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百穀(1 / 3)

話說這世間本是沒有什麼神靈妖魔的,自太古之初,混沌初開,萬物皆為鴻蒙。又曆盡無數數萬年計,人類眼見的周遭世界,日升日沉,月盈月虧,晝夜更換,四季交替,電閃雷明,狂風暴雨,又有天災地禍,往往死傷無數,人生人死,非人力所能為。於是神靈妖魔之說,流傳於世。正所謂,九天之內,是諸般神靈府邸,是為天界;九幽之下,定是那邪魔所在,視為魔界。

自太古以來,萬物生靈皆難免一死,或死於疾病,或滅於災禍……作為萬物靈長之人類,更是對神靈妖魔頂禮膜拜,向神靈祈求福祉,向妖魔跪拜避於災禍。然而人類在追求生存的原動力下,在一代代無數才智之士不斷探尋之下,雖不能達到長生不死的境地,但也可以達到延年益壽之效。正所謂,練武習道,強身健體,懲奸除惡,是為武林正道之伸張。

然練武習道皆受靈力支撐,武者道者體內積攢靈力愈高,所能發揮的功力愈厲害,而靈力失就功力滅,就會與普通人並無二異。又有靈力修為到一定境地,就會形成魂之碎片,成為自己靈力水平的標杆,自身所擁有的魂之碎片越多,靈力水平越高,然想要再形成魂之碎片,就需要更多的靈力。世間皆流傳靈力水平有九大境界,即煉氣、築基、結丹、元嬰、化神、煉虛、合體、大乘、真仙,每一階段皆需要九塊碎片,正所謂,九九歸一,當一武者道者煉就八十一塊碎片,即所謂的真仙九層,已有通天徹地之能,但這隻不過是人間傳說,自古至今,未有人能達到這個水平,就是真仙階段都未有人觸摸。

然世間萬物皆有靈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有靈力聚集之處,稱為靈脈,是練武習道最佳出處,世間一直流傳著世上存在八大靈脈,道是:“天乾,自強不息;地坤,厚德載物;離火,類族辯物;坎水,作事謀始;巽風,申命行事;震雷,恐懼修省;兌澤,辯民安誌;艮山,裒多益寡。”又有無數天材地寶遍布浩瀚大陸各處,靜待英雄之士前去探尋!

說到練武習道,就要說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人稱“百穀子”的先生,這位畢生都在探尋這片浩瀚大陸的先生,將一生探尋所見所聞寫在一本書上。而到暮年終老之時,在一個豔陽高照的夏日,行至一處叫著桃樹村的地方,這是一個三麵環山的村落,山上古木蒼天,蔥蔥鬱鬱,村前被一條大河隔斷,大河水流湍急,可知大河源於此處不遠處的高峰之上,河水清澈見底,可見河水並不是很深。一座石橋橫跨大河之上,連接大河兩岸,看來是連接外地的唯一通道,此時正值酷夏,依稀可見一群結伴而行,在河邊嬉戲打鬧的孩童......“看來又是一處遠離塵世喧囂的地方!”老者心理默念著,過了石橋,來到河邊,人早已口渴難當了,正準備俯身用那雙早已結滿老繭、皺紋遍布的手,捧起些水來解解渴時,一個約莫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喊住了他,“老先生,你慢些,這裏水流很急,我出來時剛好帶了個水瓢,我裝些來給您老人家解解渴吧!”說著就蹲下身,從隨身口袋中取出水瓢,在河水之上左右輕拂幾下,舀起一瓢水,起身來到百穀子麵前,“給,老人家,您口渴了吧,咱這村前的這條河哇,水那可是清涼甘甜可口著呢,正是解暑的良藥呢!”年輕人滿帶笑容的說著,把水瓢遞到百穀子麵前,百穀子上下打量著年輕人一番,微笑著對年輕人說道:“那就謝謝年輕人啦!”說完接過水瓢,“咕咚咕咚......”喝了起來,不過一會兒,一瓢清水就喝完了。“真是爽啊,謝謝你了,年輕人,哈哈......!”老年人好似年輕了幾十歲,爽朗的大笑起來,就把水瓢遞給了年輕人。年輕人狐疑的看幾眼百穀子,接過水瓢,也大笑起來,“老人家,你說哪裏去了,應當的應當的!”接著又蹲下身,又舀起一瓢水遞到百穀子麵前,“夠啦,年輕人!”百穀子微笑著說著,“天氣這麼熱,你也渴了吧。你自己也嚐嚐吧!”“誒,好的!”年輕人也“咕咚”幾下就把一瓢水一飲而盡,就把水瓢放入隨身攜帶的袋子中,就和老年人在河邊閑聊了起來!“老人家,你是外地來的吧,家中有哪些人呀?”年輕人問道,“恩,不錯!老人家我啊四處飄蕩,無依無靠!”老年人淡淡說道,抬頭向遠處望去,“額...老人家,我不知道這些,不好意思,還請您不要在意!”年輕人略帶歉意的說著,百穀子扭過頭,麵帶微笑的看著年輕人!年輕人有些茫然失措,心理嘀咕道,“這老年人還真是個怪人!”尷尬地又問道,“老人家,還不知道怎麼稱呼你呢!?”“叫我百穀子就可以,不知年輕人怎麼稱呼?”百穀子真誠的問道。“晚輩司徒啟!”司徒啟看著百穀子如此真誠的看著自己,倒是有些難為情起來,又接著說:“我是村裏的一位私塾先生,此時正是酷暑正午時分,有幾個學童沒在學院裏休息,想必是跑到河邊玩耍去了,我擔心會出現什麼意外,就出來找找他們,不知百穀子先生有沒有看見他們!”司徒啟麵露焦急神色,也緩和了剛才的尷尬境況。“司徒先生,莫急!剛才在橋頭看見一群孩童正往這邊而來!你看,他們不是過來了麼!”司徒啟順著百穀子手指的方向望了去,正有一群結伴嬉笑而來,臉上焦慮神色便就散了去,微笑著感激地對百穀子說道:“多謝老先生了!”不過一會,這群孩童到他們眼前,歡笑之聲也散去了,慢慢地走到司徒啟麵前,這才看見有七個孩童,五男二女。站成一排低著頭,低聲說著:“先生好!”司徒啟麵帶慍色說道:“是誰叫你們出來玩的!不知道學院的規矩嗎?是誰帶頭的?”這時有倆三個稍小些的孩童瞟了瞟一個皮膚略有些黑的男孩,這些細小的主動怎能瞞得過大人們的眼睛,“誌誠,是不是又是你!我不說些什麼了,回去把《弟子規》抄五遍,你們六個抄三遍,回去吧,下午還有功課!不過如果還有下次的話,就不要再來學院了!”“知道啦,先生!”就往村裏走去了,幾個孩童不時回頭看看,見先生沒有跟來,又歡跳嘻哈起來!“讓您見笑了,老先生!想必先生中午還未吃飯吧,我帶你進村,到寒舍將就一下吧!”司徒啟麵帶笑容說著!聽到司徒啟這麼一說,百穀子倒還真覺得有些餓了,就略微點點頭,說道“那就叨擾司徒先生啦!不過呢,孩子本性天真活潑,本是好事,做事不可抹滅人之本性!育人之道,給予善意,剔除惡念,此乃根本,切記!”司徒啟忙忙點頭道:“先生教育得是,這邊請!”倆人就一前一後往村中而去。“本村叫桃樹村,因本地適合桃樹生長,村中處處都可以見到桃樹,到了春季更是漂亮,村中處處粉紅,煞是好看!嗬嗬...”司徒啟邊帶著路邊笑著說。“如此美景竟錯過了,煞是可惜呀!”百穀子搖頭歎聲道。“先生沒關係,沒飽眼福,口福倒是有的,本村的桃子那可是清脆甘甜呢!嗬嗬...”司徒啟微笑著說道。百穀子看了看司徒啟,也笑了起來!倆人在村裏轉悠了不一會,就來到了司徒啟的學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