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象鎮,吳衛國北部一小鎮。雖謂小鎮,因踞赤練平原,土地豐美肥沃,故聚四邊之民,人聲甚鼎;興土木之盛,門戶極多。又因北依巍峨龍山,南傍川流象水,其上常有雲霧千形百態,莫不可測,故稱龍象。
龍象鎮曆史悠久,因地界內赤練蛇遍布,故原叫赤練村。建成至今已有千餘年。而龍象鎮名字由來卻淵源於一個江湖道士。
道士本名逍遙子,幼年便聰慧絕頂,聞名鄉裏。十歲經鄉紳舉薦,得拜吳衛國國師王陽明為師,二十歲便技驚四座,揚名宇內。而在三十歲卻因修習禁術,被師傅王陽明廢了道行,趕出師門,自此便潦倒塗地,鬱鬱不得誌。
逍遙子在其不惑之年,決意雲遊四方,路經赤練村,一眼便瞧出此地鍾靈雋秀,聚天地靈氣,是一絕好地方。當下餐風飲露,四下探查,見村北有一巍峨大山高聳入雲,層巒疊嶂,連綿千裏,稱之龍山,又見村南有大河奔騰,川流不息,稱之象水。自己則改名龍象子。
赤練村是個聚集靈氣的地方,故引了諸多的蛇蠍毒蟲盤踞,周邊山野也多凶獸猛禽出沒,傷人之事常有。故小村一直人煙稀少,與外隔絕。龍象子是修道之士,擅采金煉丹之法。初至此地,便引村民於龍山采硫磺礦石,萃之成粉,散撒於村落四周,蛇蟲見之四散退避,獸禽也不敢近。村民得此福蔭,以為龍象子為仙人下凡,頂禮朝拜不在話下。
既除了禍端,周邊人口十之八九皆移居於此,人煙漸起成了規模,龍象子遂改赤練村為龍象鎮。又在龍山山腰處建一道觀謂龍象廟,受村民香火訴苦祈福。
再說這龍象子原本為黃赤之道,承巫覡遺風,練房中之術以修乘交元真。建觀之初,便在鎮中挑先了四名體格極佳,容貌極美的幼女,說要帶入觀中收之為徒。被選中的鎮民雖心有疑問,但攝於龍象子的威望,並不敢違抗。龍象子便為這四名女徒起名青蓮,青虹,怡紅,**。
而後幾年,龍象子帶著四位徒弟閉觀不出,也謝絕見客。唯一得見龍象子的機會是在月圓之夜,每值十五,他便盤坐於龍象廟頂之上,輕揮拂塵,閉目打坐。
偶有入山打獵的村民,傳出路經龍象廟時,常聽觀內隱約有****傳出。但山林蕪雜,鳥語風鳴時有,聽不得真切,又因對龍象廟的心存敬畏,耳語相傳間便不了了之。
再幾年,龍象廟開觀,繼受香火。龍象子再入眾人眼簾。而另眾人嘖嘖稱道的是,龍象子這幾年非但無衰老之相,反而越顯精神,隱隱有仙人體格。便連同當初入門的那幾個女徒兒,也個個出落的超凡脫俗,有仙子之相。眾人皆以為奇,龍象廟的名聲也慢慢傳了出去。
香火既旺,龍象廟大興土木,廟宇樓閣接連拔起,圍著龍山的山腰聚攏成一片,隱隱有宮殿之勢。而奇人異士也從四麵八方登門拜訪,一來是拜友求道,二來也想瞻仰下那四位仙子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