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品茶,四季養生之道(1 / 2)

相傳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農時代,神農(也就是遠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為了給人治病,經常到深山野嶺去采集草藥,他不僅要走很多路,而且還要對采集的草藥親口嚐試,體會、鑒別草藥的功能。

有一天,神農在采藥過程中嚐到了一種有毒的草,頓時感到口幹舌麻,頭暈目眩。他趕緊找一棵大樹背靠著坐下,閉目休息。這時,一陣風吹來,樹上落下幾片綠油油的帶著清香的葉子,神農隨後揀了兩片放在嘴裏咀嚼,沒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頓時感覺舌底生津,精神振奮,剛才的不適一掃而空。

他感到好奇怪,於是,再拾起幾片葉子細細觀察,他發現這種樹葉的葉形,葉脈、葉緣均與一般的樹木不同。神農便采集了一些帶回去細細研究。後來,就把它命名為“茶”。

唐代詩人元稹還有一首著名茶詩——《一字至七字詩·茶》

茶的養生作用

提神解乏

茶葉含有3~5%的咖啡堿,咖啡堿是一種白色絲光針狀的結晶體,被人體吸收之後,能起到加強大腦皮質感覺中樞活動、對外界刺激的感受更為敏銳、能使精神振奮的作用,在醫學臨床上,用它治療傷風頭痛,療效顯著,而且沒有副作用。

西藥中的阿司匹林等主治感冒頭痛的藥片,差不多都有咖啡堿的成份。另外,咖啡堿對心肌有直接增強收縮的作用,並能擴張冠狀動脈和腎髒血管,還可作治療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一種輔助劑。

茶葉中的咖啡堿還不同於普通純咖啡堿,它與茶湯裏的其它物質中和,形成一種混合物,這種混合物在胃內酸性條件下,失去了純咖啡堿的活性,和對胃的刺激性,當混合物進入小腸的非酸性環境中時,咖啡堿又能還原釋放出來,被血液吸收,從而發揮它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除疲勞的作用。

除脂解膩促進消化

首先,咖啡堿能興奮神經中樞係統,影響全身的生理機能,促進胃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其次,茶湯中的肌醇、葉酸、泛酸等維生素物質以及蛋氨酸、半腕氨酸、卵磷脂、膽堿等多種化合物,都有調節脂肪代謝的功能。此外茶湯中還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們能夠溶解油脂,幫助消化肉類和油類等食物。

如“烏龍茶”,目前在東南亞和日本很受歡迎,被譽為“苗條茶”,“美貌和健康的妙藥”。烏龍茶有很強的分解脂肪的功能,長期飲用不僅能降低膽固醇,而且能使人減肥健美。

預防齲齒去除口臭

茶葉中含有較豐富的氟,齲齒的主要原因是牙齒的鈣質較差,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它們結合之後,可以補充鈣質,使抗齲齒能力明顯增強。茶本身是一種堿性物質,因此能抑製鈣質的減少,起到保護牙齒的作用。

利尿排毒

因為咖啡堿能阻抑腎小管對水份的吸收,同時,能擴張腎髒血管以暢通血液。所以有利於毒質順尿流排出尿道。

預防輻射

據報道,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事件中,凡有長期飲茶習慣的人存活率高。因為茶葉中所含有的單寧物質和兒茶素,可以中和鍶90等物質,減少放射性物質的傷害。

由此看來,茶葉作為一種飲料,不僅能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除膩、減肥健美,而且在醫療上也有它的作用。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對於飲茶的弊端,也要提醒人們注意。茶雖有利於身體健康,但絕不是飲用越多越好,茶越濃越好。飲茶一定要適量。胃寒的人,不宜過多飲茶,特別是綠茶,否則等於“雪上加霜”,越發引起腸胃不適再如神經衰弱者和患失眠症的人,睡眠以前不宜飲茶,更不能飲濃茶,不然會加重失眠症另外,一般不應該用茶水送藥,以免降低藥效。

養生茶

平時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喝茶。但除了品茶外,喝茶也能保健、養生、治病。下麵就給大家推薦幾種養生茶

玫瑰花茶幹玫瑰花6~10片,放入茶杯中,衝入熱水,即可飲用。

功效玫瑰花性溫味甘,適合肝胃氣痛、胸口腋下脹滿疼痛、易怒者飲用。

荷楂菊茶以荷花(6克)、山楂(15克)、金銀花(3克)、菊花(10克)組成。把這些材料加入500毫升的清水中,煮沸即可飲用。

功效荷花性甘平溫,清肺熱,祛濕消腫山楂酸甘,行淤血金銀花甘寒,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