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北洋水師,也還是有些傲氣的!
上次被英法聯軍鑽了空子,或許內心深處還自我安慰情有可原。這次麵對幾乎是“光明正大”來襲的倭國艦隊,如果再戰敗……誰能承擔得起後果?
所有北洋水師一開始就精銳盡出,擺出一副決戰的姿態!
另一方麵,倭國人的旗艦吉野號上。
倭國軍方高層正在舉行軍事會議。
海軍大將吉田良辰坐在主位,其他各個海軍將領環繞而坐,各個都神情肅穆。
他們很清楚的製度,這是倭國和大清的一場賭國運的戰爭。
此戰若勝,倭國必將獲得大量的資源和市場,讓國內的資本主義更加強大。同時也終於能真正去布局“大東亞共榮圈”的幻夢了!
如果輸了,自然萬事皆休。
倭國國內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良好局麵,恐怕又會被破壞。剛剛上升的國力,也會墮落深淵。更嚴峻的是,就在此時此刻,倭國侵略朝鮮和大清的同時,倭國國內就還有兩個“海外藩”的大名在鬧獨立呢……
一旦戰敗,別說發展了,搞不好小鬼子自己就分裂甚至亡國了!
吉田良辰深吸一口氣,環視四周,開口道:“諸位!其他話,已經不必多說。早在我們從大太陽帝國啟航時,就已經非常清楚今天的局麵了。今日一戰,隻許勝,不許敗!否者就算是切腹自盡,也無法減輕我們的罪責。必然愧對天皇和大和民族,那我們就都是倭國的罪人!擊敗清國人,願我大太陽帝國,武運長久!”
“願我大太陽帝國,武運長久!稱霸亞洲。”
這些倭國軍官齊齊高聲道,臉上露出狂熱的表情。
龐大的海軍艦隊,繼續朝著海岸邊推進而去……
在趙無雙前世的那個世界曆史上,這一場倭國在清王朝統治時期大規模入侵的戰爭是發生在一八九四年。被稱之為“甲午戰爭”。
這場發生在黃海海麵的雙方海軍艦隊的大戰,被稱之為“黃海戰役”。
後世很多人都說,北洋艦隊的實力超過倭國,為什麼卻輸了?
這可能忽略了一點,黃海海戰隻是甲午戰爭中的一場戰役,不可能雙方投入全部的力量。
但是……作為鼓舞士氣的第一場正式大戰,勝負對後續的整個戰爭有重大的激勵作用!
而倭國人,在黃海海戰之中出動的第一海軍遊擊隊平均航速達到十九點兒四節。根據後來的英國海軍年鑒統計,當時速射炮的發射速度是原後裝炮的六倍。由此計算出,日本艦隊的火力實際上相當於北洋艦隊的三倍!
所以說,在那個時空的中日甲午海戰第一場大規模黃海戰役中,倭國艦隊的火力的確是占據著碾壓優勢的……
沒有做好萬全準備、又有些自大的北洋艦隊輸的也不算太冤……
甚至可以說,丁汝昌、鄧世昌等人能打出這樣的局麵,已經是難能可貴!
至少在黃海海戰一役,北洋水師已經盡力了……
那麼在這個因為“龍神”的出現而幾乎變得麵具全非的平行世界中,這場黃河大戰又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曆史已經變得麵目全非,北洋水師這邊領頭的當然不再是丁汝昌和鄧世昌等人的座艦——他們這會兒還是毛頭小夥子呢。
指揮衝在最前麵的“致遠號”戰艦的是一名叫郭達勇的海軍管帶(艦長)。他在滿清的船政學堂讀過書,更有機會留洋學習。
歸國之後,因為才華橫溢,且也精通人情世故,情商頗高。很快就做到了主力艦的艦長!
這一次倭國人來犯,郭大勇是狂熱的主戰派!
他迫切的希望,用自己的一身所學,和對致遠艦的了解,爆發出驚人的海戰能力。讓倭國人折戟沉沙,知道中國人的厲害……
以致遠艦為首,北洋水師組成的“尖刀形”縱隊朝著倭國艦隊而去。
郭達勇站在甲板上,和忙碌著的士兵一起。
他的目光透過陰沉沉的天空,和波濤翻滾的黃海海麵,用單筒望遠鏡看著遠處海麵黑點一樣的倭國戰艦,越來越大……
“小鬼子!吾一身所學,必然叫爾等有去無回。我北洋水師勵精圖治久已,就等著這一次在全世界麵前正式登場。擊敗倭國艦隊,就當是第一次亮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