火卻無法影響到那個深度。所以水麵附近的根本無法這樣弄了。他眼看著有兩岸都有幾公裏寬的平台可以裝碎石了,便讓聖龍和熾天使先弄高處的。平台正好裝碎石。他打算回去地球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將這剛露出水麵高度一兩米的平台也搞掉。他覺得至少也要搞掉三四十米才能起到疏浚河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