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趙無雙的一番話,林則徐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這是什麼道理?雖然說不需要幫太平軍,但也不該這樣吧?那豈不是幫著滿清滅了太平天國了?雖然滅太平天國是龍神宗最後的必經之路,但也不是現在這個時候吧?
趙無雙看出了林則徐的疑問,也不解釋——其實他完全可以提一下。不過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權威,他隻是淡淡說到:“按本尊說的做就可以了。不但要從廣東方麵進攻太平軍,而且還必須封住他們從湖南長沙方向突圍的路線。當然,也不要真的打。這樣既損傷了我們自己的實力,又削弱了太平軍,白白讓滿清得利。本尊想要的,是太平軍先老老實實地待著廣西。不要往華東一帶跑,明白了麼?”
原來如此。
林則徐似乎有點兒明白過來偉大龍神的意圖了。
作為加入龍神宗之前就是滿清封疆大吏的林則徐,對於整個中國的地圖和局勢自然非常熟悉。再經過趙無雙的一番話,他就明白了龍神大人不願意讓太平軍進入到富庶和人煙密集的地方,而是讓他們就老實待在相對貧瘠的地方。不但可以不停地惡心滿清,自身還無法迅速壯大。
“果然是天庭的神仙下凡啊,是我華夏圖騰。不但宅心仁厚,不願意世間繁華之處妄遭刀兵。而且還能一舉兩得,讓太平軍無法得到富庶之地來迅速壯大。”
林則徐感歎著趙無雙的悲天憫人,又感歎在這樣的同時還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果然是比凡人高得多的境界!
他的確把趙無雙的想法猜得差不多了。
趙無雙畢竟是一個一百多年之後的現代人。而且是一個有自我獨立思想,沒有被那啥的年輕人。對於太平天國,曆來是褒貶不一,有說是積極作用的,有說是消極作用的。有說是偉大的農民起義的,也有說是弊大於利的邪教蠱惑人心的……
在他前世的那個世界和時代,如果不考慮政治因素,曆史學界為了爭論這個問題差不多都快要打出狗腦子了。一個個白發蒼蒼的教授隔空對噴的情形絕不少見。
在趙無雙自己看來,他還是認為太平天國,弊大於利。破壞性大於建設性,落後性大於先進性。
所謂的太平天國先進,除了前期的分田地忽悠性質的口號之外,最多也就是定都天京(南京)之後的一係列無論在當時還是幾十年後都非常先進的政策了!比如《資政新篇》、《立法製諭》,其先進性絕對可以說是“趕英超美”了。
但實際上呢?不說這些先進的政策有沒有具體落實,就說來源,其實也不過是洪仁玕的個人修養罷了!
洪仁玕的確無愧於一個偉大的改革家和知識分子。可以說他得到曆史評價和他的思想境界是不匹配的。但是那也得益於他當初因為傳教失敗逃亡香港,在那裏勤思苦學,又奇遇連連,才最終成為一個眼光放眼全球的政治家和知識分子。
隻可惜,在趙無雙重生的這個平行世界的滿清國度。因為洪秀全的強勢和“神力”,拜上帝教並沒有遇到太多的阻礙和困難。所以洪仁玕根本沒有機會流亡香港十來年,於是也就隻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太平軍高層罷了……
人的命運,就是如此的奇妙!
或許洪仁玕自己都不知道,在另外一個世界的自己。以一己之力把所謂太平天國的評價和先進性質往上麵提高了至少一個台階!
這些不看,單就說太平天國造成的人口數量急劇減少。這就是趙無雙無數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