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軍情如火,匪亂堪憂(1 / 3)

一百三十多具屍體,直到九月二十八日下午才收殮完畢,整整忙了四天。

楊三花了一天多時間才從嶽州趕到省長沙府地麵。他來不及歇息就直奔兩湖省轅長沙府,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整個長沙都已經戒嚴了。好不容易進入長沙城後,找到了通政司,讓他們盡快派傳驛把公告給發到各州府,然後又直接去了兩湖都督府衙門。剛走到衙門外,就遇見一臉陰沉的左嶽從都督府裏走出來,身後還跟著幾名身著紅衣的緹騎。

“左大人?”楊三知道左嶽是朝廷派來押解兩湖四品以上官員進京的欽差,忙行了個參禮。

“正綱?你怎麼在這?文長到了?”左嶽一看到楊三,臉色似乎好了一點。

“我家少爺早到了,現在正在嶽州辦差……左大人,你不是奉命來拿人的麼?”楊三看著他們兩手空空,疑惑地問。

“拿人?”左嶽冷笑一聲,“沒有被人拿就對了。正綱,你來幹什麼?”

“我是奉少爺之命前來投書的。欽差行轅設在嶽州,少爺正在為範氏一族收殮屍體,特發下公文,讓兩湖官員到嶽州祭奠範氏之靈。”

“設在嶽州?邸報上不是說文長現在才走到常德麼?”左嶽奇怪地問。

楊三笑道,“那隻是欽差的儀仗隊,咱們前日早到了嶽州。左大人,那個陳統都督在麼?我還得去投書!”

左嶽冷哼一聲,“在倒是在,恐怕這會沒功夫見人。”

“哦,這是怎麼回事?”楊三不解地問。

“目前兩湖騷亂不斷,各地都有具稱是範氏遺族者聚眾攻擊州府,省轅長沙已經遭到了幾次規模不小的衝擊,陳統並兩湖大小官員都在忙著布置防禦和鎮剿一事……好了,不說了,正綱,你先去投書,回頭有空,到嶽麓前街的驛館來找我!”說著,就帶著緹騎走了。

看著左嶽一行人的背影,楊三已經猜出他們的差使辦得不順利。到門房遞上名貼,立馬就得到了傳見。

在都督府的政令堂,楊三見到了正在與十數名兩湖文武官員會商的陳統。坐在正堂上的陳統大約五十開外,兩鬢已見斑白,一雙眼睛充滿了血線,又紅又腫,紫色官袍也是褶皺不堪。楊三走進來後,大家都站了起來,楊三率先行過參禮後,奉上趙徇發下的公告說,“奉欽差趙大人之命,前來投書!”

一名堂差接下之後,奉給了陳統,陳統問道,“敢問欽差趙大人何時可到長沙?”他的聲音有些幹啞,聽著極為不舒服。楊三低頭答道,“回陳大人,欽差趙大人已經在嶽州府設立欽差行轅,正在忙著為範氏一族收殮殘屍!”說完,他還不忘瞟了一下陳統及眾官員的神色。

陳統與眾官員似乎並不意外,大家神色如常地坐著,隻是陳統歎了口氣,展開公告看了起來。閱讀完後,便讓堂差拿下去讓大家傳閱,“趙大人已經把行轅設在了嶽州,下令召集我兩湖六品以上主事官員到嶽州前去為範氏祭靈,這可總算解了我心中之憂,範氏遺屍也不用再曝曬於野了!”說完,頹然坐到椅子上出神,不知道心中在想著什麼。

片刻之後,堂中的官員都看完了,陳統便讓拿出去張貼好,然後說道,“諸公,欽差大人既然已經到了,我輩肩上之重擔就算卸了下來。咱們總算可以安心地上朝廷請罪了!”

“大都督,兩湖在你治下,雖不能說百業興旺,但也是蒸蒸日上。嶽州範氏一事滅門,乃千古奇案,若說罪責全在我等,那是朝廷不公。鎮遠將軍府便沒有罪責麼?”其中一名緋袍官員義憤填膺地說道,卻沒有人附合。

“周大人,兩湖在我治下,出了這等危及朝廷柱石之事,我罪責難辭。隻是,在我等走後,隻盼你們同心協力,共同做好亂民的鎮撫工作,千萬不要辜負了朝廷之托!”陳統頹然地說。

楊三看了半天不明就裏,反正他的差使已經完成,接下來就是去鎮遠將軍府衙門下調兵令。

鎮遠將軍府設在點將台前街,現在由督軍院委派的督軍楊重進署理。尋到地頭後,卻被告知督軍楊重進視察防務去了,要三日後才能回來。楊三當即就說督軍府誰在負責他就要見誰。好半天後,雜役才請來一個四十左右、滿身文氣的參軍。

相見畢後,楊三就拿出了調兵令以及欽差行轅移文鎮遠將軍府的公文。這姓曾名進的參軍看了之後,笑嗬嗬地說,“楊大人,這調兵一事,需得待督軍大人親筆批示之後才行,你權且等上三日,督軍大人回來之後,立即就發兵!”

楊三眉頭一豎,“軍情如火,曾大人,難道欽差行轅的令旨還調不動一尉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