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山,巍峨壯麗、氣勢磅礴,乃蒼月國第一奇山,更蜿蜒曲折進入了月澤國境內。

在這深山密林,雲遮霧繞的密境,隱藏著天下第一寺,淩雲寺。

千百年了,紫霞山成了淩雲寺超拔塵世的天然屏障,鬱蔥的青木鬆柏,陡峭巍峨的山形,變幻無常的雲影,與奇山古刹相依相伴。

寺門半隱半敞,佛像若隱若現,自然的磅礴與僧家的脫塵在這裏渾然一體。

寺中大雄寶殿坐北朝南,占寺中主位,供奉著我佛如來。大殿以東坐落著藏經閣、講經殿、戒律堂,以西主要是供香客留宿的廂房,殿後乃住持及僧眾住處,羅漢堂也坐落於此。

西院有個不起眼的小屋,初來淩雲寺的香客多以為這是柴房或是擱放雜物之處。小屋後有一小門可出寺,更可達後山龍泉。平日小門緊閉,故而不是熟念此地的香客,斷然不會知道此處乃是通往龍泉的捷徑。即便有香客知道,也不會擅開此門,由捷徑去龍泉取水。因為心不誠,龍泉之水與湖河之水無易。

陣舊的門栓發出吱哢怪響,一個小和尚抱著個壇子大搖大擺的閃了進來,隨後一腳,又把小門踢上。

龍泉之水在世人眼中是聖水,可在淩雲寺,它隻是水,是能將紫袍茶沏泡的幽香久遠、回味纏長的水。紫袍一盞,寧心逸神。小和尚吧嘰吧嘰小嘴,不過想想亦能感覺到茶湯的幽香。

既然是泡茶的水,自然不會舍近求遠。龍泉靈驗與否,在於人心,不在於形。

“阿彌陀佛!”

“師兄?嘿嘿,今天有好吃的嗎?”

“好吃的是何物?”

小和尚一手抱著壇子,一手撓著小光頭,嘿笑起來。

“師傅讓我叮囑你,大禪日即至,你們兩個不許到處亂跑!”

“師兄放心好了,除了師傅,傻姑就聽我話!”

“那是你與她的禪緣,禪緣盡了……”

“師兄,出家人心正言明,你嘀咕什麼呢!”

“阿彌陀佛!”又是長長佛號,人如來時般悄然而去。

淩雲寺香火旺盛,緣金不薄,可是寺院樸素的不止僧人皆灰舊僧衣,寺內火食極為簡單,山上有可供種菜種糧之處,故而多是自給自足。至於豐厚的緣金則由羅漢堂的和尚送到了山下,分派給究苦百姓,金源於民,用於民。

“阿彌陀佛,難得糊塗啊!”小和尚搖頭晃腦,故做深沉的樣子著實好笑。那張天生的娃娃臉上閃動著俏皮笑顏,終日與山林為舞,與古刹為伴,不過十歲的小和尚如這紫霞山中精靈,不被世塵沾染。

輕拍拍門,小和尚用胳膊肘將隻有一扇的房門頂開。

看不出本來顏色的陣舊桌椅,孤零零的擺在巴掌大的小廳裏,沒有香案,更沒供奉佛祖,因為這裏住著一個傻丫頭,更因為師傅說,傻姑是世俗人,終要回去紅塵中。其實他到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因為傻姑傻,根本不知道如何上香供佛。

“傻姑,我從龍泉打水給你喝嘍,多喝龍泉的水,你會變好看,還會變聰明!”說話間,小和尚揭開破了好幾個洞的灰藍門簾,進了內室。